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原初——第13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展覽將亮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29 13:51:03 | 文章來源: cafa.com.cn

 

第13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將於2012年8月29日至11月25日在威尼斯舉行,中國將以國家館的形式參加這一國際當代建築的盛會。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受國家文化部的委託,將於2012年8月29日至11月25日在義大利威尼斯軍械庫的處女花園舉辦題為 “原初——第13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展覽,此展將展出五件由建築家、藝術家和空間設計師,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觀念性裝置作品。本屆中國館的展覽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所屬的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具體承辦。

本屆中國館展覽的主題確立為“原初”(Originaire),這是由建築和藝術評論家方振寧提出的策展方案,經專家委員會評選而被確定為中國館的最終方案。

原初,就是“原先”和“初始”的意思。“源”字 在中國文字中的意思是水源,即水流起頭的地方, 在此我們引用“原初”這個概念,是試圖尋找記憶和物質的起源以及世界初始的思維圖像。五位參展者邵韋平(BIAD_Ufo/建築家)、陶娜(藝術家)、 王昀(建築家)、魏春雨(建築家)和許東亮(空間設計家)等製作的五件裝置作品,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從不同的角度,體現了策展人提出的“原初”這一概念。

建築家王昀的裝置“方庭(SQUARE GARDEN)”,如同一個從天而降的、由36個白色和鏡面方體的矩陣組合成正方形的庭院,空降到處女花園綠色的草坪上。這一裝置作品,是建築家根據對聚落研究所做的抽象分析,導出的當代建築設計;魏春雨的“異化 (Variation)”是通過物體的變異來體驗時空的變化,表現語言簡潔而賦有哲理;邵韋平(BIAD_Ufo)的“序列(CLUSTER)”,是用切片的方式,把一個基於莫比烏斯圈的原理而做的建築設計概念模型做線性的展開;女藝術家陶娜的“天闕 (Palace in the Sky)”是讓參觀者以互動的方式感受地球、行星和河外星系之間的超時空之旅,也是通過“天闕”這種對地球的讚美來喚起人們珍愛自己的家園; 許東亮的互動燈光裝置“光塔(LIGHTOPIA)”,如同遠古一束火之柱,讓我們想起史前人類賴以生存的篝火和星空。

本屆雙年展總策展人英國建築家戴維·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 提出“共同基礎(Common Ground)”這一概念,是希望此次雙年展能夠展現出一種有活力、相互聯繫的建築文化,在建築所涉及的精神與物質領域提出討論。而中國館提出的“原初”這一概念,恰恰是在精神與物質的兩個領域中,深化和擴展了“共同基礎”這一概念,它從中國的現實出發,並超越中國的現實,試圖對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抽象思維和哲學思辨,做詩意的解讀和呈現。

眾所週知,威尼斯雙年展由兩大部分組成,即分為藝術和建築雙年展,尤其是藝術雙年展部分擁有上百年的歷史,而建築雙年展至今為止是第13屆,但是無論是藝術還是建築,它都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和建築盛事。因此,每屆承諾參展的各國家館都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國也不例外。而策展人和參展的藝術家和建築家們,都把參與這一國際頂級活動作為一項很高的榮譽,並竭盡全力施展全部的才能。

而這次中國館的策展人,根據他多年從事藝術創作和建築研究的跨界經驗,提出“原初”這一主題,和各位參展建築家和藝術家精誠合作,試圖把藝術、建築、概念、空間和策展一體化,除了裝置作品之外還將出版一本概唸書,它不是一本通常的展覽畫冊和導覽手冊,而是展覽的延伸,通過特別的編輯和構成與裝置作品一起,向觀眾展現中國策展人、當代建築家和藝術家們最前沿的思考。因此,這次的中國館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國際舞臺上亮相。敬請期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