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周韶華書法藝術引爭議 看不懂能否稱書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0 17:14:29 | 文章來源: 漢網-武漢晚報

“一筆一劃一世界,一點一線通乾坤”,“天人交響——周韶華書法藝術展”昨在湖北美術館開幕,83歲高齡的藝術大家周韶華“以畫入書”的創新實驗之舉引起爭議。

以畫入書,把書法變成凝固在紙上的“音樂舞蹈”,有人大展其美,也有觀眾嘀咕,一個書法展卻認不得幾個字,這還是書法嗎?

周韶華自述:有意識把實用 應用功能抽出去

開幕式上,周韶華做了一番陳述,他稱自己是半路出家,最終殺出來,有些先天不足,未受正規教育,他戲稱,小時候無父母兄弟姐妹,從死亡線上掙脫出來,這就是他的基本功,也變成了他的藝術力量,他一點也不自卑,也深知不足。

周韶華強調,“天人交響”展姍姍來遲,準備不充分,他以為,中國書法歷史悠久,經典藝術家高峰疊起很難超越,除非添些新內容、新元素,才能跨過去,“我從傳統中來,不是西方現代派翻版,我有意識把實用、應用功能抽出去,發展新空間,審美、繪畫造型手段、舞蹈動態、音樂節律吸收進來,創造出現代書法才有生命力,再往前推會更好,現代書法融入大寫意裏,繪畫會有新面貌。”

專家説——

湖北書法家沈必晟:

很多大可不必稱作書法

湖北省書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沈必晟昨稱,新時代書法藝術有些已經在形態上異化到行為藝術、裝置藝術、觀念藝術中,但很多大可不必稱作書法。周老的這次書法展,有很多實驗的成分,包括“以畫入書”的觀念,這是勇者之為,但重要的是你提出新問題沒有,你提的問題是不是別人曾經提過?是別人的老問題?有沒有更好的、更富建設性的解題方法?

湖北美院教師許偉東博士:

面臨書法專業人士的嚴峻追問

湖北美術學院教師許偉東博士認為,周韶華以大膽獨造、獎掖後進飲譽荊楚,人們一定會以更高的標準——比如以藝術史的標準來追問展覽的意義。周韶華的書作是否足以負載,仍將面臨書法專業人士的嚴峻追問。

反方

看不懂能否稱書法?

以畫入書模糊了書畫界線

專家説——

書家大腕陳振濂:今後書法不具有實用功能

中國書協副主席、該展學術主持陳振濂認為,在鋼筆寫字和電腦打字情況下,毛筆的實用功能沒有了。周韶華強調形式美感,剔除“記事”功能,是一個藝術家應對時代的作法,書法不具有實用功能,但這不是損失,它的藝術表達空間反而更大。83歲的周韶華沒有固步自封,還在努力探索,這很珍貴。

書家大腕曾來德:看不懂就看不懂,不需要解釋

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院長曾來德指出,周韶華給我們提供新視覺審美效果。看不懂因人而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各人能力來判斷,這是學術問題,不需要説清楚,看不懂就看不懂,不需要解釋,不需要每個人看懂,作者懂就行了。

正方

強調形式美感,

剔除“記事”功能

周老的粉絲真不少

觀眾説——

是什麼字不重要只要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觀眾説——

棉條打鼓——不懂!

記者在展廳現場詢問了多位觀眾的感受,三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觀眾笑著用歇後語談及觀感:棉條打鼓——不懂!《狂飆為我從天落》系列中,他們議論其中有個雨字像下雨,其他不認得幾個字,搞不懂現代藝術,應該被破譯出來,懂了才能加深印象。

“內容欣賞不了,只欣賞筆墨,太深奧!”許澤雲等三位老年大學的女學員嘀咕:字看不清楚,字想摞上去就摞上,不認得幾個字。她們認為,書法不是繪畫,還是要表現內容。

馮先生帶著侄子,邊看展覽邊講解自己的感受,他説觀賞書法,要看神韻、筆法、意境,具體是什麼字不重要,只要能給人美的享受。江漢大學美術館館長李瑞洪稱,“書法藝術展”所展示出的書法線條的運動,如同周韶華大氣磅薄而自由自在的中國畫,這也正是他實現中國書畫藝術“天人交響”的精神軌跡。畫家丁竹君看完展覽後則稱,有些字雖認不出,但可從韻律、節奏感受從未有過的體驗。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