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中國國家畫院第一屆全體大會”在京舉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23 16:04:59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第一屆全體大會現場張曉淩副院長宣佈院委名單

2011年6月22日,中國國家畫院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國家畫院第一屆全體大會”。此次大會既是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週年慶典動員大會,也是中國國家畫院各專業院聘任研究員名單確定後的第一屆全體大會。這次會議是建院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和理論家200多人齊聚中國國家畫院,暢談國家畫院的發展前景,共謀中國當代美術發展的未來。

全新的用人機制 集結各專業領域英才

大會由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常務副院長主持。此次國家畫院和各專業院共聘任院士11名,顧問30名,院委70名,各專業院研究員及藝委會委員共計285名,並分別由中國國家畫院楊曉陽院長、解永全副院長、張曉淩副院長、張江舟副院長宣佈了中國國家畫院院士名單、顧問聘任名單,院委名單及各專業院的研究員及藝委會委員名單。

此次聘任匯聚了國內各個專業領域的藝術大家和傑出人才。國畫院吸納精英128人,人數眾多在七院中位列第一;較引人注意的是油畫院網羅到的35位精英其中包括朱乃正、羅中旭、楊飛雲、王沂東、朝戈、劉小東、喻紅等人,充分證明此次的召集令打破了年齡界限、各專業界限、單位界限、離退休和在職的界限,以學術和藝術高度來選拔人員的結果,這個工程的順利實施,為國家畫院的發展戰略儲備了充足的人才。充分顯示了中國國家畫院的發展活力與開闊思路,使國家畫院真正成為“對內代表國家,對外代表中國”的國家團隊,必將在中國當代美術的發展中産生重要影響。

在“歷史的回顧與總結 現狀的調查與研究”中展望未來

作為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週年慶典的動員大會,楊院長對過去的三十年進行了翔實的分析,從第一任院長李可染的“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到劉勃舒院長的繼承與堅守,再到龍瑞院長的“正本清源,貼近文脈”,都是審時度勢,配合不同的時代發展階段所進行的方針調整。目前的任務也是要在國家大繁榮大發展之際以更積極的心態和行動來做好國家美術發展的領跑者。楊院長還細緻調查並研究了全國畫院系統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從定位和任務不明再到宣傳不到位以及體制老化等等都直指要害,同時也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發展的要領,堅定信念的將中國國家畫院建成為全國唯一性的美術最高機構。

在動員大會上,楊曉陽還做了題為“在中國國家畫院第一屆全體大會上的工作報告”,報告從各個方面闡述了國家畫院的發展思路和實施情況,對畫院的辦院理念、發展機制、人才戰略、機遇和挑戰等一系列問題做了詳細闡述。他説,為進一步將發展思路落實,國家畫院正在實施五大工程。這五大工程包括:聘一批大家,建一批畫室,實施“中國美術發展工程”,實施“中國美術海外推廣工程”,收藏一批精品力作。在硬體設施上,國家畫院成功解決了東擴工程的拆遷問題,並在盤龍谷、國展、圓明園等地建立了創作基地,東擴工程和基地的建立使制約畫院創作條件不足的難題得到解決。中國國家畫院的中心工作是創作研究,當前重要的課題是“中國美術發展戰略研究”。“中國美術發展工程”、“中國美術海外推廣工程”的實施旨在推動民族藝術的發展,建立當代美術的“中國風格”、“中國精神”、“中國標準”,提升中國美術的國際影響力,而收藏一批精品力作則是為國家留下寶貴的藝術財富。

楊曉陽向參會人員介紹了各項工作的實施情況,並就10月下旬的30週年院慶等各項工作做了動員和部署。這次院慶活動包括:2011年10月中旬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週年慶典”,在國家博物館和中國國家畫院舉行“東方既白——中國國家畫院30週年院慶”系列展覽、研討活動。拍攝完成一部電視專題片,舉辦高端學術論壇,出版包括各專業院作品集、論文集、國家畫院院史和院藏作品集在內的11本畫冊。

以真為美以美為真的“大美”精神

“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週年慶典系列活動”以“東方既白”為名,以“大美為真”為主題,是在籌備工作啟動時提出,此次楊院長強調希望可以用“大美為真”作為院訓,並深入闡述了“大美為真”的辦院理念和國家畫院的學術追求,包括:堅持民族精神、藝術精神,探索新型體制,建立一種秩序,集中一批大家,完成國家任務,創作傳世作品,把中國美術推向前進,推向世界。他説,中國國家畫院是中國美術創作和研究的最高平臺,是推動中國美術繁榮發展的聖地,相信中國國家畫院的成熟與發展,在為藝術家們帶來榮譽的同時,必將有力地促進中國美術事業的進步發展。

“中國國家畫院第一屆全體大會”不僅在精神和物質上為建院30週年系列慶祝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也為全院上下團結一心,推動中國國家畫院的發展建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積極的輿論準備。這次會議的舉行,充分展示了國家畫院“對內代表國家,對外代表中國”的國家級團隊風采,也彰顯出“大美為真”、“中國風格”、“中國標準”的理念,必將在中國國家畫院的發展進程中産生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