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區域性文化交易所一哄而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15 10:51:31 | 文章來源: 資訊時報

天津文交所出世僅半年引來爭議不斷。與此同時,大批區域性交易所一哄而上。
 

天津文交所出世僅半年引來爭議不斷,而類似文交所的區域性交易所模式卻在全國迅速複製。全國第一家稀貴金屬交易所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本月底投入運營,北京市今年也將創建一批交易所……據業內保守估計,貴金屬交易所、稀有金屬交易所、農産品交易所、藝術品交易所等各類區域性交易所目前已超過200多家。這批區域性交易所的大批出現,也引發了業內的廣泛爭議。

區域性交易所達200家

天津文交所全面上線交易至今僅半年時間,這期間,又有包括鄭州文交所在內的多家地方文化産權及藝術品份額交易所掛牌成立。但就在藝術品份額交易炙手可熱的同時,有關藝術品份額交易由誰監管,是否存在非法集資、非法經營,是否在鑽法律空子的質疑之聲此起彼伏。而文交所創立時依據的重要法律物權法能否成為藝術品份額交易的“護身符”,也成為法律界爭論的焦點。

藝術品份額交易一波未平,類似文交所的區域性交易所模式已經在全國瘋狂複製。落戶永興的全國首家稀貴金屬交易所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擬定於6月28日投入運營,預計年交易量超過2000億元。

據報道,除湖南外,重慶和江西贛州等地也提出要建立稀貴金屬交易場所。其中重慶高調傳出計劃在今年推動設立“稀貴金屬交易所”的消息,並試圖借此成為全國稀有金屬定價中心。

有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商品交易所”“電子交易市場”等等地方性交易市場全國已達200多家,交易的品種涵蓋農副産品、大宗工業原材料、石化産品、藝術品等。

相比貴金屬交易所,農産品交易所則更令市場關注。早在去年9月,就有媒體傳出上海正在籌建大宗農産品交易所的消息;同年12月28日,北京農副産品交易所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揭牌儀式;今年4月15日,在全球農産品期貨交易份額6年排名老二的大連商品交易所,其焦炭期貨上市交易,由農産品交易所向“綜合性”轉身。

內部體制存在漏洞

目前,天津文交所的藝術品份額産品處於“不死不活”的狀態;鄭州、成都文交所即將發售的第二批藝術品份額産品也陸續遭到質疑。與這種創新金融模式的“老大們”所處狀態類似的是,區域性交易所也面臨同樣的質疑。

業內人士認為,到目前,國內依然沒有出臺統一的監管規定,大部分地方的交易所也沒經過國務院批准,都是各地政府自己批准設立,監管規則自定。而地方政府之所以熱衷於建設各類交易所,主要是因為交易所的設立可以形成聚集效應,不僅能吸引巨大的資金流,而且對相關的倉儲、物流等行業都有益。

在這種背景下,各類交易所正面臨內部體制和法律監管兩大問題。從內部體制來説,股東背景複雜、交易規則簡陋、投機泡沫泛起等問題正在引發業內人士的普遍擔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內影響最廣泛的是貴金屬交易所,國內幾家貴金屬交易所已經在國內廣泛徵集會員單位,而這些會員單位往往是一些私營投資諮詢公司,成為會員後購買交易所的交易跑道,然後徵集投資者參與交易。炒黃金、白銀是這些投資諮詢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有時投資公司甚至和投資者做對手盤,更容易誤導投資者。可以説,此類貴金屬交易市場,雖然交易模式已經較為成熟,但由於缺乏嚴格監管,交易中仍存在一定的系統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尚未運營就已出現了質疑聲。不少業內人士查閱其公開資料發出疑問,該所大部分的投資集中投向了交易所本身之外的土地開發,疑似地産項目,這顯然與其“力爭稀土定價權”的旗號不相符。

法律監管空白

除此之外,這類交易所還面臨著一個重要問題即法律監管空白。由於沒有具體的監管部門,交易所也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這點,從天津文交所日前再度傳出將“大修”規則的消息,即可見一斑。

事實上,針對交易所發展的亂象,早在2010年2月初,多部委聯合發佈的《中遠期交易市場整頓規範工作指導意見》中,就做出了“禁止新設市場和新上品種”、“保障資金安全”、“禁止自然人和無行業背景的企業入市交易”的規定,然而從目前情況看,由於各地執行政策力度不一,交易所氾濫生長的局面仍未得到遏制。

近日有消息稱,央行預備下發文件,禁止天交所交易黃金,這對於正熱火朝天的炒金者來説,顯然是個沉重的打擊。還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藝術品、貴金屬這類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相對較小的品種,目前真正需要關注的應是那些所謂的“農産品交易所”。這些交易所往往開設在農産品批發集中地區,通過電子盤的模式吸引資金,對大蒜、辣椒、甚至是雞蛋等一系列農産品的炒作,已經對宏觀經濟構成了一定影響。

業內人士呼籲,中央政府應建立統一的戰略規劃和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實,將遍地開花的各地證券化交易所實施統一審批、統一監管。(作者:徐嵐)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