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舉油畫班在鄂爾多斯采風寫生

時間:2010-06-25 10:14:37 | 來源:藝術中國


2010年5月22日 王克舉先生一行來到鄂爾多斯受到熱情接待

 

這是一片具有濃郁的傳奇色彩的土地,它是地球最古老的古陸地之一,屹今裸露著世界罕見的三十六億年前的古老岩層,地質學上稱為“鄂爾多斯地臺”。

這是一片神秘而多情的土地,這裡是古生代早期的古海之一,早在古生代寒武紀初期直至志留紀末期漫長的一億多年時間裏,這裡是茫茫的大海,地質學上稱為“鄂爾多斯古海”。

這是一片蘊含深遠的土地,是著名的河套文化的發源地,距今三萬五千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河套人就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我國古人類學家吳汝康認為,河套人比西歐典型的尼安德特人更接近現代人,更可能是現代人的祖先。

這是一片多民族相互交融的土地,孕育了匈奴、鮮卑、烏桓、西羌、敕勒、突厥、契丹等多個民族。豐富而絢爛的遊牧民族文化,敕勒歌的故鄉,昭君和親之所,胡服騎射的源頭,大夏國都統萬城故地,蒙古族的英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鐵木真的享祀之所。

民間曾傳説,成吉思汗遠征西夏途經此地時,看到了這裡美麗的草原和濃密的森林,忘情地失手掉落了馬鞭,當從人去揀馬鞭時,他禁不住吟頌:“花角全鹿棲息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髮老翁享樂之邦。”

1227年,成吉思汗在滅西夏的戰爭中病逝後,運送靈柩的大車途經鄂爾多斯,當靈車行至當年吟詩之地時,突陷泥沼,任憑多少駝馬都無法拉動,於是人們想起了成吉思汗所吟詩句,遂將其安葬於此地。事實上,他的“金身”被秘密地運回蒙古高原,只是人們為了寄託哀思崇拜之心,在蒙古高原建立了“八白室”。到了明中葉,八白室遷到了黃河南岸。清初轉遷伊克昭盟郡王旗,即是今天鄂爾多斯伊金霍洛存放。

“伊金霍洛”是蒙古語,意為“聖主的陵園”。一直由成吉思汗生前的近衛軍達爾扈特人專司守護,達爾扈特部是成吉思汗死後專司承辦有關成吉思汗陵寢、遺物等的保護、管理、祭祀諸事宜的特殊部族,近八百年的頂禮膜拜形成了日祭,月祭,季祭,公羔祭,隨緣奉祭,靈帳更新祭,黃金家族祭,祭灶和除夕祭,查幹蘇魯克大祭等繁複有序,神秘傳承的成陵祭祀文化。

2010年五月,應鄂爾多斯文聯、鄂爾多斯美術家協會之邀,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繪畫系主任、著名油畫家王克舉教授帶領多期油畫創作碩士課程班的部分研究生來到這裡,進行了為期八天的采風活動,深入草原、沙漠、戈壁,感受博大、粗獷、豪放的自然之美,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更用手中生花之筆,描繪出了各自眼中的鄂爾多斯。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