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農民達·芬奇”展覽:農民讓城市更美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01 16:23:35 | 文章來源: 南方週末

在安徽蕭縣農民自製的飛碟裏,蔡國強興奮地拉動操縱桿。農民發明家的許多發明是失敗的,有的飛機或飛碟甚至沒飛起來。蔡國強認為,重要的不是人造的物體能不能飛起來,而是他的心在飛起來。

北京農民吳玉祿發明的機器人可以拉車前進,還能滿嘴吆喝,蔡國強邀請吳玉祿全家參加“農民達芬 奇”展覽。

 

蔡國強在網上看到湖北農民發明的潛水艇,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一看到它就知道無用,那麼重,沉下去就浮不起來。但是想像力和造型很吸引人。”3月4日起,他跑遍了半個中國,開始尋訪各地的農民發明家,做起了極具中國特色的“農民達芬奇”展覽

北京奧運會之後,我發現我回國做的作品都具有官方身份,而且都是在大城市,2001年我回上海做APEC焰火計劃,後來又在北京做奧運會開幕式和國慶60週年慶典,其實看不到更多真實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尋找“文化現成物”

上海外灘美術館開館,它曾是中國最早的美術館,一百多年前英國人建的,解放以後就被封起來了,當成上海博物館的倉庫。最近一位私人企業家,買下了整條街,開發成為有文化色彩的高端商業街,他要把這棟美術館重新恢復,請我做展覽,又是在世博會期間。我就想能不能做一個展覽,和中國底層有關係,又跟創造力有關係。世博會的歷史就是萬國通商,展示各個國家和民族的發明創造,讓人類的生活向更美好的方向發展。這在以前的世博會很重要,一百多年前從英國開始,世博會就是互通有無的文化交流。但現在網路很發達,而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展銷也已經很多了,世博會的意義就遠遠不如奧運會了。

但是,世博會和中國以及我們這個時代還是有關係的。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剛好想做農民的主題,最近五年以來,其實起源還不止五年,我就喜歡在歷史的沿襲裏面去尋找文化,我把它開玩笑叫“文化現成物”,包括“收租院”、“草船借箭”,包括龍的符號是什麼意思,作為“文化現成物”,再來給它弄一弄。

蘇聯畫家馬克西莫夫以前來中國,教中國人學油畫,在中央美院建油畫係。後來他回國了,剛好中蘇關係就出問題了,他的命運就改變了,政治上就不正確了。儘管他很愛中國,可蘇聯人對他的觀點還是很不屑。我們國內因為中蘇關係出了問題,他的學生們也不能説他了。整個經濟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國家文藝政策寬鬆了,跟蘇聯的關係開始恢復,可是他的學生們都開始到歐洲去留學參觀,發現義大利、法國的藝術更了不起,蘇聯這些老師也不怎麼樣,他的學生也不大在意他了。其實,馬克西莫夫對於中國現代美術史的發展起了很關鍵的作用,他建立了一個“馬克西莫夫訓練班”,但是他當年在中國的學生現在都不關心他了,只有我這個搞現代藝術的,也不好好畫油畫的,一直收藏他的東西,我收藏了他二百六十多件作品,他所有在中國時代的作品,他的太太和兒子們都不斷地賣給我,幫助我建立起一個馬克西莫夫完整的檔案,從當時他由中國帶走的《文藝報》到他跟朱德、徐悲鴻等人拍過的照片,全部賣給了我。蘇聯博物館現在也不要社會主義時期的東西,我把它們買回來,馬克西莫夫的墳墓壞了,他們都來找我出錢修一修。

其實,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馬克西莫夫的不少中國學生成了大藝術家,很有錢了,他們可以關照自己的老師了,但是這些人去前蘇聯訪問,寧可做很光亮的大國文化交流活動,也不大去關心這位過去的老師。我這人比較懷舊,會關照一下這種事情。但是,對整個中國底層弱勢族群的生活,我確實沒有機會去研究。

威尼斯飛碟,中國農民造

2005年為中國在威尼斯建國家館,當時作為策展人,我感到應該在中國館展現中國現在方方面面的狀態,我選的藝術家裏,彭禹和孫原做了一個方案,他們請了安徽農民杜文達去現場做飛碟。我感到從杜文達的飛碟可以看到中國社會另外一種面貌。杜文達在現場搭建了飛碟,我們在開幕那一天要放飛這個飛碟。其實他那個飛碟飛不起來,因為轉速要到一分鐘1000轉的高速它才能飛起來,他的電機即使有這個能力,那些橡膠帶也要能夠耐熱才不會被燒斷。很多配套都跟不上這個速度,所以速度轉到八九百轉的時候,橡膠帶就斷了。但是全世界很多人都在等待中國農民的飛碟能不能飛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真的相信這個飛碟能飛起來。當時我也一直問他們,想過飛起來以後怎麼降落嗎?他們回答:沒想過,只想讓它飛起來。

但這之前,我也一直關心中國農民的創造物,為什麼在很邊遠的安徽、寧夏、甘肅不少農民都在造飛機,很多人都沒乘過飛機的,有的人甚至連飛機都沒看過,他們都在造飛機。我對這些農民的關注,倒不是從政治社會議題的角度去看,我的第一感受是,他們跟我很像,就是那種好奇心、開拓心很像,做東西的趣味跟我這個藝術家很像,我從他們身上看到我自己。其實我就是一個中國農民,我們在福建泉州,以前那是個很小的小鎮,我就是一個農民。我個人跟農民的感情很近。在國外,經常有人問我的身份,我就説,我是亞洲農民。

從那以後五年多來,我一直在收藏農民的發明。2005年1月,春節前,我弟弟國盛跟湖北的李玉明買潛艇“霞光一號”,我也是上網看到的照片,我一下子就被這個潛艇的藝術魅力感動了。之前看到農民造飛機、造機器人,感覺並不那麼強烈,可這個潛艇跟藝術有很大的關係,我就覺得我應該買些這樣的東西,他也窮,我買了他的東西,可以幫助他更往前走,會更好。不然他一直抱著那個東西在家裏面,也很難往前走。我從那時候開始買,收藏了很多農民造的潛水艇、直升機、飛碟、機器人。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