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2010年第八屆上海雙年展十月上演 確定主題“巡迴排演”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2-25 16:53:5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2010年第八屆上海雙年展

策展人:范迪安、李磊、高士明

執行策劃:高士明

助理策展:華怡

開幕時間:2010年10月23日(週六)

展覽時間:2010年10月24日(週日)至2011年2月28日(週一)  共128天

 

上海雙年展簡介

歷屆上海雙年展介紹

 

一.上海雙年展的文化立場與當前語境

(一)上海雙年展的文化立場——立足城市,反思當代藝術

上海一直是中國當代城市文化的實驗場和前沿陣地。自1996年創辦以來,上海雙年展始終堅持立足上海這座城市,聚焦于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以豐富的當代藝術形態,推動中國乃至世界範圍的文化思考和視覺創造。十幾年來,上海雙年展確立了獨特的文化立場和問題線索。從第一屆“開放的空間”到第二屆“融合與拓展”,雙年展積極思考和建構著中國文化傳統的動態特徵和開放格局;自第三屆開始,雙年展更是明確地聚焦于“城市”主題:2000年“海上•上海”思考上海的特殊現代性,2002年“都市營造”探討城市建設與空間構造,2004年“影像生存”反思都市媒體文化,2006年“新設計”聚焦于都市文化中的設計、時尚與消費問題,2008年“快城快客”思考城市化過程中的移民狀態。

通過這七屆的努力,上海雙年展不但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展覽,而且成功地進入了國際藝術大展的序列之中;不但打造起了一座國內外藝術交流和展示的平臺,而且以視覺藝術的形式在實驗文化與公眾之間建起了一座橋梁。更加重要的是,雙年展依託著上海獨特的歷史文化記憶,堅持從中國經驗出發,以當代都市文化建設為本位,積極調動中國的文化資源和藝術媒體發展的最新成果,以自身視野思考世界藝術文化問題,從而在世界範圍內確立起了自身特有的風格和模式。2010年,上海雙年展將沿著自身的歷史邏輯線索繼續前進,在新的文化語境中深化雙年展的學術思考、提升雙年展的國際影響力。

(二)本屆雙年展的語境——“世博會文化”和“雙年展文化”

2010年,世博會將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上海,中國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上海成為世界劇場,同時也將成為一個無限豐富的“世博劇場”。在這個“劇場”中,世博會將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對於城市與當代生活的主體論述,從中國出發,在全球境域中思考世界共同問題——這成為上海世博會基本的文化姿態。“世博會文化”將成為本屆上海雙年展最重要的思考和體驗背景。雙年展將在世博會主題背景下,在世博會這個“大劇場”中,努力成為世博會的高文化靚點。這就需要我們從中國主體出發,提出國際文化藝術界的前沿問題,放在世界舞臺上進行演練。

作為一個重要的藝術機制,雙年展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近30年來,雙年展更成為一個全球現象,與此同時,雙年展的日益趨同化和節日化也成為了國際學術界反思的重要問題。在雙年展日益體制化的今天,國際藝術界不斷尋求辦展模式的拓展和更新。2010年,全世界將舉辦40多家國際雙年展,如何從這次雙年展的集體表演中脫穎而出,進一步確立起上海雙年展的學術形象?這是我們亟需討論的問題。本屆上海雙年展將著眼于全球雙年展的最新發展,與當今最具前沿性的國際雙年展機構密切合作,努力優化辦展模式,推動制度創新,力爭為全球性的“雙年展文化”提供切實有效的批判性思考和建構。

秉承上海雙年展一貫的問題線索和文化立場,本屆雙年展將繼續以上海這座城市為母體,從“世博會文化”以及“雙年展文化”的當下語境出發,以“巡迴排演”作為學術主題和總體策略,在全球視野中建構中國文化的主體意識,在當代藝術的世界劇場中思考藝術實驗與社會空間之間的關係,力求打造一個跨地域、跨主體、跨媒介的當代藝術現場。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