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超設計——2006上海雙年展今日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9-05 14:23:57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2006上海雙年展”今天將舉行開幕儀式,從明天起至11月5日正式對外展出。這是上海雙年展的第六次亮相,以“超設計”為主題。23個國家的93人(組)的藝術家參展,大多數藝術家是首次攜作品出現,中國藝術家佔到四成。圖為參展藝術家申凡的大型裝置作品《山水———紀念黃賓虹》。



第六屆上海雙年展主展館位於上海美術館

    李宇春的形象、馬修·巴尼和妻子比約克合作的電影、奈良美智和幾米的加盟……越來越多的流行文化元素走進上海雙年展;來自同濟大學的古建築模型、原樣複製的佛光寺鬥拱、精巧細緻的木雕……雖然以“超設計”為主題,但也洋溢出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2006上海雙年展”今天在上海美術館開幕,昨天在中信泰富廣場時尚沙龍開幕的“2006上海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和明天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進行的“2006國際學生展”共同構成了此次上海雙年展的整體。而各類當代藝術、設計展覽也在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分別進行著,上海迎來了兩年一次的當代藝術節日。

    流行——奈良美智、幾米、麥當勞、李宇春

    “我們生活在設計的環境中,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以‘超設計’為主題的上海雙年展更容易走近觀眾。”昨天下午進行的發佈會上,此次上海雙年展學術委員會主任許江再次闡釋了此次展覽的主題,並評價以此為內容的雙年展是歷年來最好看、最吸引人的一次。
    早報記者昨天提前入場,進入布展最後階段的展廳內,奈良美智、幾米等流行藝術家的作品已各就各位,而一些建築師和設計師的加盟讓時尚更加明朗化。來自北京的藝術家楊千將“超級女聲”中的超人氣明星李宇春引入到上海雙年展現場:名為《面具》的作品是由油畫構成的電動裝置,其中手拿兩隻玉米的明星喜笑顏開地和帶著面具的小丑形象進行動態交叉。讓靜態的藝術繪畫運動起來,在藝術上是一種創新。
    陳幼堅素有“香港設計之父”的美譽,他帶來的作品中有麥當勞、肯德基、阿迪達斯、耐克等的巨大標誌,但仔細觀察這些都市人司空見慣的形象後,卻發現它們是由各個品牌的公認行業“對手”的著名標誌構成。麥當勞的“M”由肯德基桑德斯上校的頭像構成,而旁邊的大幅桑德斯上校頭像則包含著無數個“M”。設計師的敏銳在《英雄所見略同》中以藝術的方式展現,表達簡單,卻耐人尋味。
    奈良美智和幾米等流行藝術家的加盟將會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到展覽現場,將雙年展週邊展部分的“利物浦雙年展”推廣到中信泰富廣場時尚沙龍也是主辦方對於拓展時尚場地的探索。

    傳統——鬥拱、陶藝、漆藝、木雕

    當代藝術家們的奇思妙想有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怪異造型的裝置和雕塑,閃亮的光影效果,帶有強烈觀念的架上繪畫,這些幾乎是每屆雙年展的共同構成。本屆上海雙年展組織委員會副主任、評論家毛時安表示,上海的這個大型藝術活動在國內具有標誌性意義,其中對體現中國元素、挖掘本土文化資源起了重要作用。策展人團隊給“超設計”賦予了更為廣泛的內涵,從古老歷史中尋找設計的影子。
    在走進上海雙年展展廳前,很多觀眾會留意到位於美術館南面的鬥拱,這是對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轉角鬥拱的複製品,代表中國傳統建築符號的鬥拱在第一時間告訴觀眾中國的傳統設計是此次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大廳內,同濟大學的四個古建築模型無疑也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
    而美術館展廳內的樓梯也由景德鎮土生土長的藝術家李立宏用陶藝裝點,在《ChinaRoad雲梯》中,青花瓷片貼在上海美術館一樓到四樓的樓梯踏步側面,觀眾拾級而上時,仿佛集體“青雲直上”。手工藝術也在上海雙年展上現身,三位漆藝、木雕和陶瓷藝術家分別在各自的領域傳承明清遺風。他們被集體安排在三樓展廳的一個獨立空間裏,與外面的喧囂相比,安靜地表達民間藝術的魅力。
    當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和手工藝術家共同走進上海雙年展時,創造了更為豐富和飽滿的內容。“上海雙年展參展藝術家們的獨特創意讓觀眾發現原來藝術可以如此豐富,這種思維方式將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們的生活。”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百扇舊門構成迷宮

    近百扇舊門組成了迷宮,迷宮中間放置著一個傾斜狀態的塔,管懷賓的這件《迷宮》是他近期一組有關20世紀中國社會現代性問題的系列裝置之一。這些舊門由藝術家從全國各地蒐集來,都是過去100年中國各地使用過的遺留物,既有時間概念又構成了空間上的“迷宮”。塔有著星狀的橫截面,藝術家認為五星是人類最初的記憶狀態,是過去一百年使用最多的標誌之一。
    “隨著城市化進程,這些舊門正悄然遠離今天的世界,更失去了它過去的功能。這件作品既是對過去的紀念,也是在現實和虛擬之間構建一個世界,一個烏托邦式的景觀。”藝術家這樣説。有扇“迷宮”的門上的漆被洗去,被打磨得很乾淨,形態來源於船的龍骨和漢字結構,也與古代城池的概念相關。塔的基座上有一塊液晶顯示屏,播放的錄影攝自行駛在上海高架上的汽車反光鏡,都市景觀在風雨中迅速逝去。傾斜的塔仿佛是將都市場景映射得更清楚的放大鏡。透過塔尖處的孔,觀眾可以望到塔基上的圖片,這是藝術家在蘇州採集的圖像。
    “這不只是一種懷舊與傷感的迷情。針對當代藝術與設計,提出一種有關現成品的廢物再生和傳統文化的思考,“我希望觀眾在這個非日常的情境中,重新考慮時間與空間的概念。”藝術家這樣表達初衷。

    來自孔廟的朽木

    在《威尼斯憲章》中,對於古建築的修復可以將鋼筋打入其內部,這種規定適合以石材為主的西方建築,而對木質結構的中國古建並不適用。粱紹基的《木極》中,有中國古建的特殊修繕方法,即在內部腐朽的建築結構中加入新的木頭。而在展示現場出現的朽木,則是藝術家從孔廟借來的梁等構件。
    “木結構的變化最多,梁和柱等結構對於建築又是至關重要的,在孔廟等修繕時,有時會換下一些實在無法支撐的朽木,這是展覽的一部分,”藝術家告訴記者,“此外還有圖片和影像部分,把這些朽木的橫截面拍攝下來,並將其放大,就好像看到了它們各自的病理和症狀。”抱著這種心態,他給每段朽木標上了紅十字,好像是處於急救狀態。
    針對中國古建築的急救方式明顯和西方不同,藝術家借此來反映更為廣泛的社會問題。

    〔其他作品導覽〕

    讓房間躺下來
    對於中國早期當代藝術來説,王魯炎起了重要作用。這次他以參展藝術家的身份出現在上海雙年展上,將一個家居空間翻轉了90度。
    走進這個顛倒的空間,左手邊的墻上是一組燈,右面墻壁上安置著沙發、電視、書架、床等各种家具和電器。左邊墻其實是天花板,右邊墻是地板,藝術家讓原本的房間“倒下”了。從門外拍照得到的是“躺著”的房間景象,但把拍好的照片旋轉90度後跟一般的房間沒有任何區別;觀眾靠在這個空間的墻上拍照,得到的是好像躺在地上的效果。“參觀者是決定這件作品的參照主體,”藝術家告訴記者,“我想把原本的生活空間的使用功能取消,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作品的一部分。”環繞作品《眩》的五面鏡子建構了互為參照、折射、混淆、暈眩、遊戲的藝術,觀眾在其中的表現也被設計在作品中。

    《天氣預報》向日常發問
    天氣預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內容,上海年輕女藝術家龔彥在雙年展上為其增添了新的含義。龔彥收集了2005年一年的天氣預報和天氣新聞,截取報紙等出版物上的介紹製作成幻燈片,用兩個大螢幕呈現。展覽現場將同時有本16開的書,每頁都是一天的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每天都有,大家也是關心最實用的部分,沒有人會一字不漏地看完,”藝術家表示,“把一年的天氣狀況都呈現出來,或許對於絕大多數觀眾來説,都是一次完整閱讀的機會。”
    同時,天氣預報帶有預測未來的性質。“對未來的很多終極想像都是強勢的,跟普通人的生活關係不大,在這個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預測方式面前,人們的想法或許更貼切,更自然。”藝術家説。藝術家從媒體藝術出發激活了超設計之間的領域,足見她開闊的思路。不是設計師,因而沒辦法創作出時尚而具趣味性的設計成果。但她領會了超設計的內涵,最為重要的是對思考方式的設計,做到了這一點即便用最簡單而直接的形式呈現,也能為觀眾留下思考的空間。
    報紙上只有有關天氣的頭條,藝術家將天氣、濕度、溫度、未來、情緒,希望、期待、呼吸和肌膚等元素巧妙地聯繫了起來,讓日常的天氣預報向日常生活發問。

    背上“背包”捉“昆蟲”
    日本藝術家西島治樹的作品《光的遺跡》給觀眾捕捉“昆蟲”的機會。背上藝術家特製的背包,拿著寬大的網兜便能在展廳內開始尋找。“按下左鍵,這個遊戲就開始了,沿著展廳逐漸尋找時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當你遭遇類似‘昆蟲’的聲音後便按下右鍵用網兜把它捉回來,然後繼續尋找,”藝術家介紹説,“在捕捉行動進行一段時間後,你可以回到取包和網兜的地方,把收穫釋放出來。”
    觀眾們把網兜挂在一個特定的桌子上,收集到的聲音便會被傳達到對面的幕布上。這些聲音被轉化為各種顏色的星星,好像紅色、藍色和綠色的“螢火蟲”,它們各自飛舞、游動,這讓原本“辛苦”工作的觀眾切實感覺到自己的勞動成果。
    《光的遺跡》巧妙地轉換原本穿透城市的類比音頻,借參與者身體的運動來捕捉藝術家所設計的電子昆蟲,聲音和視覺信號有著巧妙的變化。人與時空對話後,或許還能喚起對於媒體的認識,其互動性勢必會吸引眾多觀眾。

    比約剋夫妻合作拍片
    馬修·巴尼是當今世界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過去的20多年中,他在表演、攝影、裝置、電影等方面都展現出獨特的想像力和創造性。他的《涂繪約束》(Drawing Restraint)是和妻子、冰島歌后比約克合作的電影。夫婦二人都不能如約來到上海,展出的作品是馬修·巴尼最新的電影,將展示其最近的創作狀態。
    在這部影片中,馬修·巴尼以日本的空間、儀式、傳説等為其素材,鯨魚變身的傳説是其創作藍本,在135分鐘的影像敘事中,日本的日常生活器具與儀式不再是景觀化的異國風情。
    影片借助日本長崎灣的一艘捕鯨艦隊的母艦,講述了一個關於鯨魚變身的故事。片中借助了當地的一些文化儀式,如日本的茶會和婚禮儀式等。馬修·巴尼和比約克分別在電影中扮演兩名來自西方的船客,他們作為一對鯨魚情人,穿著日本民族的傳統服裝,在身體的後頸上扮有類似鯨魚呼吸孔的小孔,這對鯨魚情人最後被固定成擁抱狀,而不得不用解剖刀互相切開對方的腿腳,藝術家以此來暗示鯨魚尾部的演變夾帶著重生。

    上海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 姐妹城市的視覺交流  
    作為上海的姐妹城市之一,英國港口城市利物浦依靠文化成功轉型,從一個老牌工業城市、曾經英國最重要的遠洋運輸港口,成功晉身為2008年的歐洲文化之都。曾經的繁榮歷史和正在進行中的文化産業發展,讓上海與利物浦有著許多神似之處,昨天,利物浦雙年展亮相今年的上海雙年展,是兩個城市視覺藝術之間對話與交流的一個開始。
    被選中的英國藝術家來自默西塞德郡、北威爾士和倫敦並且他們都與利物浦有些許關聯。他們被選中回應上海雙年展的主題“超設計”,每幅作品都批判了現代生活中的經歷,披露了其疏遠和不滿足的感受。展覽也反映出了利物浦本身的特性,這個城市正經歷著一場巨大的變革,實體上市中心改建工程正在快速地進行,同時在文化上,也顯著地反映出城市將於2008年成為歐洲文化之都的使命感。一部分藝術家直接融入這座城市和它的文化,而另一部分藝術家則運用音樂、建築等諸多手法對於利物浦不同尋常的歷史發出弦外之音。本次利物浦雙年展的名稱叫“workon”,源於沃爾特·迪克森·斯科特(Walter Dixon Scott)寫的《利物浦1907》一書。根據他對於利物浦默西河上棧橋的描述,一個世紀前這座城市鼎盛之時,棧橋是利物浦港口的標誌,被形容為“通向不列顛帝國的關口”。

    上海雙年展·國際學生展 在校生的作品天馬行空  
    9月6日,2006上海雙年展國際學生展將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開幕。展覽面積近5000平方米,展期兩個月。展覽將呈現大量影像作品,包括許多建築模型平面效果圖。由同濟大學承辦的主題為“設計教育新視野”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也將於同期舉行。
    本屆國際學生展是上海雙年展第二次與同濟大學合作,清華大學美院、中央美院、中國美院、上大美院四所國內頂尖藝術設計院校為主要協辦單位。參展的125件作品來自國內外24所藝術學院的推薦。
    “超設計”是2006年上海雙年展的主題,也是此屆上海雙年展國際學生展的主題。學生展著重凸現“超設計”是反設計也是再設計;“超設計”是對現有設計定義的反思;“超設計”也是對功利主義設計的反諷和批判。未來的天才設計師們獨特的視角、天馬行空的涉獵、無拘無束的形式,與主展中大師們已臻成熟的作品形成鮮明對照。
    7日召開的由同濟大學承辦的“設計教育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則從設計教育角度出發,進一步立足學院教育,展開藝術與設計學科發展方向的討論。來自中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等國的著名教授將以“全球化、本土化趨勢下的設計教育”、“藝術設計的學院教育與産業參與”、“超設計與設計教育”為主題進行交流。幾乎所有參展的國外設計院校都是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合作夥伴。 

    世界雙年展瀏覽  

    威尼斯雙年展
    始於1895年,是當今國際藝術界最重要的展覽之一。去年的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共有70余個國家以國家館形式參展,還有兩個主題性的國際展及數十個專題展。中國館以“處女花園”參展,是70余個國家館中面積最大的展館。

    聖保羅雙年展
    1951年由義大利裔的富有實業家Francisco Matarazzo Sobrinho以威尼斯雙年展為藍本而創辦的。直到1975年去世,他一直擔任聖保羅雙年展基金會會長,並以此任命了歷屆展覽的主策。該雙年展的歷史錯綜複雜,清晰地勾勒出文化、政治和經濟方面的雄心的協同。

    西班牙塞維利亞雙年展
    2004年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維利亞創辦。主展場設在由桑塔·瑪利亞修道院改建的藝術博物館。首屆雙年展由著名策展人哈羅德·史澤曼Harald Szeemann策劃,BI-ACS基金會主辦。展覽主題“我夢想的快樂”。

    波蘭羅茲雙年展
    前身是1981年誕生的著名的主題展“在過程中建設”(Construction in Process)。“在過程中建設”是一個強調現場創作的藝術展,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國先後主辦了這個展覽。2004年10月2日,羅茲雙年展正式開幕。羅茲創建於1820年,這個曾經的工業城市也是波蘭的一個多元文化中心。20世紀30年代初,波蘭結構主義畫派在這裡誕生。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