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藝術家、教育家、清華大學教授、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張仃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0年2月21日上午10:00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得知張仃先生病危消息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立即趕往醫院為張仃先生作最後的送別,對張仃先生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胡和平在看望慰問張仃先生的夫人理召及其子女時表示,張仃先生是清華大學著名教授,是美術界一位德高望重的代表性藝術家,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系的一位開創者。張仃先生的逝世,對於我們國家和清華大學,都是一個重大損失。我們要學習和發揚張仃先生的崇高精神和優秀品質,以之教育和激勵清華師生。
按照張仃先生生前的願望,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清華大學將於近期舉行張仃先生追思會,緬懷這位20世紀中國的“大美術家”和20世紀中國美術的“立交橋”。
藝術中國曾于2009年4月參與故宮博物院“丘壑獨存——張仃書畫藝術展”展覽,此次展覽故宮博物館永久收藏張仃先生10幅作品,彼時先生雖坐于輪椅上,但依然精神矍鑠。藝術中國製作完成了國內諸位大家對張仃半個多世紀藝術作品及其成就的回顧記錄( 世紀心路 筆墨人生——張仃先生的藝術),不想此一見面竟成為永訣!
張仃先生的離世是中國藝術界的重大損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個人,一個世紀的藝術追求。張仃,以不倦的眼神,不停的畫筆,指引著中國藝術界繼續前行!
連結-張仃先生
張仃,號它山,遼寧黑山人,1917年出生,1932年入北平美術專科學校國畫係。
作為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大家,94歲的張仃先生見證了中國百年曆史的滄桑巨變,幼年時候他就有一個夢想:要讓我筆下的祖國更美麗。在七十餘年的創作歷程中,張仃一直探尋著現代性與民族性之間的結合點:上世紀20年代因閱讀魯迅著作等進步書籍和組織參加進步文化活動被捕入獄,後成功獲救的張仃于30年代來到延安,他以刻版畫的形式在延安為宣傳抗日做出過突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相繼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全國人民政協會議會徽和1951年至1957年多屆世界博覽會中國館等代表國家形象的一系列重大設計工程;張仃的畫風兼具中西之長,被戲稱為“畢加索加城隍廟”,上世紀70年代中期張仃轉入焦墨山水創作,熔煉古今之長,成自家面貌;張仃跨越漫畫、實用美術、藝術設計、展示設計、舞臺美術、動畫電影、裝飾繪畫、壁畫、中國畫、書法、藝術批評、美術教育等諸多門類,以其豐沛的藝術激情與超常的藝術能量縱橫捭闔于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學院與民間的張力語境之中,被稱為中國藝術二十世紀的“國寶”和“活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