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2-17 14:15:13 | 來源:藝術中國

海軍——在中國設計

這個詞,在中國古文字解釋裏對應一幅特別唯美的場景:門打開,月光衝門縫中照射進來。這是中國傳統造字的一種重要方式,觀物取象。每一個文字都在描述一幅畫面。就“間”這個字而言,既有對立的一面,表明一種間隔的畫面關係,在中國文字中,“間”字更多的是表示一種範圍、距離、間隔;在統一的一面,表明兩個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繫原則,這種概念在日本的文化傳統中表現特別充分:“間”成為一種具有“普適性”的聯繫慾望與設計原則,並普遍應用,使一個局部的“間”的概念,演變成人與外部、與自然、與社會相處或聯繫的標準、方法,並最終和一種文化邏輯聯成一個整體。

我和劉峰對話在一架廢舊的縫紉機旁開始,這種關係的確立有些奇怪,因外産生這種位置的是一架破舊的縫紉機,而不是一個慣常的桌子或者沙發等,這种經歷于我是第一次。其實,偌大的空間裏,並不存在明確的空間關係,就像裏面放置的物品一樣,許多物品按照常規的邏輯很難和這樣的空間對應起來,比如我們之間的縫紉機。這種感覺就像第一次見到劉峰的作品一樣,我們似乎很難定義什麼,但我們隱隱約約的覺得他的創作對於在中國設計這個主題而言具有某種獨特性。雕塑或者傢具,藝術或者設計,我們發現這種不穩定的狀態,或者説這種模糊的界限不正是一種獨特的設計實踐嗎?

間,是關於位置、座標、關係等等一切內容的確立和反思的方式與把握的途徑。劉峰的作品引發了我們對於這樣一個問題的思考:作品和空間的那種常態的固定關係在消解,那種沙發和客廳、餐桌和廚房的對應性關係已經不再穩固,作品在解構空間,同時也在重新建立空間的意義和場所精神。此外,也並不存在一種固定的所謂設計語言、雕塑的語言、裝置藝術的語言等。

放大來看,間,意味著對於邊界的超越,也意味著邊界的閉合。這種狀態也是當下正在發生的設計的一種真實的、動態的寫照。設計正在面臨多重轉型,交鋒是這個時代設計內部、設計與社會、文化、生活等其他外部要素産生互動所表現出的最為關鍵性的特徵。我們想要通過交鋒來把握今天的設計所進行的一種廣義的發展狀態。在這個過程裏,我們看到:設計人與非設計人的交鋒;設計領域不同專業的交鋒;設計與非設計專業的交鋒;設計與經濟、文化、消費等多重角度的對話等。所有這些都在引發我們重新理解處在設計內部與週邊的這種變革,間是對這樣一個動態特徵進行把握和闡釋,特別是結合中國特色進行分析的方式。

許多問題正是在關係的確定和處理中而建立起新的理解,比如設計與性別,産生在兩性之間的中這種設計交鋒與融合的狀態從來不像今天這樣鮮活與生動;對於設計消費,這既是一種每個個體自我的交鋒與對話,也是重新理解設計位置的關鍵語境;對於産業與設計,在這裡似乎一切都變得合理化,用來確立這種設計位置的是設計商業競爭力;關於設計本身,我們看到了設計在“扁平化”和“彎曲化”的世界裏的兩種發展的狀態。交鋒是處理“間”的關係的一種方式,劉峰的創作就體現了這樣一種交鋒,通過交鋒之後確立自己的位置和關係。哪怕這種交鋒只是在藝術和設計之間進行的一種跨界。在藝術與設計之間實現的多樣性跨界在今天不僅是一種創作方法,也是一種新的實踐類型。

其實,設計或者藝術本身就像一個被間隔的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裏面的人想出來。然而沒有任何人想進去,也沒有任何人想出來,每個個體都交鋒謀取了適應的位置和關係。

作為一種具有“普適性”的聯繫慾望與設計原則,設計在本質上具有兩種維度上的作用,一種建設性的,它讓我們感受到物質的美好、環境的舒適、空間的溫暖等等,它為我們創造一種美好的、舒適的、安全的、便利的人造物世界;一種是批判性的,設計就像戰士用來戰鬥的武器,它成為反思、批判社會、文化、道德、倫理等各方面問題的利器。紐約普利策獎在把它的建築大獎頒給日本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時曾説道:“當一個服裝設計師不單純提供給人們溫暖、美麗和時尚,而是提供給我們所有大家一種看待社會的方式、策略和力量時,還有比這更加深刻和充滿力量的設計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