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者上品之上——也談李江彩墨人物畫

時間:2009-09-25 10:22:47 | 來源:藝術中國

北宋黃休復在《益州名畫錄》中,將中國畫分為[逸、神、妙、能]四品,始將[逸格]列于[神]之上。唐代張彥遠則有五品之説:自然、神、妙、精、謹細。他把“自然“列為第一等,以“自然”為“上品之上”。張彥遠的“自然”和黃休復的“逸格”為上説,實為同一審美理想的體現。大抵是指出於自然,不拘泥于形似,筆墨簡煉而神韻俱合,達到超越理法的自然境界、返樸歸真的作品,代表著常格之外的特殊層次。

觀李江畫作,給人的印像是深刻的,尤為突出的是作品中強烈的“自然”氣息。這種“自然”,有著雙重的意義。一是題材的自然:李江把藝術觸角伸入社會生活主流之中,作品大多取材于她所熟悉的四川西部農家生活,給人以清淳質樸而又親切自然之感,這與當今美術界許多人創作完全個人化和精神上的虛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二是表現手法的自然:對自然之物象,不是在作淺層的描述,而是一種自我情感狀態的自然流露。沒有程式化的套路,沒有造作之工匠氣息,不媚不俗,在她筆下那些農村村姑,那些花樹藤蘿,都呈現出了勃勃生機,賦予色彩與線條以生命的自然律動,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中國畫是“心靈的藝術”,上品之畫,首重精神。在李江的畫中,我感到的是筆墨的靈性,物象的鮮活,結構的自由,物我交融,妙合自然而別具天趣。充分體現出畫家的自主性,體現出她對自然的主觀詮釋和進入,達到“有我之境”的一種自由的精神境界。

李江主張“筆墨來自自然”。她説,造化入畫是自然,筆隨人意也是自然,要麼恣肆寫去,要麼經意細描,都是為心驅使,為意左右。或渲瀉、或傾述、或意趣、或戲謔。一切都由心而造,隨意而成,自然而然。由此,顯示出畫家的超逸、率真、充實而自信。

李江是一個對生活、對藝術都充滿著愛和激情的畫家,她的作品曾多次在國家級大展中入選和獲獎,可謂頗有建樹。她的自然之作既不是心血來潮,逸筆草草,也不是刻意苦求,故作姿態。她既有寫實性工筆畫的深厚功底也有對民間藝術的研究和實踐,更有對藝術的執著和多年的積澱。這些作品代表著她對生活、對藝術的獨特的領悟,是畫家精神達到一定高度自由表現出來的強烈的個性和風格。作品以凝練靈動的筆墨,顯示出其嫺熟的藝術功力,創造性的實現了藝術境界與表達手法、歷史人文與現實空間的和諧統一,無一不是激情與靈感的自然流露,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

當今藝術圈是一個多元充斥的世界,無論來自西方的文化激蕩和喧囂,還是來自本土的迷惘和躁動,都未使李江迷失自己,她始終沿著中國繪畫藝術法意結合、崇尚自然的優良傳統,腳踏實地地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追求,在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老子説:“大道自然”。“自然”之大道,在李江面前,任重而道遠,但我相信她這樣心無旁騖地走下去,定會臻至更高的境界。

 

文/錢來忠

(本文作者為四川省美協主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