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顏磊:追光”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25 22:25:3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蘭紅超 /拍攝

 

2009年7月25日下午15:50,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推出了顏磊的個展《追光(升級版)》,展出了藝術家新近創作的作品。該展覽于7月26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本次展覽由燈箱、藝術家設計的壁紙墻面、特製的閃爍地面組成,多維“升級”地傳達出藝術家作品中一貫的模棱兩可的批判性的複雜含義和在諷刺中充滿矛盾的情感以及進退維谷的精神狀態。展覽將持續到10月11日。

2007年,參加第12屆卡塞爾文獻展之後,顏磊創作了《追光》系列(Sparkling series)參加美國阿彭斯的展覽。“追光”是指在演出時,舞臺的燈光集中跟隨演出者。在此則反映了藝術家對於目前藝術雙(三)年展中,或者當前藝術創作中所存在的表演的警覺和思考。《追光》中,他以自己慣常的模糊的諷刺性“回顧”了自己、卡塞爾文獻展,以及藝術權利的矛盾交錯的關係:畫面背景是類似中國文革時領袖人物特有的“光芒四射”場景,襯托的卻是藝術家本人、1997年與他一起合作偽造卡塞爾文獻展“邀請信”作品的洪浩、著名的安迪•沃霍爾、2007年第12屆卡塞爾文獻展策展人Roger Buergel和Ruth Noack的肖像,以及五、六十年代航空公司廣告中出現的空中小姐。這些並沒有必然關係的人物似乎粉墨登場于一個稱頌歡呼的舞臺;肖像周圍是他從中國到卡塞爾再到美國阿斯彭美術館(展覽場地)一路走來的旅途“畫面”;這些旅程畫面的安排像是一種他對自己與文獻展焦慮而矛盾的關係,以及由此涉及的與“全球藝術體制”關係進行反思的“心路歷程”。

“在顏磊的作品中,讓人感覺他的情感裏混雜著的一種莫名的‘愛恨交集’的情緒和他擅長于散淡中透出機鋒並在其中呈現著多重矛盾和衝突的價值觀,交織出身份確立和對‘操縱’藝術的權利的厘清與思考。”UCCA首席策展人郭曉彥如是説。

延續了這種思考,《追光(升級版)》中燈箱作品的形象來源於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暨本次展覽策劃人傑羅姆•桑斯為中國當代藝術生産關係中的藝術家、收藏家等拍攝的照片。傑羅姆•桑斯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在其置身其中的世界藝術圈拍攝各種人物的寶麗來相片。顏磊用這種即興的、帶有模糊性的照片製作了燈箱,沿用了其一向混合著複雜情感的、人工化的、歧義性的現實主義方法,在展廳中配以來自其作品團的墻紙及炫目的水晶地板,渲染出的一種一貫的模糊、絢爛和令人暈眩的環境。

作為一位創作成熟于1990年代、並開始嘗試涉獵更多創作媒介的中國藝術家之一,顏磊的藝術實踐經歷了“藝術與權力的談判”的階段,其中關乎中國與代表藝術權利的西方藝術機構、展覽體制的,是自1980年代以來幾代中國藝術家在不斷交涉其中和著力探討的問題。因此,尋求新的策略、並以某種自嘲姿態和交涉其中的談判以應對“全球藝術體制”的權利壓制、認清其中的邊界和反叛,成為顏磊作品中的自我主體建構的策略,在這種身份建構中又充滿了對於建構本身的懷疑和對藝術權利的不信任。

 

顏磊:追光(升級版)

展覽時間:2009年7月26日-10月11日

策展人:傑羅姆•桑斯,UCCA館長

展覽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中展廳

 

《顏磊:追光》 展覽作品

 

關於藝術家:

顏磊,1965年出生於河北省,1991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2002年獲得中國當代藝術獎最傑出藝術家獎,現生活工作于北京。

顏磊的藝術創作跨越行為、攝影、繪畫、雕塑、裝置等各種媒介,其作品保持了他一貫的對當代藝術世界中的藝術家、創作及權力關係的尖銳調侃與質疑。

顏磊參加的重要展覽包括1989年的“中國現代藝術展”,1993年的“後'89中國新藝術展”,2002年的“都市營造——第四屆上海雙年展”,“大都市肖像學”——第25屆聖保羅雙年展”,“暫停—— 第4屆光州雙年展”,2003年的“緊急地帶——第50界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2005年的“第二屆廣州三年展:別樣——一個特殊的現代化實驗空間”;2007年的“第12屆卡塞爾文獻展”等。

 

 
UCCA館長傑羅姆·桑斯與藝術家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馮夢波:重啟”展覽開幕
· 溫度:劉小東對話閆冰(上)
· 2009年7月25日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新展
·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近期展覽
· 新書首發式:《對話中國——傑羅姆·桑斯與32位當代藝術家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