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盛世長安圖》藝術價值與現實意義解讀——訪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著名書畫鑒定專家金運昌先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16 14:25:0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古人畫這種全景式的長卷,相對而言比現在要容易,為什麼呢?因為古代的建築物,都比較低矮,大多為平房,頂多是三層樓房了不得了。那麼,看看我們現在的長安街,除了天安門廣場一帶的建築是限高的,在長安街沿線,樓房是越起越高呀,怎麼樣才能把這些摩天大樓、立交橋以及各種奇形怪狀的建築物融匯到古色古香的長卷中去呢?這是我産生顧慮的主要原因,這也是以繪畫長卷形式錶現現代都市題材的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盛世長安圖》局部-4


徐悲鴻曾説:“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採入者融之。”

這也正是《盛世長安圖》的創作宗旨,同時,摒棄了傳統繪畫中一些自命清高的俗套、摒棄了命題繪畫中不可避免的呆板,著力表現平常的一天中,普通百姓的世俗生活的常態;著力體現和諧社會長治久安的偉大畫面。

隨著創作的逐漸進展,我發現創作者們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運用了對於人物和景物的比例進行改造的辦法,適當地縮小了建築物的高度,增加了人物在畫面中的比例,使人物成為畫面的主角,鮮活的人物、戲劇化的場景設計等創作方案,避免了過多建築群僵化呆板的視覺效果。

同時,創作者調整了視角,採用45°俯視構圖,這樣,就順利地把很多摩天大樓成功的納入畫中了,而且,把立交橋等一些新式建築表現得立體感很強。

在這一點上,是古人所無,這幅畫超越古人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當代的車輛,人物的服式,都是古代沒有的,乃至於人的情態、動作當然都跟宋朝的《清明上河圖》、清朝的《姑蘇繁華圖》不一樣。

如何去表現呢?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長時間的進行采風,去實地體察和寫生。《盛世長安圖》的創作團隊是非常辛苦的,他們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行走在長安街上,不避風雨,不避寒暑,用他們的照像機,用他們的速寫本,捕捉到了很多感人的場景,很多新鮮的題材,使這幅畫卷不僅有建築和景物的再現,而且,觸目所及,在每一個角落裏,每一個人群中,都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盛世長安圖》局部-5


個人以為,這正是引人入勝的一個關鍵所在,因為長卷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關鍵還是要畫人,人物才是畫卷的靈魂。《清明上河圖》就是如此,別看裏面的人物很多,但是,仔細分析,每一個地方,幾個人之間都是有關聯的,比如説,這是一個富翁騎著驢,有僕人前呼後擁的趕驢在走路;有的是腳行老闆在收貨;有的是小攤販在城門口賣貨。人物的情態也是各種各樣,民俗風味濃郁。

《盛世長安圖》也非常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

我記得非常清楚的有幾個場景,比如:裏邊有母與子的場景;有戀人之間發生矛盾的場景;有賣掉渣燒餅的;有民工拉著拉桿箱剛到北京不知所措,馬路都不會過的;還有一些人在打手機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四合院辦婚禮的、跑馬拉松的、公園鍛鍊的、抽獎的、義賣的、獻血的等等。這些都被畫家捕捉進了畫卷。正是這些細節決定了這幅畫引人入勝,讓人從中有所體悟、思索,繼而生發些許感慨……

《盛世長安圖》局部-6


三、筆墨當隨時代!

披圖縱覽,但見佈局森嚴,氣象宏闊,古韻今情,鹹萃其間,真有大國雄風、名都勝概;細而察之,則又刻畫精微,傳寫生動:隨處寓目,皆是人間煙火、市井歡情。窺一斑而全豹見,展一卷而盛世彰,余以為:此作體大思精,引人入勝;筆墨典雅,設色明麗,直接先賢風神而其中。現代景觀、建築、車輛、服飾之表現,又難有傳統成法可依。繼承創新,兼而得之。師古不泥,洋為中用。此其所以可貴也。泱泱乎,鬱鬱乎!吾謂其必將標名中國美術史冊之上,躋身民族文化寶庫之中,與《清明》、《姑蘇》諸卷並垂後世,為子子孫孫永寶用之!

《盛世長安圖》在創作的過程中,編輯團隊不僅做了大量的寫生和照相,還為畫面裏邊的每組人物都編了小傳,設計了故事情節,工作是做得很細緻的。

在藝術表現手法方面,這部長卷採用的是工筆重彩法,這也是中國畫的一個傳統做法,但是,採用工筆重彩法來畫這麼一幅浩大的長卷,其困難是非繪畫工作者難以想像的,畫中涉及3500多個人物,幾百處建築,誇張點兒説,畫中可能有近千萬片樹葉…… 畫家需要不斷的勾、皴、渲、染,其工作量大得驚人,最早接觸這個項目的一些老藝術家,正是因此才會遺憾退出。

《盛世長安圖》局部-7


《盛世長安圖》的藝術價值和現實意義是非常值得稱道的,我在題跋中寫到: “披圖縱覽,但見佈局森嚴,氣象宏闊,古韻今情,鹹萃其間,真有大國之風、古都之概;細而察之,則又刻畫精微,傳寫生動:隨處寓目,皆是人間煙火、市井風情。竊以為:此作體大思精,引人入勝;筆墨典雅,設色明麗,直接先賢風神。而現代景觀、建築、車輛、服飾之表現,又絕無傳統成法可依。繼承創新,兼而得之。師古不泯,洋為中用。泱泱乎,鬱鬱乎!其必將標名中國美術史冊之上,晉身民族文化寶庫之中,與《清明》、《姑蘇》諸卷並垂後世,為子子孫孫永遠寶用!

現在,藝術風格呈多元化態勢,許多令人無法理解的,打著標新立異旗號的新藝術形式紛紛出現,我承認這是藝術的進步,但是,魚龍混雜的情況在所難免。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獻禮祖國60華誕 《盛世長安圖》盛大揭幕
· 九青年畫家兩年將完成《盛世長安圖》(圖)
· 盛世金陵 魅力南京 紀念南京解放60週年書法作品展舉行
· 盛世頌中華 詩意滿長安——記第二屆中國詩歌節
· “盛世荷諧”水墨長卷巡展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