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大學的課堂教中國畫

時間:2009-06-30 15:02:00 |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國際論壇

李愛國

 

六月三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候機大廳空空蕩蕩,所有登機的人都要經過嚴格的體溫測試和填寫旅客健康狀況表,我捂著口罩踏上了這次美國之行。在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馬克先生及藝術系主任的努力下,促使了此次非常時期中美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通常,中國畫多以畫展或講座形式出在美國的大學,而這次則是將中國工筆人物畫安排進了美國大學的正規課程,課程號是493和593(美國的大學以課程號來區別年級及學習層次,4開頭的表示本科高年級的課程,5開頭的表示研究生課程)我的課共80學時,學生如果成績合格可以拿到3個學分。

儘管我已經有了十五年的教學經歷,可面對一個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們仍然感到了很大的壓力。在中國通常的情況下,學生先要經過嚴格的素描訓練,其次轉向白描人物臨摹,中國古典繪畫臨摹階段,然後再經過線描人物寫生,最後才是工筆人物寫生。我所面臨的考驗和難度是,除了美國大學的課堂素描與中國的中國畫專業素描在要求、特點和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之外,其餘的兩個臨摹和線描寫生全都沒有經歷,而直接上後面的人物寫生。

令我感動的是在中國“非典”還未得到完全控制,藝術系仍按計劃開課,學生們仍然選擇學習中國畫,所以我必須努力上好這門課!

第一天上課,學生對中國繪畫藝術就顯露出強烈的興趣,特別是看到以中國的宣紙和絹為材料所畫的人物、人體、動物、山水、花鳥等豐富的新奇表現形式感到震驚。在我講課和播放電子課件三個小時裏幾次問學生是否休息一會,學生們一致説不用。

中國的畫材在世界繪畫材料中有它獨到的優勢。中國現存漢代的絹畫,距今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中國畫的植物色和礦物色在合適的溫度、濕度以及沒有強光照射的情況下顏色會相當持久,除了岩畫以外,其他畫材在這方面很難與之相比。

我要求學生只完成一張作業。起素描稿與勾線用一半時間,其餘一半用來上色和渲染。我學習的是日文,英語幾乎不懂,上課完全靠翻譯。在北京一小時講明白的,在這裡要花上近三個小時。我説一遍,譯成英語一遍,學生有些不明白之處再提問或核實一遍,時間就翻出了三倍。

我認為中國畫和西洋油畫除了在審美習慣和使用材料不同之外,不存在誰高誰低的問題。它們分別代表了本民族的藝術精華,而各民族的繪畫精華又共同構成了世界繪畫寶庫。中國畫的長處是潤澤和含蓄,油畫的長處是色度和份量。素描除了它具有本身的審美作用,另一個作用就是為其畫種作必要的準備和鋪墊。為中國工筆畫而作的素描應當是結構性、平光、精確和以線為主的。

美國的素描教學過早的強調個性與創新,在作畫速度和使用不同繪畫材料方面有一些優勢,可是非常缺乏準確和深入的能力,尤其是畫到一定階段就進展困難了。有位同學畫了一下午就覺得完成了,可憑我多年繪畫創作的直覺,在許多部位還遠不夠精確和簡練,如果勾上墨線就很難改正了。在我的堅持下他反覆修改,最後效果還不錯。

作畫的絹、毛筆、植物色、礦物色、墨塊、膠等都是我從北京帶去的,美國很難買到。學生用的絹是我在教室現場礬過的。學生很配合,以此借來了電爐子和稱重量的天平。對於中國畫除了少數的美國學生從一些檔次不高的水墨畫和仕女技法書看到過。基本是陌生的,對於拿筷子都很難做到,而偏偏要求他(她)們拿起毛筆勾線實在是為難了。不過學生都很認真和努力,研墨時常常坐在地上一研就是半個多小時,一個人研常常把全班同學的份都帶出來,集體意識很強。

美國人在小學、中學不像中國學生那麼辛苦,是邊學邊玩過來的。到了大學才真正開始學東西。學生上大學多數是向自己的父母或是政府申請一筆專項資助貸款。常常是邊上學邊打工,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相對的減少(當然,這對學生的自理能力的提高和鍛鍊是很有好處的),我班的學生打工最遠的要開出近一個小時車程,每天工作到半夜。美國的食品奶油、脂肪、糖份含量很高。胖的學生很難在座位上堅持一小時以上,累了就兩腿伸直坐在地上聽課。我按國內的習慣示意學生都坐著聽講,可有的同學堅決表示願意站著聽,後來我才悟出其中的原委。

美國是兒童的樂園。學生從小幾乎沒有從父母那裏聽到過説自己不行的話,每天都是伴隨著許多個“good”長大的,所以自我感覺極好,自尊心極強。給他們的畫指出問題不能像在國內開門見山,而要先説一段熱情洋溢的肯定的話,轉到問題時不易用“但是”來轉折,而要説本來的已做的很不錯,可如果再這樣做,效果就會更好!我用了幾天時間才完全適應了這種鼓勵方式的教學。我的英語單詞中,以“good”“very good”説的最多。學生對我的每一個“good”都很高興的回答“thank you”,即使有的同學正在含氣勾線之中,這筆線一勾完也會補上一聲遲到的“thank you”,課堂氣氛一直很活躍。我覺得這兩周裏所説的“good”也許比我過去二十年所説的“好”還要多,同時也體會再回北京上課也許我應該在教學中多一些鼓勵式和啟髮式。

美國學生的一大優點就是善於提問,一直到把問題弄懂為止。他們學分意識明確,要下樓取學習工具或因為打工要早走10分鐘都提前請假。週六或週日需要他們加班來教室勾線也能做到。

美國最優秀的人才多是學法律和醫學。美國西海岸以舊金山為代表的是美國現代藝術的發源地,東海岸則比較重視傳統,中部則相對的保守。

模特是本校物理系三年級的學生,北愛爾蘭血統每小時10美元。我在課堂經常以不同學生的畫為範例進行講評,由於范畫取自他們身邊,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其優點和不足,也使該畫的同學因此得到信心。

 


 

在上正稿(絹)之前,先讓他們在硫酸紙上練習勾線。有的同學很用功,先後畫了四、五張,每次都讓我逐一指出問題,並用筆記錄下來。

美國學生勾線特別吃力,基本是描下來,不見筆,尤其是起筆和收筆。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毛筆。

美國學生上色渲染對一隻手使用兩支筆很不習慣,加上空氣乾燥、氣溫高,速度稍慢就會留下生硬為筆痕,我逐一給學生標出畫過了的位置並通過洗的來使之柔和。還有的學生一兩遍膚色就已上的很重了,缺少透明感,也是通過洗來解決。洗,是工筆畫的重要手段。在洗的過程中,每位同學絹下的畫氈起了重要作用。原以為美國買不到畫氈,可學生從超市買回的又軟又薄,比北京的還要好,令我很意外。手,五官等處的深入刻畫能力方面,顯示不足,這主要是缺少嚴謹的素描訓練的原因。

用中國植物色渲染,學生掌握的很快。膚色處理的很不錯。在背景的處理上,我建議用圖案或花卉照片。美國的圖書非常豐富,僅各種花卉的畫冊就見過幾十種,用起來非常方便。

研究生麥克,圖案能力非常強,以一張不足16開小黑白的簡單的複印圖形為參考,自己創造細節,顏色組織的也很豐富,他開起來人高馬大,可做起畫來細心的如似繡花,修改線條用簽字筆似的橡皮一點點的擦,再用另一支乾淨毛筆將橡皮屑仔細掃去。

美國大學教授九個月的薪水在7~10萬美元,如果假期上課再另外追加。教師無論遇到什麼事,只要邁進教室就會露出微笑,至少在公立學校,教師的命運取決於選你的課學生人數的多少。通常美國的美術教師在理論方面、電腦應用、資訊量等方面有很大優勢,一般都具有多次赴歐洲、義大利參觀的經歷,可實際動手方面做的較少。常常是安排學生在課堂上逐一談論自己的構思,最後再由老師總結想法。當然這對於提高理論水準及表達能力很有幫助但它畢竟佔去了相當一部分動手作畫的時間。

與中國相比,在美國上課心理和體力都感覺很累。我終於了解為什麼美國人看電影喜歡看槍戰片而很少哲理片,是因為需要一種逼真的緊張情節迅速的把你和現實隔離開來,從而使疲憊的身心得以放鬆。而週末的遠遊更是保持身心平衡的不可缺少的砝碼。

這段教學體驗使我有機會把中國繪畫介紹給美國,同時也學習到一些美國的文化與教育。班上的學生都學會這麼幾句中國話“請幫我看一看”“你好”“謝謝”……。同學們對中國繪畫産生出濃厚的興趣,有的甚至要學習中文,來中國買畫材、看畫展或留學。在同學的努力配合下使這段課收到好的學習效果。結課那天我分別按每位同學的中文名字(音譯)為畫題了款,再用宣紙剪成幾種圖章形狀按了手印,學生們驚奇的連聲説“酷”。美國學生如果適應了他們,我覺得蠻可愛的。他(她)們對我説的要求和需要準備的工具都努力去做。上課的時候可以吃東西,老師不講課時可以説笑,當對老師還缺少信任時不喜歡老師動手改他的畫,當他發現給被人改的效果不錯時就會急切的請你幫著改(按美國學生的習慣你一改畫就等於批評他有錯誤了),以至於提出要按先後順序,建議別的同學不要“加塞”。結課前,同學們送給我一份特殊的禮物;每個同學分別以 各自的方式對我上課表示感謝的話語……

藝術系的主任看了學生的作品很滿意,建議這些畫參加學院組織的秋季畫展,並對學生們提出的要組成一個中國畫俱樂部表示稱讚。在此我很感謝為此次教學做了大量工作,美國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獲得者,電腦專家陳超萃教授!感謝為我課堂作翻譯的楊溫玉女士。

中國與美國分別在地球的東半球與西半球,而繪畫藝術是溝通各個不同種族、國度、語言和心靈交流的最便利的橋梁。我相信,隨著中國現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國繪畫藝術會更大範圍的在美國人民中傳播開來。

二○○三、七、十一 于北京白堆子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