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麗與幻滅——觀沈朝方《芒種》系列隨感

時間:2009-06-04 19:30:10 | 來源:藝術中國

翁劍青

一次邂逅的際遇與青年才俊沈朝方其作其人相會,在觀賞了他創作的新媒體Video藝術《芒種》作品系列之後,大致上説,沈朝方的這些作品給我的直覺體味便是繁麗華彩之下的焦慮與幻滅,給人帶來的是一種視聽的美餐之後的感嘆與沉思。

古往今來,在具有強烈的主體意識及生命意識的文藝作品中,繁麗與幻滅的糾葛和矛盾,幾乎無不作為一切感人悲劇的永恒的情愫。春花、秋月、浮雲、流水似乎總在闡釋著人的永恒的理想與終歸於消逝的矛盾和無奈。但也許正是這千古的生命之欲與自然之律的悖論,才得以讓人們去更好地正視每個生命在每時每刻的存在意義與價值。實際上,現當代藝術所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或使命,就是以其特殊的演繹或置換的手法去時時撞擊業已沉醉於物質化和實利化社會中的靈魂,以期釋義、警示和撫慰眾生。沈朝方的《芒種》系列的靈感和內涵,恰恰來自於有感同代青年人在工具理性盛行、生存競爭嚴酷以及青春狂想與現實境遇相悖的情境,有感於繁麗極致的夢境與惶惶無法安神的躁動和無奈。榮譽、財富、情愛及永恒的夢想卻與現時的失落促就了沉重的迷茫。由此而在瑰麗的花叢、奇麗的飛鳥、靡麗的水煙、美麗的佳人的背後隱現出孤獨、冷漠、迷茫和寂滅。予理想和美好以幻滅,是一切悲劇的手法和歸宿,它固然殘酷,但卻可道出事物的定律並更加喚起人們對於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逐與珍惜。

自上世紀20年代西方“達達藝術”問世以及60年代“波普藝術”流行以來,藝術已經大大超出和顛覆了它舊有的概念及涵義。藝術早已從訴諸以感官的審美及文學性情節的表述,邁向訴諸於哲性的觀念思維和關乎眾生的社會文化領域。尤其在上世紀後半葉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後工業社會及網路社會之中,被奉為經典和高雅的古典藝術及學院派藝術被理解為只是藝術史過程的一種存在,傳統的藝術概念及其價值觀念和舊有的表現手法不再作為評判藝術問題的絕對標準;架上藝術和傳統的影像藝術經驗已匯入了新媒體實驗的寬廣之路,這無疑為新時代藝術的語言方式、交流方式和觀念形態提供了嶄新的舞臺,為當代更多的人接觸藝術、享受和參與藝術品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我們在觀賞沈朝芳的作品時便可親身體悟到攝影、數位攝像、裝置、服飾、行為和觀念的交織與共謀所帶來的全新體驗。他對特定主題與情境的表現,在視聽和心理效應上是傳統的繪畫、攝影或雕塑等形式所無法替代和企及的。可貴的是沈朝方的新媒體作品並非僅僅執著于感官效果的追求,而在於貫穿作品之中的觀念意識,使得其作品具有內在的精神性和思辨性。

我在對作品和作者的約略相會中感到,沈朝方是位認真、熱情、敏感且細膩的青年,猶如他作品的認真、敏感和細膩,他的個人氣質、情感自然而真實的流露在其中。他在作品中對於形象、道具、場景及色調的選擇方面,也存在著藝術語匯與語義表達之間的某些差距和遺憾,但以有限的製作條件和經驗去嘗試這樣一個重在綜合手法與心理表現的新媒體創作,已使他和觀眾有了許多收穫。他的創作意向和綜合表現能力的來源也與他從服裝設計到影像謀劃的專業經歷有關,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僅僅做一個藝術家,而同時也是一位關注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思想者和真誠的探索者。我想,他多年的研讀、思考和創作活動定會在他的藝術歷程中持續發揮作用。我們有望沈朝方在今後為公眾奉獻更多的新作。

 

翁劍青(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著名美術理論家,批評家,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策展人)

于2009年3月20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