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先生個人簡歷

時間:2009-05-07 15:28:14 | 來源:藝術中國

邱振中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央美術學院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美術館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院長

潘天壽研究會副會長

日本文部省外國人教師、國立奈良教育大學客員教授 (1995-1997)

1947 生於南昌市

1981 浙江美術學院書法研究生畢業,文學碩士

1992 因“對高等教育事業的突出貢獻”,獲中國政府特殊津貼

 

個展

2001

「邱振中書法作品展」  中國•煙臺畫院

「邱振中書法作品展」  中國•東莞可園博物館

2000

「邱振中書法作品展」  中國•包頭博物館

1997

「邱振中作品展」 美國•洛杉磯XILAI大學文化中心

「邱振中作品展──從書法到現代繪畫」 日本•奈良文化會館

1996

「邱振中書法作品展」 瑞士•日內瓦SAINT-LEGAR畫廊

1989

「最初的四個系列──邱振中書法作品展」 中國•北京中國美術館

 

出展

2008

「意派——中國抽象藝術30年」 西班牙•馬德里Ia Caixa Frum美術館等

「第六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 中國•深圳博物館

2007

「宋莊水墨同盟第二屆名家邀請展」 中國•北京宋莊東區藝術中心

2006

「國際現代彩墨畫大展」 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

「五體十家展」 中國•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5

「書/非書——開放的中國書法」 中國•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首屆國際草書藝術展」 中國•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2004

「中國當代藝術展」 澳大利亞•雪梨亞洲畫廊

2003

「第一回全中國代表書家作品展」 日本•東京上野美術館

2001

「生活在此時——29位中國當代藝術家」 德國•柏林國立美術館現代館

「痕跡——中國當代藝術10人展」 美國•康奈爾大學、阿爾弗萊德大學

「北京•達豪——中德藝術家作品展」 德國•達豪宮

「中韓8人作品展」 南韓•漢城白岳藝苑

「中國當代藝術雙年展」 中國•成都現代藝術館

 


2000

「世紀之門──1979-1999中國藝術邀請展」 中國•成都現代藝術館

「日中書法展」 日本•東京/中國•西安

1999

「東亞當代文字藝術的現狀——書法、設計與現代藝術」 南韓•漢城藝術殿堂

「1999國際書藝祭典」 南韓•全羅北道美術館

「’99物波主義──當代書法藝術展」 南韓•漢城DOUL藝術中心

「上海國際書法邀請展」 中國•上海美術館

1998

「巴黎──中國當代書法藝術大展」 法國•巴黎索爾邦大學

「傳統•反思──中國當代藝術展」 中國•德國駐華大使館

1997

「1997國際書藝祭典」 南韓•全羅北道美術館

1991

「現代書法展」 中國•上海美術館

1983

「日中書道藝術交流展」 日本•東京/中國•北京

 

公共收藏

中南海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

中央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

日本國立奈良教育大學

重慶博物館

青島博物館 等

機構與個人收藏

日內瓦SAN LEGAR畫廊(瑞士)

美鷹玻璃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義大利)

E•H•Gombrich(英)

Michael Baxamdall(英)

Games Cahill(美)

陳若曦(美)

松本宏揮(日)

中村象谷(日)

尼泊爾國王等

 


主要著述

《書法》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

《書法的形態與闡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

台灣•亞太出版公司 1995

重慶出版社 1993

《神居何所》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

《書寫與觀照》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

《中國書法:167個練習》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

《筆法與章法》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04

《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邱振中書法作品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7

《當代的西緒福斯──邱振中的書法、繪畫與詩歌》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1995

《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1996

台灣•蕙風堂 1998

南韓•梨花文化出版社 1998

《書法藝術》(主編)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1987

《當代書法創作:理想與批評》(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書法與中國社會》(主編)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

《黃賓虹書法與繪畫作品筆法的比較研究》 黃賓虹國際討論會 2004

《八大山人的書法藝術》 《八大山人全集》 2002

《我們的傳統和人類的傳統》 《美術研究》 2000

《中國書法的涵義》 巴黎•中國書法國際討論會 1998

《“神”居何所》 《新美術》 1998

《書法究竟是什麼》 《美術觀察》 1997

《書法理論中的語言問題》 《書法研究》 1993

《書法與當代人文科學》 中國首屆國際書學討論會 1990

 

講學及其他學術活動

2008

策劃並主持“2008蘭亭論壇:書法與繪畫的相關性”

2007

6月,出任吉林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主席

10月,主持“2007蘭亭論壇:書法與中國社會”

11月,出任澳門2008美術展覽評審委員

任2008奧運會開幕式水墨(中國書畫)顧問

2006

策劃並主持首屆“蘭亭論壇”,主題為“當代書法創作:理想與批評”

2003

中央美術學院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成立,任研究中心主任

赴巴黎國際藝術城訪問並作藝術考察

 


2001

出任武漢大學哲學系美學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主席

應德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館長邀請赴柏林參加中國當代藝術展開幕活動

應達豪市政府、達豪市美術家協會邀請出訪德國

為國務院負責人講“中國書法的歷史與現狀”

2000

應邀任「世紀之門──1979-1999中國藝術邀請展」書法部分學術主持人

出席台灣「21世紀中國書法發展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我們的傳統與人類的傳統》

1999

應邀赴南韓圓光大學作書法專業成立十週年紀念講演

主持《美術觀察》專欄討論“當代藝術中的書法:諸多的可能性”

1998

參加中國書法代表團訪問法國

出席巴黎「中國書法國際討論會」

應邀赴南韓大丘藝術大學、大丘書法研究會作學術講演

1997

赴美國進行藝術考察

出席台灣「國際書學研討會」

應邀于北京大學作學術講座“東方的困惑”

1995

應邀赴日本,任日本文部省外國人教師、國立奈良教育大學客員教授,擔任書法專業研

究生、本科生課程

1994

日本成立「邱振中論文讀書會」,學習、翻譯《書法的形態與闡釋》,成員包括東京、

大阪、奈良等地二十余名專家、學者

美國現代詩歌雜誌《護符》“中國當代詩人專輯”發表《風景》等詩作

1992

應邀于深圳畫院作學術講座“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1991

出任「中國當代書法展」評委會主任委員( 廣州•北京)

出任「中國當代書法家作品展」組委會主任委員(南京)

應邀赴武漢大學講學

1989

出席「董其昌國際學術研討會」

1987

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材《書法藝術》

于中央電視臺主講書法基礎訓練、書法美學等課程

1986

應邀于北京大學作學術講座

關於邱振中先生創作、理論及教學的評論摘錄

 


【創作】

他把粗獷和微妙、迅疾和凝重這樣一些很難並存的特點自如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確立了突出的個人特

徵。作品表現出對古典傑作的深刻理解,表現出廣闊的視野和出人意料的構成變化。

香港 <大公報> 1989年7月24日

我們有理由相信邱振中的這些作品以其學術的高度, 必將在中國書法史上 ── 特別是書法藝術的現代進程中 ── 佔據重要位置。

賀宏亮 《在漢字的邊緣處》 <中國書法> 1995-4

無疑地,如果從藝術史的角度看,並且就深刻而自覺地對應于傳統書法史而論,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

斷定,即中國現代書法史是從邱振中開始的。

沈語冰 《現代書法:從批判的形式到形式的批判》 <中國書法> 1995-4

邱振中的現代書法既具有解構意義,又具有建設意義,他的工作直接推動了“書法主義”的問世,他的價值將更多地體現在不遠的將來。

彭德 《煮酒論英雄——是什麼,是誰,代表了當代中國美術的成就?》

邱振中書法形態的內心獨白反映了他對現代藝術的深沉的焦慮。……他的純情意識不讓他去超然與逍遙,而是在一種崇高的使命感中不斷地去強化人格上的力度。

尹吉男 《書法形態的內心獨白》 <獨自叩門> 三聯書店 1993

在現代美學、哲學層面上確然提升了書法對於現代文化的意義。

謝雲《邱振中的書法》 <光明日報>2000年 8月28 日

邱氏為大陸最具實力的書法家之一,但他深入傳統的方式與他人多有不同。他不遺餘力地沉入于傑作的最小空間、最小線段中,所獲既豐,同時又找到了一條通向現代藝術的道路。他的水墨抽象作品不論是筆觸、結構還是文化氛圍,均令人耳目一新。

洛杉磯〈僑報〉(THE CHINA PRESS) 1997年4月17日

邱振中將抽象繪畫的處理手法、平面設計的構成規律和傳統書法的結字原則結合得十分巧妙。它既保存了傳統書法的運筆之美,又體現出現代人的構築匠心,整個畫面疏密有致,每個局部又洋溢著一股靈動之氣,內外空間互相呼應,一片生機。

嚴善淳 《當代中國書法展評述》 〈藝術與生活〉1991-2

(待考文字系列) 打破了古典書法音、形、義三者關連的通則,把形從兩者的制約中脫離出來。它要麼導致書法的解體,要麼導致書法一場劃時代的變革。它能否被現實認可將取決於機遇,能否進而被歷史認可則取決於繼承者的多寡以及繼承者的水準。

彭德 《顏真卿與邱振中 ── 古今書法家創作心態辨析》 <書法研究> 1991-4

(邱振中的現代創作)其意義並非在於推翻了書法本體,而在於啟發了人們對它的重新認識和拓展,併為探索現代書法體系提出了某種方法論式的啟示。

高名潞 《消解的意義》 <書法研究> 1992-5

這是兩組奇特的作品,它們典型地反映了當代中國藝術家的命運,令人想起了西緒福斯的苦役: 他一次又一次地把巨石推向山巔, 力求找到一個轉捩點。本書中的書法和繪畫作品正是這樣一些轉捩點,因此不能孤立地對它們進行評價。我認為,在很大程度上,不應該把它們理解為一種創作,而應該看成是中國藝術發展中的一份重要文獻。

「狀態-Ⅳ」(詩集) 讓我們看到了藝術家工作的另一時刻。在這一時刻,藝術家寫出了幾行詩和令他驚訝的比喻後就完全沉浸在工作之中:詞語的音樂在他心中奔涌,成了他靈感的源泉。他抬起頭來,仿佛還看到了另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超過了懲罰他的諸神的威力,那種力量支配著他的雙手,代替他完成工作,那就是:世界思想界和詩歌的現狀,還有詩歌未來所註定的,在其歷史發展中它所應邁出的下一步。於是他覺得自己不過是使它進入這種運動的一個緣由和一個支點。

藝術家的偉大工作,他的神話和他的故事,特別是他的批評氣質,他對自己、對前人的神聖不滿,就是編者想向讀者展示的篇章。

范景中 《當代的西緒福斯 ── 邱振中的書法、繪畫與詩歌》序言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1995

 

【理論】

書法傳統最重要的闡釋者。

初白 《對傳統書學的深刻理解和剖析──邱振書法理論體系述評》 <書法> 1994-2

運用現代思想對傳統文化所進行的一次成功的解説,對書法教學、欣賞、創作將帶來令人矚目的衝擊。

《中國人物年鑒》 華藝出版社 1989

當代書法理論中具有歷史意義的文獻。……具有一般藝術學論文所不具備的力量;不僅對書法理論, 對其他藝術理論也都具有方法論的意義。

墨一 《傳統與個人才能──論邱振中的創作與理論》

<中國書法> 1987-2

如果説大陸的哲學界不能提出讓書學研究者關注的問題的話,那麼中國書學界從事理論研究的人們能否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而從事書法史研究的學者們能否接過這些問題,並從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對其進行討論呢?……邱振中在《藝術的泛化》一文中提出的理論觀點,是能夠為書法史的研究提供一個關注點的,但它在大陸研究書法史的學者中卻沒有引起積極的反應。邱振中敏銳地抓住中國書法中存在著的一種“泛化”現象,從哲學、文化學的視野探討了這一現象。邱振中指出的這一現象和中國書法的其他一些現象都有密切關聯,如書法中廣泛存在的應酬現象、傳統書法對創作者修養的強調、當代中國書法不再是文化精英的藝術後依然有大眾廣泛參加等。書法史研究者完全可以接過這一問題,探討“泛化”何時開始,應酬何時成為書法創作的一種重要方式,受到哪些體制性因素制約?…… 如果我們的個案研究能圍繞著一些理論問題而展開,它們就可能為書法理論的建設作出獨特的貢獻。

白謙慎《關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大陸書法研究的一些思考》

<跨世紀書藝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2000

大作仔細拜讀,至為欽佩。尤其是關於“陳述方式”的討論,振聾發聵,開闢了全新境界,實際上是解決如何理解傳統詩學,甚至哲學的全新路子,進一步的發揮,可以寫成一本書!學術境界,簡直是維特根斯坦式的革命。

趙毅衡 2002年9月10日信

《書法的形態與闡釋》:近二十年來關於書法本體研究最傑出的論著。

沃興華 〈中國書畫•當代學者推薦書目〉2003-11

 


【教學】

圍繞“藝術創造力的培養”,將書法藝術教學過程中若干有著內在聯繫的環節合乎邏輯地演繹轉化成為一套書法教學基礎理論,並體現出指導實踐教學的功能。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關於書法教學的基礎理論, 是對過去那些不過提供了活動、行為、操作的基本模式的應用理論的超越。

傅愛國 《1949-1994書法教育理論研究評述》 <書法研究> 1996-2

只要翻一翻邱振中先生為中央電大編撰的教科書,就會清楚,書法教材居然能達到何種引人入勝的境界。

阿 唯 《批評觀感》 <書法研究> 1996-2

(《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是一部蘊含深刻學術思想,對書法藝術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義的力作。

黃 君《一部具有深刻學術思想和重大改革意義的書法教材》

<東方思維與中國書法> 中國文聯出版社 1999

有關人員已明確指示,應該把《中國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中國書法:167個練習》)作為劃時代的著作,展現在日本的專家們面前。

(日本•二玄社)古川英文 2001年11月來信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