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著《書法》讀後記

時間:2009-05-07 15:20:56 | 來源:藝術中國

傅京生

邱振中先生的《書法》是一部充滿了青春活力的著作,語言輕鬆、有趣,親切、平和。他一改以往嚴謹的以邏輯推理和層層分析見長的敘述方式,而以近似“旅行紀遊”式的語言方式,讓我們再一次體驗到深度閱讀學術著作的愉快。

三十年前(1979年),邱振中先生考入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研究生班時,就已經是書法界矚目的人物了,書法界的朋友們經常能夠在專業報刊、雜誌上看到他的書法作品。【1】1982年,11月,“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邀請展”在江西南昌舉辦,邱振中(筆名吳融)在《書法》撰文對參展作品予以評論,由此,他的書法理論研究開始受到書法界學人高度關注。那時,我已經寫了四、五年的書帖,對他的書法創作及其理論研究十分景仰,可以説,我是讀著他(當然,也包括他的學友們)的書法理論著述走上書法研究之路的。

在書法創作實踐及其理論研究方面,邱先生是位多面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就極為注重在大文化語境中俯瞰中國書法的歷史形態及其現代發展。1989年7月,“邱振中書法作品展——最初的四個系列”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在視覺文化研究領域引起轟動,並由此而推動了立足中國書法文化資源的現代藝術走向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自此,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裏,邱先生一直是中國古典書法圖像美學研究領域以及歸屬於現代藝術的現代書法領域的一位重要的理論建構者和發言人。他的書法圖像美學研究的代表作品,是《書法的形態與闡釋》,這是對中國書法的圖像構成與精神內涵進行深入分析而對80年代以來中國視覺文化研究具有深遠影響的一本著作。在這樣的基礎上,邱振中先生的新著《書法》,自然也就成為中國書法乃至當代視覺文化領域學人期待的一本讀物。【2】

邱振中先生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最重要的書法學學者、美學理論家、新觀念發言人,同時,他也是這一時期書法界最重要的社會活動家及書法家,出版有多種書學專著,在傳統書法創作實踐方面,擅行、草書,行筆潑辣果斷,線條極富彈性和變化;他還極為注重現代書法創作實踐及理論研究,長期致力於現代書法教育體系的建設。——以這樣的學術背景來撰寫一部關於中國書法的概論,自然能將書法界30年多年以來的一路風雨盡收眼底。

此外,更為重要的是,邱先生這部著作寫作方法別出心裁,不僅其章節編排令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且打開目錄第一頁,即令讀者砰然心動,繼之愛不釋卷。三十年多年的學術研究,使邱先生深知寫作角度的錯誤選擇,會使作者被讀者拋棄,由此,他選擇了“指點江山”的方式進行他的專著的書寫。這就是説,邱先生並沒有以經院學術的煩瑣方式欏累浩繁的書法史資料,也沒有以編年體的方式向讀者逐一介紹中國書法各種書體發展衍變的龐大而系統的詳實脈絡,在一個知識爆炸而生活節奏快捷的時代,邱先生選擇了讓讀者閱讀典型圖像的方式,通過不多的幾個山峰、幾條河流(書法家和書法圖像),感悟到書法領域山河大地的存在並因之感動了自我的心靈。

多年的創作實踐與學術研究,使邱振中先生的學術思想已經成為一個對中國書法進行解説的完整的系統。他在這樣的系統中對承載著中國文化本真精神的中國書法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結論具有鮮明的文化屬性。

邱先生的這部《書法》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時代,立足世界文化發展的大文化語境而回歸中國文化本體的産物。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已經到來的時代,世界範圍內的文明衝突已經日漸頻繁的時代,對自身文化的深入思考無疑有著特殊的價值和意義。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我們有理由認為,閱讀邱先生此書,或許能夠使許多目前正困惑于書法藝術本真意義的人,意識到建構一個既屬於自己而又屬於中國文化傳統的文化世界的重要性。也正是在這一重意義上,邱振中先生的《書法》已經超越了書法研究本身。

邱振中先生的這部著作,至少可以指出其在三個不同的文化層面上的意義:

第一,書法文化層面,作者為中國書法建立了一個比較全面的闡釋框架,為人們進入書法的當下狀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第二,中國傳統文化層面,作者通過對書法現象的思考提出並解釋了關於中國文化當代處境的某些重要問題,如傳統思維方式與當代思維方式的關係、傳統藝術演化的機制和進入當代語境的可能性等等;

第三,當代視覺文化層面,書中既融入了當代學術的新銳思想,又處處表現出從中國現象出發的貼切思考。

這三者的關係,既是層級遞進、互為反饋、互為補益的關係,而又是共同歸屬於亙古既在的中國文化核心價值的一種系統的關係。不過,相對於邱振中先生以往的著作,他這部著作在寫作方式、文本結構上都作了相應的調整,適應了隨時代發展而變化了的讀者的閱讀需要。

無庸置疑,邱振中先生的《書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悟中國書法的文本,是近年出版的一部最值得讀書界關注的關於書法的好書。

一個人年青時,應該像大田裏夏天的高桿莊稼拔節那樣勇猛精進。年青時,邱振中先生曾以孟子式的進取精神震撼過書法界,影響至今不泯。現在,他人書俱老,開始以循循善誘的方式著書立説。他的這部著作,有點像錢穆先生的《晚學盲言》,體大慮精,卻能缽水溟池,瓶梅見歲寒,通俗而易懂。它不僅對書法界,對於文化學者、史學學者,乃至對於哲學學者,這部著作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這部名為《書法》的著作,以輕鬆有趣的敘述方式,為讀者提供了建構一個既屬於自己,而又屬於世界多元大文化語境中的一個隸屬於中國人的文化世界的學理基礎。

 

註釋:

【1】1979年,10月,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首次招收書法篆刻研究生。導師為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諸教授,章祖安先生為助教,陳振濂、朱關田、王冬齡、邱振中、祝遂之為同班同學。

【2】《書法》,邱振中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2009年1月第一版。2009年1月印刷。570千字,49.80元。

傅京生 藝術批評家 著有《傅京生書法論集》等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