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當代女性水墨畫展
主題闡述:
當今中國畫壇上十二位女性畫家,來自南北各大都市,齊聚上海,展示她們的水墨佳作,是一件很有意思也頗有意味的事情。
中國畫從上世紀中葉開始有人呼之為“水墨畫”,尤為寫意最甚,到了上世紀80年代漸漸多稱之“水墨畫”。這一變化表明瞭現、當代中國畫與傳統中國畫的異同變化。從“中國畫”到“水墨畫”的過程中,作為主要材質的“墨”,雖沒什麼變化,但其他的都已與昔日書房畫案中墨守成規的東西大大不同了。
今日中國畫已是一個博大而十分寬容的概念了,不論是畫在紙上,還是畫在布上,還是用其他什麼材料及顏料,時至今日,水墨畫的創作正是當今畫家突破傳統語言規範各顯其能、大顯身手的時代,但是並不是個個如魚得水。“與男性畫家們相比,女性畫家在水墨創作上似乎更得心應手一些。”百年中國畫發展變化之大其標誌之一就是:女性傑出畫家在不斷涌現。她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從不去高舉“使命”之旗,然而在不經意間卻也為之在畫壇獲得了一席之地。就像古代很少有女性山水畫家,現、當代也幾乎沒有女性畫家像李可染、賈又福為祖國山河繪宏圖。即使全國美展金牌得主的女山水畫家之佳作也是淡淡的“田園曲”。當時,潘纓作為“20世紀百年中國畫大展”中最年輕的女性畫家,入選的作品也不是“壯美史詩”,是得以筆墨語言創新而入圍的。潘纓現在作品已經不是昔日成名圖式——少數民族盛裝少女,而是陽光下、海灘上的都市女性。筆墨淡然,心境淡泊,真實自在,引人入勝。其他十一位女性畫家也都是以女性敏銳的感覺和其獨到視角來感受生活,表現感悟,創新圖式。
女性畫家的優勢在於細膩的心理感受。此集中的女畫家在汲取傳統筆墨營養的前提下,著力化解傳統範式,從中尋找出與當下體驗相契合的因素。在色墨情緒性發揮中,使得內心的敏感情愫有效地介入現實生活中,並表達出來。她們的作品中,水墨色彩的滲化構造營造出了具有個性張力的空間意蘊和結構意蘊,表達了具有獨特視角的她們對生活的理解、對現實的感受、對精神的追求。女性畫家也沒有禁錮于所謂的社會身份和性別的討論中,而是從自身的喜好和情感出發,在遊戲的自由狀態中找尋屬於自己的繪畫語言。在當代語境下的水墨創作,女性畫家已經在揚棄傳統筆墨語言規範道路上加速度,從創作上由原來自覺不自覺的習慣於男性話語,到如今關照自身漸漸多了起來,繪出當下女性圖式,有了更多自我的話語,這是自然而然的發展趨向。
參展畫家:紀京寧、韋紅燕、潘纓、陳子、于敏、李傳真、任思賢、李戈曄、彭薇、徐華翎、黃歡、吳雪蓮等
策展人:楊維民
展覽地點: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3樓
黃歡·山海經-2
李傳真·獨角戲之一95x170cm紙本工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