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做一次展覽腦袋上就頂一次雷”
從內容策劃、大綱撰寫、腳本編輯到設計布展,每一次展覽都是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雖然,這一次中美建交三十年圖片展只是臨展,但是洪麥恩依然秉承“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力求將打造完美的藝術作品呈現在觀眾面前。30年間,兩國關係發展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要想將這些成就通過圖片來充分的説明和展現,並非易事。
洪:“做展覽的人都知道,展覽有無數的細節,很多東西並沒有標準,好和壞也沒有規定的界限,做起來就是憑感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覺。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審查中,要求往往又是多元的,有時候不同的層面對同一個景觀會提出不同的意見,作為設計師就要適應這種多元的要求。而我們所承接的展覽通常都是時間跨度大,歷史事件和人物眾多的題材,再加上大綱審批時間較長,最終留給我們的時間非常緊,在工作步驟繁多、任務重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是高度緊張。有些大型展覽除了照片,文字、圖表外,還會涉及到景觀,這樣一來我們就要全方位考慮,底圖的顏色,處理文字與圖片,動態與靜態的關係、結構,每一部分的色調、色系的變化。有時還要受展場面積的限制等等。一次展覽下來真是筋疲力盡,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好像每做一次展覽腦袋上就頂一次雷。”
在洪麥恩和他的團隊成員中間墨守著這樣一條工作守則:“五加二,白加黑。”這六個字高度概括了設計團隊的工作狀態,然而設計過程中的苦辣酸甜,最終都會被成功的喜悅帶來的莫大鼓舞所替代。這次“紀念中美建交三十週年圖片展”在外界看來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洪麥恩卻淡定的將其評價為“正常發揮”,不過洪麥恩還是向我們特別介紹了這次展覽他認為的得意之作:
洪:“這次展覽最吸引人的,也是我們下了大功夫的就是展廳入門位置擺放的一幅長6米,高4米的大螢幕,螢幕上播放的是胡錦濤總書記和布希總統對於本次圖片展的賀詞,先聲奪人的設計構思,使整個圖片展更顯大氣,引人入勝,緊接著中美交往的生動畫卷在一個又一個的精彩瞬間中徐徐展開。短短幾分鐘的片子,每一個鏡頭都是一個珍貴的歷史瞬間,從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到尼克松總統“跨越大洋的握手”,再到美國游泳運動員菲爾普斯在北京奧運會上的微笑。中美間的友誼在一幅幅畫面中娓娓道來。兩國領導人的賀詞綜述了30年來中美之間走過的風雨歷程,無論在政府交往、人民友誼,對外貿易等等各個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現了兩國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求發展的良好局面。這組大螢幕的藝術效果非常好。整個展廳裏幾組大螢幕的設計,使整個展覽的資訊量大大增加,使靜態的圖片展生動起來。”
正如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在觀看圖片展時所説:“沿著30年來中美兩國交往的軌跡,一張張生動的照片組成了一幅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歷史畫卷,令人感慨,催人奮進。”
“搭起舞臺,讓別人唱戲”
其實,從很早以前開始,洪麥恩就陸續承接了一批批具有重要政治意義和社會影響力的大型“主旋律”展覽,其中包括《紀念紅軍長征70週年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大型主題展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5週年成就展》、《世紀偉人鄧小平——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週年》、《肩負人民的希望——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八十週年成就展》等等,每一次展覽都取得了成功,然而在充滿了鮮花和掌聲的舞臺上,我們永遠看不見洪麥恩的身影。
洪: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要這麼低調,我覺得我就是搞展覽的,我們做展覽的人就是搭起舞臺,讓別人去唱戲,舞臺布景做的好壞,最好讓人家看不見,最重要的是戲要唱得好,就可以了,而對於我們本身的職業來説做的就是默默無聞的工作。”
中美建交三十年圖片展結束後,赴美展和全國巡展也即將開始,這項工作將依然由洪麥恩和他的團隊來設計完成。等待他們的將是新的挑戰,把900多米展廳裏的內容凝練到100米的展場內加以展現,設計工作將更大,考驗將更加嚴峻。然而,在洪麥恩從事展示設計事業的二十載光陰中,類似的困難和挑戰並沒有成為洪麥恩前進的羈絆,對於藝術的追求,他一如既往,從未改變。他不斷的研究題材、研究內容,打開眼界,深入了解社會,對生活、對政治以及經濟文化給予極大地關注,這些都為他在設計方案中更好的把握主題提供了幫助。
在過去的二十年和未來即將到來日子裏,相信洪麥恩依然會戰鬥在展示藝術設計的最前沿,用洪麥恩的話説:“勤奮、熱愛生活、充滿幽默感、不狂妄,只有具備這些素質才能使設計在平淡中有所趣味,設計才會被賦予一種可貴的精神——執著。”
作者:關春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