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美術殿堂 人民共用——訪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19 18:17:58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美術週刊》

《美術週刊》:從您2005年底就任館長到現在,中國美術館發生了很多變化,無論是觀眾流量還是展覽的品質。在您看來,這三年,中國美術館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范迪安:我想中國任何一個文化機構本身的變化,都是這個社會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近三年來,中國美術館的觀眾量有快速的提升。2006年是38萬人,2007年是80萬人,2008年超過了105萬人。這對全館同仁來説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同時,我認為這個數字也體現了今天的老百姓對美術生活更高的期待和更熱情的參與,這是中國社會文化生活正在發生變化的一個數字表徵。

使人民群眾能夠獲得最大程度的文化享受,可以説是政府重民生、講民生的一個重要尺規。當然,美術館的觀眾量需要靠更多地培養人們在美術上的審美習慣來形成。過去三年,中國美術館在如何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如何逐步廣泛地培養起老百姓的美術審美習慣這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這是美術館三年來最重要的變化。

這些變化反映了雙向的狀況。一方面是老百姓願意到美術館感受最新的藝術創造,在審美認知上獲得更多的提升;另一方面,美術館也在緊緊抓住這種形勢和機遇,進行了一些創造性的工作,獲得更多的觀眾量。

《美術週刊》:當下我們的藝術生態結構在不斷變化,您會用哪些關鍵詞來描述現在的中國美術館? 

范迪安:中國美術館的形象,是在其發展過程中被社會和藝術界所共同描述的一些形象疊加而成的,是值得我們今天予以加倍保護和為它繼續增添光彩的。

在中國的藝術界,大家都把中國美術館稱作“最高美術殿堂”。我認為這六個字裏面, “最高”和 “殿堂”,是非常具有象徵性的。在它的實際工作中又加了六個字:“對外交流窗口”。一個“最高美術殿堂”,一個“對外交流窗口”,我想這大概就是中國美術館從開館到今天40多年中歷史對它的評定。

如何使得美術館真正成為一個殿堂,這個殿堂不僅能展出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而且能夠放下架子讓老百姓都能走進來,成為一個人民共用的殿堂。在這幾年,我們就把它放到了更廣泛的公共教育的層面上進行思考,也就是美術館整個系統要著眼于提升社會的審美水準,要著眼于把美術館建造成一個大家都能夠有所收穫的審美教育園地,使得這個殿堂更加貼近大家的文化需求。

所以面對這個問題,我想到更多的是對國立的、老牌的中國美術館來説,如何使歷史的光榮變成今天的光彩。這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

《美術週刊》:長期以來,我們都在強調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近兩年中國美術館在這方面的開展有哪些新變化,您覺得哪些措施是最切實有效的?在全國實施的博物館“免票”進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譬如人滿為患、展品被破壞等等,中國美術館在這方面有什麼特別的企劃?

范迪安:這些年政府興建了一批美術館和博物館,增加了相關的投入,在2008年還出臺了要求博物館免費開放的文件。但對我們具體的專業機構來説,需要在這種形勢下做一些思考,比如説:美術館如何能夠在沒有完全免費的情況下,逐步地擴大免費的範圍。所以從2008年開始,我們就開始逐步擴大了免票和免費的範圍,比如原來70歲以上的觀眾是免費的,現在提前到60歲以上;以往只有兒童才是免費的,現在17歲以下都免費了,也就意味著美術館大門已經向中學生完全打開了。此外還設立了一些涉及農民工,以及博物館日、非物質文化遺産日等節慶日的免費。這些舉措,給公眾一個信號:美術館在最大限度地為觀眾提供參觀便利。

美術館、博物館的發展只是免費和免票,那肯定是不夠的。這裡面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全社會培養一種進博物館、美術館的文化生活習慣。我們要注意三個方面:第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全年的展覽計劃。美術館不是風景名勝之地,要力圖做到好戲連臺,使觀眾常進常新,這樣大家才知道美術館是一個終身可以選擇的去處。我們首先要在專業上練內功。

第二,要更多地增加學術上的策劃和組織。這些年美術館開始在這方面做了比較大的調整,調動了更多的學術力量來策劃,包括自己策劃展覽,以及與許多學術單位、學術機構合作策劃。這些年在藝術界,“策劃”是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可是,以往它好像跟美術館沒有什麼“緣分”,如今在美術館,建立了策劃機制、積極培養策劃人才,為我們走出一般的接納展覽的歷史時段做充分準備,逐步地朝著美術館更多地建立自己的學術準則、學術方向努力。 第三,在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要盡可能下大力氣實施公共教育。現在美術館常年有專家的學術講座,有一批志願者長期在一些重點項目上提供服務,同時也有大量的大學生、兒童美術活動在這裡開展。全年超過10%的觀眾是直接得到教育服務的對象,也就是説,每年有近10萬觀眾獲得了美術館提供的兒童美術教育、大學生美術教育、學術講座等方面的直接服務。

《美術週刊》:您提到在展覽的學術性上練內功,您覺得現在的美術館展覽格局離您的目標還有多遠?美術館每年自主策劃的展覽和外展比例現在是多少?2009有什麼新計劃?

范迪安:從總量上來看,到2008年,自主策劃接近40%。美術館每年還是應該有若干個大型的展覽,以鮮明的形象、較長時間的實施,讓更多的受眾了解。2008年敦煌藝術大展和新媒體藝術大展就很好地説明瞭這個問題。

中國美術館希望爭取更廣泛的觀眾群,著重點仍然是面向社會整體。在敦煌藝術大展和新媒體藝術大展中我就看到了這種變化,所以這啟發我們對美術館的項目要盡可能多考慮到觀眾的接受面。首先是內容的選擇,需要在展覽設計、展廳氛圍的營造方面做一些文章,使整個展覽能有更大的適應性。

《美術週刊》:即將開幕的吳冠中作品展有什麼新的亮點?

范迪安:2008年吳冠中先生先後對幾個國立美術館進行了捐贈活動,這是吳先生一貫的態度。他説過,“我的藝術不是給我的孩子的遺産,我要把它奉獻給社會”,我對他的話至今印象深刻。也許有人會問,捐贈為什麼不集中在北京?我認為同時捐贈給幾個美術館也很好。其實在國外早有先例,如果你要看印象派,那麼在法國、美國、俄羅斯都有重要的代表作,三分天下的格局很好。我想吳冠中先生這種捐贈的分配,也受到了海外的影響。

對於中國美術館來説,10年前吳冠中就捐贈了一些作品,在館藏作品中有重要的分量,這次吳先生又有36件新的捐贈,而且都是21世紀以來的新作。這次展覽在上海展的基礎上也增加了新的作品。同時,我們考慮到吳冠中先生畫面所表現出的人文家園和江南景色,在展覽的設計上將力求營造江南詩意的整體氛圍。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