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談中國美術館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29:00 | 上傳: 2009-02-17
  藝術中國:您剛才提到“提高公眾的審美水準”,您覺得,近年來,我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哪些方面是最有成效的?有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范迪安:這些年我們政府出臺了很多措施來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力圖使公共的文化設施能夠發揮它最大的作用,為社會提供比較豐富的文化食糧,這也是我們國家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政府高度注重到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的平衡,要使我們中國整個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能夠取得更好的平衡的發展。我想,這是政府一個很重要的舉措。具體到美術館、博物館來説,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説:興建一批美術館、博物館的設施;增加有關的投入,使得美術館、博物館能夠達到一定的專業水準,同時也在2008年出臺了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博物館能夠免費開放的舉措。我想這些都是從政府層面要不斷推動公共文化設施能夠産生社會效益的舉措。但對我們具體的專業機構來説,如何在這種形勢下思考問題,比如説:美術館如何能夠在原來沒有免費的情況下,逐步地擴大免費的範圍。這就需要我們來做一些考量。所以從2008年開始,我們就開始逐步擴大了免票和免費的範圍,比如原來是70歲以上的老人是免費的,現在改為60歲以上的觀眾是免費的,以往只有兒童才是免費的,現在是17歲以下都免費了。17歲以下都免費,就意味著美術館已經向中學生完全打開了大門。此外還設立了一些涉及農民工,以及博物館日、非物質文化遺産日等這些節慶日的免費。這是一些舉措,給公眾一個信號,美術館是最大限度地為觀眾的參觀提供便利。

  我想把美術館、博物館的發展的火熱放在免費、免票上,那肯定是不夠的。這裡面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我們的社會培養出一種進博物館、進美術館,作為文化生活的習慣。這是一種文化生活的習慣,如何能夠培養起來這需要做比較長期的工作。我想,我們可以比照西方的一些國家。西方一些國家重要的藝術博物館,真的是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乃至於社會交往的一個重要空間,也成為這個國家的一種文化認知。比如説我們到巴黎去,沒有人到巴黎不去看盧浮宮的,沒有人到巴黎不再看看像奧塞、蓬皮杜這些博物館。為什麼一個博物館,特別是藝術的博物館能夠産生這樣一種文化的魅力呢?我想對於本國觀眾來説,他有長期積累起來的一種文化生活習慣,對世界來説它建立了一種文化認知。所以,我覺得美術館可能就是要在這個方面去做工作。一個是對本地觀眾來説,要建立、培養一種文化生活習慣。對於國際來説,要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如果這兩個東西做了,那麼這個美術館、博物館就能夠真正體現出重要性。如果僅僅想依靠免費的打開大門,老百姓就走進來了,我想事實還不是這麼簡單。

  那麼,怎麼做呢?我想,我們要注意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全年的展覽計劃。大家可能對美術館都會有這樣一個感受,認為:“美術館嘛,我去過……”,“我曾經去過……”好像一個地方去過一次就夠了。但是美術館不是風景名勝之地,不是去過一次,就能夠通過回憶、回味來獲得永久的感受。美術館、博物館的特點就在於要不斷地打造引人入勝的項目,力圖要做到好戲連臺,大家每次走進來要常進常新。這樣大家才知道美術館是一個終身可以選擇的去處,而不是像一般的風景名勝地,“我曾經去過……”就夠了。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對每年的展覽規劃,中期、短期的規劃要做到更加科學。以往好像都認為美術館一年只有一兩次值得看的展覽,我想現在我們每年是有比較多次值得看的展覽。所以我們首先要在在專業上練練內功,要把展覽的規劃做的比較科學,讓人們經常想起,美術館有什麼好的展覽值得去看一看。

  第二方面,要更多地增加學術上的策劃和組織。我不得不説到,中國的美術館,不僅是中國美術館,包括各地的美術館,在很長的時間裏沒有完全達到美術博物館的功能,有點停留在展覽館的格局上。所謂展覽館就是我提供應該有的展覽方面的服務,但是展覽的主人不是美術館的,而是其他單位、個體前來辦的。但一個真正的美術館,它是一個視覺藝術的博物館,所以它應該有更多從自己角度出發進行學術組織、學術展開的活動。所以這些年美術館開始在這方面做了比較大的調整,調動了更多的學術力量來策劃展覽,包括自己策劃展覽,也包括與許多學術單位、學術機構進行合作策劃一些展覽。我們都知道這些年在藝術界,“策劃”是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可是,以往“策劃”這個詞好像跟美術館沒有什麼“緣份”,現在,在美術館裏面,建立策劃機制,能夠積極培養策劃的人才,這就為我們走出一般的接納展覽的歷史時段做的一種準備,我不敢説現在全部都到位了,但至少這個方向是這樣的,逐步地朝著美術館能夠更多地建立自己的學術準則、學術方向做努力。當然這有一些外部條件包括經濟支援,包括美術館整個體系能夠更加健全,還有待一些條件的完備。

  第三方面,在具體項目實施過程中要盡可能下大力氣實施公共教育的內容。現在美術館常年有專家的學術講座,有一批志願者朋友能夠長期在我們一些重點項目上提供服務,同時也有大量的大學生、兒童的美術活動在這裡開展。全年在我們的觀眾量裏,應該説超過10%是得到教育的直接服務的對象。比如説,我們每年有將近10萬左右的觀眾是肯定獲得美術館提供的兒童美術教育、大學生美術教育、學術講座等方面的直接交流。不僅是一種展覽的欣賞,而且獲得了由展覽為中心展開的外延的教育。這樣就使得觀眾覺得走進美術館,不僅是看到幾件作品,而且是獲得更多的知識,他也就更願意參加到這種交流和對話中來。其中我覺得志願者的服務是美術館這些年探索的一個很重要、很有效的方面。因為志願者這個概念,大家都知道,本身在中國社會,也就是這幾年越來越成為人們在價值上特別認同的一個概念,如何把這個概念引用到美術館來呢?我們近三年做出了一些努力,我們通過開放式的徵詢志願者,到逐步培訓志願者能夠掌握基礎的美術史的知識,對他要服務的觀眾群的一種文化心理,也有一些專業上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對他們每一個所需要承擔講解、導覽、介紹的項目做比較有深度的消化和理解,通過他們把藝術創造的一些最精彩的地方能夠向觀眾傳遞。事實證明這個效果很好。因為美術在許多觀眾那裏一直被認為是比較高深的,對美術的欣賞,好像沒有一定的專業基礎不容易看出它裏面的奧妙,所以通過志願者這個橋梁,我覺得在藝術創作與欣賞之間搭建了非常好的關係。這些都是通過公眾教育的實施等等,能夠擴大美術館文化的一種影響力。

  藝術中國:你提到“加強自主策劃的展覽”,現在中國美術館“自主策劃”和“外展”的比例是多少?2009年有什麼新的計劃?

  范迪安:應該説到2008年,從時間的總量和空間的總量上來看,自主策劃達到了30%以上,應該是接近40%。因為2008年有一些大的展覽的時間都很長,所佔的空間也比較大。因為我覺得美術館每年還是應該有若干個大型的展覽,以鮮明的形象,也通過比較長時間的實施,能夠讓更多的受眾了解這個展覽。所以2008年以《敦煌藝術大展》和《新媒體藝術大展》為例,它很好地説明瞭這個問題。因為我覺得中國美術館可能跟其他的美術館,特別是跟私立的美術館或畫廊等其他機構不一樣的,我們還是希望爭取面比較廣的觀眾。比如説我們知道,畫廊完全可以針對他非常特定性的客戶性觀眾,私立的美術館或者小型的美術館也可以培養某個年齡層面的,或者是某個社會階層的觀眾為他的主要目標,但是對於中國美術館在這個時期而言,我們著重還是要面向社會整體。希望觀眾不僅數量上要比較多,而且它的層次也涵蓋了社會的不同方面,它有社會的不同界別,也有不同的年齡層。所以我就在今年的敦煌藝術大展中和新媒體藝術大展中看到了這種增厚。敦煌藝術嚴格來説是一個古典藝術,是中國自己的民族藝術。以往都認為民族藝術,可能年長的觀眾會比較喜歡,年輕的或者是年幼的觀眾可能不太理解,但實際上情況不同,在《敦煌藝術大展》,我想每天的觀眾達到2萬人的時候,那絕對不只是老人。可能來趕早班參觀的是年長的觀眾,但是年輕的觀眾,包括國外的觀眾還非常多。同樣,《新媒體藝術展》也是這樣,當然新媒體藝術著重吸引大學生和青少年,但是也有一些社會各個界別的觀眾對這個展覽非常喜歡。所以這就啟發我們對美術館的項目要盡可能多考慮到觀眾的接受面。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是內容的選擇,內容的選擇往往又受到藝術創作條件的規定,所以就更需要在展覽設計、展覽的展廳氛圍的營造方面做一些文章,使得整個展覽能有更大的適應性。既有它一些新意,同時又能夠提供給觀眾比如在展覽的流線、展覽的介紹上深入淺出地進入展覽,這方面也是在做的一些工作。所以,我想如果要舉例子的話,大概是這兩個。

    藝術中國:感謝您接受藝術中國的採訪。

    范迪安:謝謝。

 

     1   2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范迪安談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美術發展
楊炳延解讀中國工藝美術60年
油畫家郭潤文談藝術教學
2008中國畫學術邀請展
安遠遠:中國工藝美術大展是一種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