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潛流下的喧嘩與躁動——對話北京798藝術區藝術家郝光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09 16:22:18 | 文章來源: 河北新聞網-燕趙都市報

798,除了指數字,特指798藝術區。維基百科給出定義是:是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地區的一個藝術園區,原為北京第三無線電器材廠,建築多為東德的包豪斯風格。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798廠逐漸衰落。從2002年開始,來自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外的藝術家開始聚集於此,逐漸形成了一個藝術群落。

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將798也裹挾進去,藝術家與管理方的矛盾逐漸浮出水面,成為一大公共事件。這一公共事件的來龍去脈究竟如何,798這個北京文化新地標,能否延續它往日的榮耀?記者採訪了將798藝術區的矛盾公諸於眾的法籍華裔藝術家郝光,聽他講述藝術家與798的那些事兒。

2月5日,北京的陽光勉強從雲層裏透出,天氣已隱約透出春意。位於北京東北部的798藝術區雖然不乏觀光客,但很多工作室並未開門,滿目冬日的衰颯之象。記者走進郝光工作室,郝光的主要精力在油畫創作,但房間裏除了油畫,還有不少裝置藝術。

郝光生於呼和浩特,曾在法國南部居住17年。説起798來,郝光滔滔不絕。他身後是一幅最近才創作完畢的油畫,內容就是記錄798藝術家與物業連綿不絕的糾紛。畫中,郝光臥倒在地上,手裏舉著幾頁給北京市主管領導的信件,他的旁邊,是幾排在當代藝術屆頗有聲望的798藝術家。在畫作的一角,是兩位手拿磚頭的物業人員。記者與郝光交談時,門口幾位物業人員敲門,郝光走過去,接過一張罰單,催繳高達31萬元的房租滯納金。郝光邊用一個大木頭將門擋住邊説:“事情還沒説清楚,他們現在居然給我開滯納金。這不胡來麼?”

曾經的黃金時代

燕趙都市報(以下簡“燕”):在北京,宋莊和798都是最富盛名的創意産業孵化區,你怎麼看這兩個區?

郝光(以下簡稱“郝”):宋莊和798在北京藝術界互為犄角。一開始看上798這個地方的,是一幫老外,一幫老外和中國人的精誠合作,才帶來了798今天的繁榮。宋莊是國家級的,798是國際級的。

2003年我到798時,這裡已經聚集了一批國外藝術家。廠區裏幾十年前的廠房整整齊齊的排列著,穿藍工作服的工人們在林蔭道上匆匆來去,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靜謐,一下子讓我想起紐約曼哈頓繁盛一時的蘇荷區。那時候,我手裏也點錢,一氣兒租了大片廠房。心裏那個美呀。接下來就是一番挖空心思的改造利用,讓破舊的廠房為我所用,重新煥發生機。

大家都知道紐約曼哈頓的蘇荷區,那裏原來就是一片廢棄的工業區,由於藝術家的到來,把硬邦邦的工業文明硬生生地濡染成了溫潤可人的藝術聖地,雖然後來不免凋零的命運,但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當我看到798的時候,我以為這塊地方有著比蘇荷區還深厚的發展潛力,剛回國的我,就迫不及待地在這裡紮下根來,延續蘇荷區昔日的藝術榮光。

燕:對比今天798的現狀,是不是很懷念它最初的容顏?

郝:想起最初幾年的生活,真是讓人懷念。大工業時代的遺産讓我們這些人“接管”後,我們自由地在這個地方作畫,搞各種各樣的沙龍,那是798之所以能聲名鵲起的最重要的原因:自由。我們自由作畫,沒日沒夜地高談闊論。沒事的時候,泡一壺釅釅的濃茶,坐在窗前,看墻根的小草悄悄生長,看陽光從嘩啦啦的楊樹葉子的縫隙裏投射下斑駁光影,與知心畫友漫無邊際地聊天,簡直是一種享受。到了冬天,空蕩蕩的房間裏沒有暖氣,沒關係,大家圍爐夜話,智慧和風趣的段子依然接連不斷……

燕:你認為798讓你懷念的原因是自由。

郝:對。如果讓我總結那幾年798蒸蒸日上的原因,我總結為四個字:無為而治。那幾年,除了房租水電,沒人徵收各種名目的費用,沒有物質的壓力,大家心裏想的,就是如何把自己的畫畫好,然後有一個通暢的國際交流和交易的平臺,心思都在這上邊。就是那幾年,藝術家們創造了798短暫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我剛到798那年,藝術家黃銳和徐勇發佈號召“再造798”。798內所有藝術空間,在同一天對外開放,這次活動,讓798一炮而紅。而798工廠裏那些在外人看來隱秘而獨特的包豪斯建築和上世紀中葉的工業環境,猛然間在北京大放光彩。第二年,北京這座城市就入選全球最有文化標誌性的22個城市藝術中心之一,而北京的入選理由裏,就包括798這樣一塊廢棄的廠房,一塊藝術的熱土。

現在,不用我説,你只需要看看園區裏那些市場可見的轉租、尋求合作的小廣告就能知道,很多人的經營狀況並不理想。798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藝術已近邊緣化

燕:798今天的這種局面,是怎麼萌芽的呢?

郝:兩三年前,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學者論證,結論是要把這裡打造成“北京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政府的決策定位,肯定了藝術家的集體創作成果。但是,接管798的卻是一個很不專業的物業公司。這讓藝術家們滿腹怨言。

燕:具體來講呢?

郝:去年的10月16日,我寫了一封給北京市領導的公開信,信中我詳盡地歷數了物業的“六宗罪”,其中包括哄抬物價、非法收費、腐敗施工等等。2004年的時候,798的房租還在1元一平米以下,今天798的房租已經最高到了10元!4年時間漲了10倍,讓租戶們苦不堪言。原來一個租戶兩三萬元就可以在這裡生活得好好的,但現在卻要付出幾十萬的租金,這麼大的壓力,人怎麼還有心思固守798呢!

政府投資5000萬搞798的基礎設施改造。但是,這半個億的經費,卻連供暖設施都沒有完善好。租戶們要想通上暖氣,被物業要求先交每平米50元的“暖氣增容費”。這收費的名義是啥,我們絲毫不懂。藝術家們即便不説話,但是對這樣巧立名目的收費,腹誹的非常多。我門前的這條路,9個月,挖開了10次,別的道路也好不到哪去。去年幾乎一年的時間裏,798到處溝溝坎坎,車不得行,客人也是逐日稀少,讓不少在798投入鉅資的人,苦不堪言。

我們多次找到物業和藝術區管委會,絲毫不起作用。藝術家與物業的對立已經白熱化了。沒有辦法了,很多藝術家已開始大規模地撤離798。真不知道,沒有藝術家的藝術區,還怎麼好意思稱得上“藝術區”?

燕:都有哪些藝術家或畫廊撤離了呢?

郝:就説那些在798聲名顯赫的畫廊吧:帝門畫廊,在台灣,法國盧浮宮的作品是由他們代理的,朱德群等藝術家的畫作也由他們代理;德國的空白空間畫廊,德國總理施羅德曾到798,看的就是那家畫廊;美國人開的紅門畫廊,更是外國人在北京開的最早、最成功的畫廊,他們將不少中國當代藝術家推上國際市場,為中國當代藝術贏得國際聲譽立下汗馬功勞,今天,他們都已經不在798了!畫廊走了,維繫顧客與畫家的重要渠道便斷了。

燕:這是讓你傷心的事情。

郝:去年5月,四川地震發生後,我創作了一幅高達兩米的大型畫作,找到物業方面,希望能組織一個慈善拍賣,將拍賣所得捐給災區。物業不理不睬,拍賣無疾而終!讓我感到沉痛的是,你從798門口過來的這一路,各種奢侈品廣告在園區裏大行其道,它們利用798業已形成的人氣,大秀它們的商業嘴臉。幾年前,這裡安靜得很,現在,798藝術區正在向商業區靠攏,這是需要有關方面警覺的。

藝術家應該是主流

燕:管理者應該與藝術家和睦相處,畢竟政府已經將這裡定位為創意園區了。

郝:一旦外行來領導內行,事情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因為,管理者想的是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和最快化,完全是殺雞取卵過河拆橋式的經營,這樣的管理模式最終將把798拖入説藝術不藝術,説商業不商業的泥淖裏。

燕:你對798的未來是悲觀的?

郝:對,是悲觀的,我認為798已經難以説是一個藝術區了。你也看到了,這裡各種店舖雲集,完全成了小商小販的天下了,所謂創意工廠,幾乎可以肯定是已經淪為邊緣。

燕:你對未來有什麼打算?

郝:哪天我撐不下去了,也會走掉的。這裡曾經給我那麼多創作的樂趣和生活的舒適……但是,我仍然在我的公開信裏提出了一些具體的管理方案,我認為,只要租住在這裡的藝術家和管理者能開誠佈公地坐下來談,一切以民主的方式來解決藝術區的問題。

在給市領導的公開信裏,我提到,由北京市級以上的相關單位和部門,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園區內的主要藝術家和藝術機構合作,設計一整套有利於藝術區未來長遠發展的策略和規劃,由深諳藝術市場規律人才負責管理實施;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對園區物業實施管理;對已經列入國家級文物名單的建築進行嚴格保護。最後一條,針對的就是物業曾拆毀一座有著典型包豪斯風格、建築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且建築品質一流的廠房。在798生活得久的人,提起這個事情,沒有不嘆息的。那座廠房與周圍的建築風格是如此的渾然一體,但最後卻變成了一個耗資巨大不倫不類的場所。

燕:你認為,在798,沒有房産的藝術家,與有房産的企業,誰是主人呢?

郝:如果798還想做藝術區的話,藝術家必須是藝術區的主人和主流,儘管他們在這裡沒有一寸的房産。798的藝術家艾未未也曾在一次談話中説,如果藝術家不能成為798的核心,那麼798的創意産業難有大的作為。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