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城市山林》劉向華作品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0-27 10:42:0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城市山林》劉向華作品展

  展覽地點: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27號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展覽館; 展覽時間:2008年11月3日至8日;

  諮詢電話: 010-68930647

  Email: xiangxiang200211@163.com

  在美術院校一直從事著中國傳統園林及民族環境藝術教學與研究的劉向華亦身處嘈雜的城市,並懷著一份城市山林的夢想。

  中國造園一脈相承的出發點也可謂核心觀念就是促使人與自然的親和,即中華文化的“合和”觀。儒、釋、道是中國古代最主要的意識形態,“合和”概念被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所通用,並成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從而成為中國文化的傳統而表現在諸如園林、傢具、繪畫、詩詞等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

  文化傳統決定著傳統文化(具體樣態和形式), “城市山林”系列傢俱裝置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具體樣態和內容)的重新審視和詮釋,而是在當代中國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對中國文化傳統深入疑辨與反思的結果.

  這個結果包含著兩個層面的意義:一個是向早在中國魏晉時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竹林七賢所彰顯的超逸放達的精神致意;另一個層面的意義在於對“和為貴”的中國文化傳統以及對“和諧”的中國社會現實的追問;而其裝置作品中那些穿透書本的兇狠利刃以及“濠濮觀魚”的樂趣又透露了中國知識分子徘徊于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的文化宿命。

  此外,就造物方式和手法而言, “城市山林”系列傢俱裝置對當下城市環境現實中人類的生活方式所産生的種種隨處可見的金屬潔具、廚具、閥門機械設備等現代工業批量複製産品進行主動錯置和誤讀式的創造和再生。劉向華在其撰寫的《少數民族環境藝術概論》一書中將這種“就地取材”的主動錯置和誤讀的方式解釋為人類造物作為一種適應環境的生存方式所展現的文化根性,並認為這種人類造物的文化根性源於生態學中生物適應環境的規律。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視·巔峰藝術空間——三人行
· [專稿]奧烏卡-萊蕾個展——在兩個世界之間
· [專稿] 故事李路明
· [專稿] 劉韌個展——驚夢
· [專稿] 飛利浦海德基金會:當代版畫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