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鮮花盛開的日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8-08 09:43:1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鮮花盛開的日子" ——項春生作品展
  策 展 人:黃瀧
  學術主持:鄧平祥
  展覽總監:曾國文
  開幕時間:2008年8月9日15:00
  展覽時間:2008年8月9日—— 9月5日
  主 辦:格豐藝術機構
  協 辦:中國當代藝術網(www.artc.net.cn)
  媒體支援:藝術中國、世紀線上中國藝術網、99藝術網、卓克藝術網、美術同盟、浙江藝術網、視覺天下
  電 話:+86-755-27846065
  傳 真:+86-755-27590476
  郵 箱:kefomsz@126.com
  展覽地點:深圳22藝術區一號樓二層 格豐當代藝術館

  "Days that flowers bloom"-Xiang Chunsheng's solo exhibition
  Curator:Huang Long
  Academic Support:Deng Pinxiang
  Exhibition Majordomo:Zeng Guowen
  Curtain Time:2008.8.9 15:00PM
  Duration:2008.8.9-2008.9.5
  Organizer: GFAC Shenzhen
  Support Organizer:www.artc.net.cn
  Participating artits:Liu Wen
  Tel: +86-755-27846065
  Fax:+86-755-27590476
  E-mail:kefomsz@126.com
  Add: Ge Feng Contremporary Museum, 2th Floor,No.1 Buiding,22 Art District, Gongyuan Rd, Baoan 22 District,Shenzhen

  逃避意義和感性的快樂——項春生《鮮花盛開的日子系列》讀解

  鄧平祥

  思想家説:迄今為止,人類一切高級精神活動和産品。本質上是為了解決人的必死性問題。在此基礎上,人建立了自己的意義世界和價值體系。因此——我們活著,就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是為了最後審判,或者為了大同世界等等。於是馬克斯•韋伯説,人是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中的動物。

  從意義的角度説,項春生的《鮮花盛開的日子系列》是當代性的,甚至可以説是當代主義的,原因在於他以圖像的方式詮釋了當代人,尤其是中國的當代人的某種生存狀況和精神現實,這就是逃避被政治文化和傳統意義歷史所建構的崇高世界,而認同並追求一切“非本質”、“無意義”的生存狀態。

  無庸辯解的是當代中國人的主流精神現實是一種向下運動的趨勢。於是笑星、醜星充斥娛樂空間,痞子英雄、流氓明星大行其道,當代中國人最高的文字智慧大多體現在政治笑話和黃段子之中……

  這就是項春生作品的精神背景,因此他的作品首先是建立在某種真實的精神之上的,或許他從理性上會説,這就是現實世界,而在這個當下情境去追求意義和本質上那就是“偽崇高”,就是一種“非個人化的不真實激情”。當然這不是問題的全部,也不是世界的全部,但是歷史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我們正在經歷的歷史就是一個“物化”的歷史,也許這個歷史工程還有一段路程,當這個過程行將終結,或者説到了一個臨界點上時,有人會想起老黑格爾的那一句名言:

  “精神的最大功能是對人的物化的抗拒。”

  和當下所流行的“潑皮式”當代藝術樣式所不同的是,項春生的“鮮花盛開的日子”重申了“審美”的某些因素,例如,女人和鮮花,這既是他的主題又是他的題材,在他的作品系列之中,項春生沿襲了女人和鮮花置放在了一個當代的、平面的、感性的空間之中,在項春生那裏,女人和鮮花都沒有了“感時花濺淚”、“葬花辭”等等悲劇意義和形上價值,而完全是一種即時的,瞬間的,此在德感性快樂,讀畫者無法懷疑這快樂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因此在這個時候人的享世性、生命存在的感性快樂,才會離開文化和歷史而獨立出來——當然這還是逃避,問題是人在某種文化情緒之中,是否需要這種逃避呢,也許看了項春生的作品,你會有某種感悟的。

  如果將項春生的《鮮花盛開的日子系列》的表達語言和時下一般當代主義藝術的表達語言相比較,我們就會發現,項春生是試圖在自己的作品中保留審美性的,這一點是明顯不同於一些“畫醜畫”和“畫壞畫”的當代藝術極端傾向的,顯然畫家是試圖探索一種既符合當代主義藝術規範,又保留一些審美元素的表達方式,從而將當代主義藝術中多見刺激性轉換為某種視覺的快樂感受。

  另一方面,項春生的作品也是很注重造型藝術的技術因素和語言表達技巧的,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對人物(主要是女性)、鮮花等物體很有表現力和準確性的語言表達,從而使他的作品呈現了某種特有的技術難度。

  這是否意味著當代主義的調整和轉向呢?

《鮮花盛開的日子之二》100X100cm 布面油畫 2007

《鮮花盛開的日子之六》90X120cm 布面油畫 2007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城市景像
· [專稿] 第三屆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
· [專稿] 穿越時空的詩集
· [專稿] 華人創新設計大賽冠名權全球公開競選
· [專稿] 卜錦輝個人作品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