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北京二十二院街藝術區開街預熱儀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4-26 11:26:0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陳丹青、方力鈞、岳敏君、曾梵志
  中國當代頂尖藝術巨擎攜手“點亮”北京二十二院街

  2008年4月25日,一場名為“魅力之夜”的大型派對在二十二院街現場隆重舉行,作為北京二十二院街開街的預熱活動,拉開了北京二十二院街精彩亮相的序幕。

  當晚,包括常青畫廊、阿拉裏奧畫廊、空白空間在內的國內外眾多知名畫廊、近百位重量級藝術家和收藏家悉數到場.陳丹青、方力鈞、岳敏君、曾梵志四位當代頂尖藝術家,共同點亮標誌著二十二院街開街倒計時的水晶燈時,現場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業內人士認為,寸土寸金的CBD出現了二十二院街這樣的藝術重鎮,標誌著中國藝術品收藏、交易市場正在逐漸走向成熟。

  對接世界頂級畫廊的國際平臺

  二十二院街位於北京中央商務區(CBD)的核心區域。作為北京首個藝術與時尚相結合的步行商業街,雖然距國貿中心僅600米,但其鬧中取靜的位置卻佔據了CBD最為稀缺的資源。

  二十二院街在建築形態上極具原創性。主體由兩層建築組成,在立面和空間上借鑒了許多中國傳統民居的符號,與當代建築藝術的表現手法相結合,平行構置成蜿蜒400米的多院落式建築格局,營造出熔自然、人文、藝術和時尚于一爐的不同凡響的空間。

  據了解,二十二院街的定位是“中國•國際畫廊街”,由國際畫廊、拍賣機構、藝術家工作室、國際雕塑廣場以及創意型餐飲、酒吧等配套業態組成。

  地産巨頭張寶全在開街預熱儀式上透露,二十二院街的全球招商進展得相當順利,目前,美、法、德、日、韓、瑞士等國家的畫廊都在與二十二院街進行接觸或談判。“不用太久,這裡就會成為北京乃至中國最具規模的藝術品、奢侈品展示交易中心,這也是我們為人文奧運獻上的一份大禮。”

  而在此之前,國際上大牌的畫廊其實並沒有真正進入中國。張寶全表示,不是他們不想進,而是因為缺乏對接的平臺。這個平臺不僅是指合適的場地,更重要的是指與之理念相同的合作夥伴,以幫助他們掃清進入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障礙。

  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則認為,二十二院街將引領一個新的學術收藏時代的來臨。

  他表示,如果説798藝術區是當時民間自發形成的産物,那麼二十二院街就是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藝術市場升級換代的主動選擇。特別是二十二院街借助於今日美術館的學術支撐,將在中國藝術品市場實現從普通收藏到學術收藏的跨越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CBD人文地標浮出水面

  記者在現場採訪了幾位藝術家和畫廊代表,他們普遍認為,國際大牌畫廊之所以盯上二十二院街,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獨一無二的硬體設施

  二十二院街不僅獨享CBD核心區罕有的1.5萬平方米公共綠色景觀,更重要的是,被譽為中國當代藝術堡壘的今日美術館,就坐落在二十二院街的西端。業界普遍認為,借助今日美術館引領中國當代藝術的學術地位與社會影響力,將會把最重要的藝術活動、最關鍵的藝術人群、最濃厚的藝術文化氣息帶入到二十二院街。

  二是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的氛圍

  二十二院街獨特的建築形態,將傳統建築文化符號與現代建築手法相融合,並將自然與建築有機地穿插,幾乎就是具體而微的“天人合一”理念的直觀表現,本身就與當代藝術的語境和氛圍息息相通。這也就是為什麼二十二院街的不僅是今典集團的“代表作”,也已成為中國當代城市的建築人文新景觀,不僅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也得到了全國各大中城市建設者的追捧。據了解,已經有不少城市與今典洽談,希望在城市景觀中引進二十二院街。這也是為什麼張寶全會將“蘋果二十二院街”改名為“北京二十二院街”。

  三是鬧中取靜的地段

  二十二院街鬧中取靜的區位,在繁華浮躁的CBD裏是最為稀缺的資源,使其自然成為CBD商務精英分子的心靈綠洲,因此其地價和租價肯定會越來越昂貴。與此同時,二十二院街的産權由今典集團自行持有,這種操作模式也為整條街長遠且良性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四是CBD人文地標的影響力

  雖然CBD已經匯聚了北京70%的高檔寫字樓,超過80%的五星級賓館、65%的國際企業北京辦事處、95%國內企業的北京分部、以及90%以上國際銀行北京分部。但過度密集的摩天大樓産生的交通擁堵,由於功能過於單一導致晚上的“死城”現象等也在逐漸顯露。二十二院街此時的應運而生,為一直缺乏人文地標的CBD填補了空白。

  五是狂飆突進的中國藝術品市場

  權威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已超過法國成為全球第三大藝術品市場。而在藝術門類中,油畫和當代藝術在過去4年的增長率最高。北京作為亞洲的藝術中心,二十二院街作為CBD的人文地標,理所當然地成為這些國際大牌畫廊進入中國的橋頭堡。

 

 

 

1   2   3   4   5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精華居”新藝廊暨展廳開業典禮
· [專稿] “異像”一種城市圖像心理學
· [專稿] 鄭永仁攝影個展——《暗流》
· [專稿] 2008國際龍舟邀請賽角逐浙江龍遊
· [專稿] 吉田公子——世界的新娘開幕現場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