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紅線——觀念設計五人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4-25 13:59:0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紅線——觀念設計五人展
  展覽城市:上海
  展覽時間:2008-04-26~2008-05-02
  展覽地點: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 汾陽路79號
  參展人員:尹海菁 汪陽 葉剛瑤 陳浩 龐怡
  前言:
  “RED可以體現為一種情緒
  做有情感的設計
  在這個展覽裏將會看到有完全不同的立場態度的示意”

  在REDLINE下面的幾個人,帶著各自的態度與堅持。

  他們有著共同的教育背景,但又都走向了各自不同專業。這種之間的關係是聯繫但又分開的,。現在有一根紅線將之聯繫在一起. 藝術, 建築, 産品造型, 平面, 大家各自完成專業內的一到兩個項目。

  參展人及作品:

 



 

  汪陽 Ecole des beaux-arts de Valenciennes 當代藝術碩士
  ——《左右》
  “人都是矛盾的組合,每個人都有在左右之間徘徊選擇的經歷,在迷茫的時刻自己就像是2個不同的人在鬥爭,左右是完全不同,就如有一條線將自己一分為2,左右是對立的,是分割的。”
  ——《走道》
“以紅色為主的線構成的傾斜走道,她的色彩和形式改變和突出了這一空間的存在。這就是紅線存在的目的”

 



 

  龐怡 Ecole des beaux-arts d’Amiens 亞眠高等藝術學校 視覺傳達
  ——《指紋》
  “紅線給我更多的是中國的感覺。就像中國結一樣,她是中國的一種符號,一個象徵。而我的紅線會象我的指紋一樣代表我。

 



 

  陳浩 MUGU工舍 室內設計及傢具設計師
  《模糊邊界——鐘》
  “鐘”做為這個作品的結構基礎。當使之從“鐘”的功能中解放出來時。“鐘”的形式同時也得以解放。“鐘”走向了其定義的邊界。它的界定模糊了。但作為“鐘”,其工作方式是不變的。變異只是其狀態。這種“治”“亂”之間的衝突和平衡,是我定義的“紅線”。概念上的界定在存在面前總是如此的空泛。

 



 

  葉剛瑤
  ——《關係》
  “傍晚時分,一摞紙被勻速的鋪開,這是一個平面設計師經常做的事情.可他今天卻一不小心手指被紙的邊緣劃開個口子,不深也不淺到剛好冒了點血,就像是被紅水筆畫了根線.”

 



 

  尹海菁 HOCHSCHULE BREMEN 不來梅大學 建築學碩士
  ——《橋》
  “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公平的建築物,它對所有人開放,不帶階級色彩不帶利益關係,我希望我的感情也是這樣純粹。
  橋通常是去到另一岸的媒介,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認識從這裡産生。
  橋通常是溝通的代名詞,他傳輸人傳輸文化傳輸資訊,可以到達一個城市即能到達一個人的心。”


  作者陳述:
  “剛聽到紅線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映是姻緣,其次才是建築。這很好,這充分説明瞭我首先是個女人,然後才是一個建築師。”
  “建築行業裏有規劃紅線,紅線是一些坐標點連成的線,線內就是用地範圍。畫一條紅線既定下一個準則。”
  “在做這件事情以前我們以為我們的思維方式其實是比較接近的,然後才發覺不小的區別,唯一相同的是,做個件事情的投入和思考。也就是我認識的紅線,是到達各自和對方的橋梁。”——尹海菁
  “做準確的設計包括準確的表現模糊。”
  “有情感的”——陳浩
  “我們做好的設計,正確的設計,對的設計,有傾向的設計,我們自己喜歡的設計”——葉剛瑤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隋建國——公共化的個人痕跡
· [專稿] 劉通攝影個展
· [專稿]剎那——趙亮的活動影像和攝影
· [專稿] 佳士得拍賣瑰麗珠寶
· [專稿]跨越中法文化的攝影教育之旅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