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藝術品收藏不僅僅是商品買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3-21 13:54:45 | 文章來源: 東方視覺

  大連萬達玥寶齋負責人郭慶祥先生是國內頂尖的藝術品收藏家,其收藏的經歷和藏品在中國的收藏界堪稱一大傳奇。去年,郭慶祥針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為本刊撰寫了一系列有真知灼見的文章,引起了圈內外和各藝術媒體的熱烈反響和爭議。最近,郭慶祥先生再次應邀為本刊撰寫了數篇藝術專論,將他近期對藝術品收藏的所思和所感貢獻給讀者。

  近幾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可謂風光無限。資金源源流入,藝術品的價格在短時間內節節高攀,一片興盛景象。但是,雖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藝術品感興趣,詢問和購買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是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真正有價值的藝術作品和懂得欣賞藝術的藏家卻少而又少。

  藝術市場變成了某些藝術投機者的“掘金地”

  事實上,隨著畫家、拍賣行、畫廊數量的上升,投機者的數量也隨之上升。由於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藝術文化産業也越來越受到世人關注。盛世興收藏,這本是件好事。但是,某些“市場幕後黑手”虛張聲勢地操縱藝術市場,“創造”了人為的、不規範的成交數據,為這個市場帶來了錯誤的引導和對藝術的曲解。社會的浮躁、金錢的誘惑,使社會中某些對藝術本不感興趣的人,也加入到收藏隊伍中。他們與其説是“投資”,更不如説是“投機”。藝術市場變成了他們的一方“掘金地”,如果資金的背後不是真正的收藏家,那麼這個産業鏈對藝術的發展將是災難性的打擊,表面的風光將掩飾不住其真實的危機。

  現在,某些探索性、試驗性的“當代藝術”作品可能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從人們視線中消失。國外的藝術品市場曾出現過這樣的現象:拍賣行把某些作品的成交價提得很高,過後沒多久,其中一些“畫家”卻不見了,在媒體和市場中消失了。因為幕後炒作者在這些畫家的身上賺夠了錢後,就另覓其他“畫家”了。這些“畫家”錢也賺夠了,也就不再畫畫了。這些人根本就不是收藏家和藝術家。如今,這種現象也開始出現在國內的藝術品市場,真正愛好藝術的收藏家們要警惕了,不能被看起來的某些紅火現象所誤導,許多情況是不真實的。真正的藝術和藝術家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們不能光看藝術品的成交數據,更應把精力放在對作品和藝術家的研究上。

  某些作品的創作實行的是工業化流水作業程式

  現在只要談及藝術或藝術家,許多人開口就是錢。一件本是心靈溝通的高雅事情,此刻卻和談論一件普通商品的價值別無兩樣。我們常説:“藝術品是特殊商品”,那特殊在哪?特殊就特殊在藝術具有“不能再生的唯一性”、具有“情感表達的個體性”和具有“技術語言的創新性”。所以,藝術的價值是不能僅僅用價格來衡量的,也因此,藝術品永遠不會和商品等價。今天藝術市場的某些現象,説穿了,就是一些投機資本在藝術市場玩的把戲。它們和真正的藝術收藏和藝術投資無關。許多國內收藏家們已經到了該清醒的時候了。自己一定要學會多分析、多研究和多質疑,把握好正確的藝術收藏和投資理念。

  無論是在本土的中國畫創作領域還是在“當代藝術”創作領域,某些“藝術家”們是在“玩”藝術,而某些“資本家”則在“玩”資本。某些作品的創作過程就像是一般商品的生産過程,實行的是工業化流水作業程式:先製造一種“風格”,然後便無限複製,技法、形式甚至內容都千篇一律。有的“畫家”完全是根據市場的需求來製造“作品”;某些“當代畫家”則為了迎合某些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不健康的想像,為了金錢“製作”文化垃圾;又有某些“畫家”不在藝術本身下功夫,卻在“官位”上下功夫,一旦有個一官半職,就對自身作品搞虛假宣傳,鑽營牟利。這些所謂的藝術家根本失去了藝術創造的靈魂,創作態度不純正,“魚目混雜”于藝術創作隊伍之中,長此以往必定誤導藝術的發展,也不可能産生優秀的藝術作品。

  某名畫家搞創作,如客人需要在畫面中加個桃,那他收費再加若干,再要加一個桃,那又再加若干錢款。真正的藝術創作難道是這樣的嗎?又有某名畫家頗善於“總結”前人的創作技巧經驗,其模倣他人畫作的水準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絲毫沒有自己的藝術風格……這些畫家有的已經在畫壇享有大名,似乎美術界已經對他們有定評,但是,我個人認為,如果把他們的作品放在更長的藝術發展的歷史長河來考察的話,就會産生新的認識和疑問。比如,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徐悲鴻這些藝術家的藝術成就和藝術地位是否能夠蓋棺定論?我認為,還是可以進行探討和研究。

  收藏家是藝術品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收藏家一直是藝術品産生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在藝術發展史中,收藏家也曾經做出不同程度的貢獻。藝術品收藏不是財富的炫耀,而是收藏者文化品味和思想格調的體現。收藏家的工作樂趣就是發現好的藝術家和收藏其好的作品,並能準確把握和發掘藝術作品的真正價值。有的藏家長期癡迷于藝術品,只買不賣,因而也無所謂投資。而有的藏家除喜愛藝術之外還需要投資回報,對後者而言,那必定要認清市場的“險惡”和投資風險、正確把握藝術品的內在的真正價值。如果我們的藏家急於今天買進、明天拋出,急功近利地追逐那些看似升值快的東西,那其實已經決定了其投資離失敗不遠了,他也沒有資格稱得上真正的收藏家。

  對藝術品交易,不要像對一般商品的買賣。藝術品需要收藏家的介入,收藏家也只有立足於學術性收藏,才能實現藝術品收藏本身的文化意義和價值。收藏家要不斷地學習和研究,要兼學中外藝術史,認清藝術語言的各種表現形態,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識和修養,這樣,收藏眼光和收藏品質才能獲得提升,才會對有價值的藝術作品進行積極的投入,促使藝術家創作出真正優秀的作品,從而促進藝術的發展和藝術品在藝術品市場有價值的流通。也只有這樣,才會有更多的藝術品愛好者願意介入藝術品收藏領域,收藏隊伍才會真正不斷壯大,健康地向前發展,更好地體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三尚當代藝術收藏展
· 解説世界十大藝術收藏家
· 質變的年代——佩奇基金會歐洲當代藝術收藏展在上海當代藝術館開幕
· 張培力:已有藏家開始新媒體藝術收藏
· 著名畫家葉星生個人藏藝收藏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