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講座—馬未都:中國人的收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4-19 16:36:4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人的收藏COLLECTION OF THE CHINESE
馬未都Ma Weidu
主辦:今日美術館 今日藝術講壇
ORGANIZOR: BEIJING TODAY ART MUSEUM "TODAY ART PLATFORM"
協辦:觀復古典博物館
CO-ORGANIZOR: GUANFU CLASSIC AART MUSEUM
入場免費,請提前電話或電郵預訂,今日美術館會員優先。
PLEASE BOOK THE SPACE BY PHONE OR E-MAIL. PRIORITY TO THE MUSEUM MEMBERS.
時間:2007年4月21日(週六)下午2:00—4:00
TIME: 2-4PM, 21st APR .2007 (SAT.)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北京今日美術館一層
ADDRESS: GROUND FLOOR, BEIJING TODAY ART MUSEUM, 32 BAIZIWAN RD. CHAOYANG DIST. BEIJING.
郵箱(E):TAM_EDU@YAHOO.COM.CN
電話(T):010 58760600-6007 (公共教育部/ EDUCATION DEPT.)
媒體支援: www.artnow.com.cn
MEDIA SUPPORT: www.artnow.com.cn

 

馬未都,聽他説"中國人的收藏"

文\陳小嶤

劉一達在他的《京城玩家》裏,有一章是專寫馬未都的,叫做《玩出"道行"的馬未都》。在一次我對馬老的採訪中,馬老的談話處處不離"玩"字,不過他也説:"玩也有個'玩'的'道',端看你是怎麼玩???" 怎麼玩?

姓馬名未都的先生可是"玩"出了一所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觀復博物館1996年創辦,馬老是創始人,現在是"首任館長兼創辦人",幾經搬遷,觀復現在是越來越大了,3000余平米,當然待客用的大落地窗下的大鼓做成大茶桌所佔用的面積不算在內,其他附加面積統統不算,再加一句,那面大鼓也是古董,哪個年代的馬老説過,我忘記了。展館設四個古代藝術館(陶瓷、傢具、門窗、工藝),三個當代藝術館。眾人若以為馬老沉浸在古代門窗古典傢具古器文玩中,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馬老説了,他"什麼都愛玩兒",只是"玩"也需要資金。懂"道行"的馬老玩收藏不是世家出身,全憑一己之力,外加滿腔熱情和勤奮。現在,馬老的觀復博物館裏,影像館也要開館了,這叫"與時俱進"。收藏原本五花八門,在這一點上,馬老絕對是"兼收並蓄"。

説收藏?

時間回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從馬老那段知名的"四扇屏"故事開始説起,似乎有點長了。單單面對現在館內展出的泱泱逾千件收藏,似乎每一段故事都引人入勝,説也説不完。不過馬老是"不太願意別人"稱他為"收藏家"的。那是頂"絕對氾濫"的"大帽子",不戴也罷。"稱呼無所謂,關鍵在於你對收藏,對文物很熱愛,思想有見地",馬老如是説。這話能有幾個"收藏家"敢説?説了又敢為?很多我認識的熱愛古典文化的人都把《馬説陶瓷》當作啟蒙讀物,《中國古代門窗》這本書發行好幾年了,很可惜我至今我也沒有買到。對於收藏家來説,普及文化這一點,馬老可是無人能及。一個人怎麼可以同時懂得那麼多的東西?當我這樣詢問馬老的時候,他很平靜地説:"我覺得藝術這東西啊,都是相通的???"看來在馬老的眼裏,各門藝術不過是太湖石上各個奇巧的窟、洞——有了文脈的水,統統能夠融會貫通,收藏對於馬老,亦然。

想聽麼?

關於馬老其人,知名度甚高,不做多論。關於馬老説"中國人的收藏",聽過的人恐怕就不那麼多了。尤其是我等碌碌又歆羨古典文化之輩,巴不得天天在報紙上、電視上、雜誌上、書上——見到馬老説,説"中國人的收藏"。迄今為止,我聽過的最震撼的關於馬老的言論是,觀復不過是"文物界的希望小學",私人博物館在中國還處於"野生狀態",這幾年似乎好點了,有了"暫住證"了,但是發展呢,還得幾百年吧。馬老就是這樣説的,這跟馬老在新浪部落格上討論那件元代鬼谷下山的青花瓷器完全是兩種語氣。馬老玩收藏,建博物館,是自己的愛好不假,然後最後想的還是"回饋社會"。 馬老的新浪部落格許久都不曾更新了,首頁上元代的鬼谷在青花瓷器上做禦馬狀,落落地要下山去,那留在美國的中國鬼谷仙人,幾時才能回來?

馬老也許會説,中國人的收藏,路還很長。

那麼想聽麼?今日藝術講壇,本期特邀馬未都先生,聽他説"中國人的收藏"。此次講座由今日美術館"今日藝術講壇"主辦,觀復美術館協辦。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07大聲展廣州發佈會及Sebastien Noel演講會
· 蔡鐘基演講內容
· 艾瑞克·密施斯密特演講內容
· 克勞德·芙爾多演講內容
· 2006北京影像專家見面會開幕儀式《中國攝影》演講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