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深圳:四大展覽同日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6-04 22:05:14 | 文章來源: 深圳特區報

    如果説,深圳市民在“義大利繪畫400年”等展覽中度過了傳統藝術氣息十足的五月,那麼他們將在充滿張力與視覺衝擊力的當代藝術中度過火紅的六月。自昨日起,代表國內當代藝術創作前沿的四個展覽在華僑城拉開帷幕,它們是何香凝美術館的“複製的偶像:岳敏君作品2004-2006”、“消失的家園:盧昊2006新作展”,這兩個展覽將持續到6月11日;OCT當代藝術中心的“柏拉圖和它的七種精靈展”和“我們是幸福的犧牲品”,這兩個展覽將持續到6月30日。這四個展覽雲集了王廣義、方力鈞、張曉剛、岳敏君、盧昊、曾浩等國內藝術界頂尖人物的作品,可以稱得上是近年來深圳最高規格的當代藝術展覽群。

    架上繪畫揮灑當代情懷

    當代藝術特別強調個人化,無論是王廣義的政治波普、方力鈞的光頭、張曉剛沉默的人像,無一不銘刻著藝術家本人的烙印。而提起岳敏君,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作品中的“破口大笑”相。當你步入何香凝美術館,絕對會被這種沒心沒肺的誇張笑容所感染,雖然荒誕不經,但整齊、一致、直觀,有一股純粹的力量感,在觀賞展出的30幅作品時,你會發現你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這位執著的藝術家長期以來堅持以自己為模特,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偶像世界裏,自己也渴望成為偶像:“用捧腹大笑面對偶像,我的動機是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有趣。”策展人馮博一對“複製的偶像”進行解説:“我們的現實生活秩序,是被不斷地整齊規劃了的,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是一種機械的重復,猶如套在他們身上的社會角色,被濃縮在某種格式化之中。這種標準化、複數性的限制在岳敏君的作品中得到了轉化,使我們的思維跳出正常的秩序與約定俗成的法則,從而誘發各種荒誕的想像。”

    儘管馮博一再三強調將方力鈞與盧昊的作品一同展覽並沒有太多想法,但是作為觀眾,面對兩種風格迥異的藝術品,如何不産生絲毫遐想?與方力鈞玩世不恭的畫面不一樣,盧昊的作品深沉許多,灰黑的底色上面是分明的藍、白、黑,用畫筆記錄著正在消失的北京衚同、四合院,從城市的變遷現代文明的衝突中探討人與歷史、人與自然和人與當代文化的關係,不但感受到古老文化的衰微,也洞察了所謂“新興”文明的危機。方力鈞和盧昊,讓我們從“自己”與“環境”中尋思生存空間。

    在裝置中探尋“智慧”和幸福

    與何香凝美術館展出的繪畫不一樣,OCT當代藝術中心的兩個展覽是以裝置為主的。“柏拉圖和它的七種精靈展”更是一次動用了七種媒介——閃客、圖片、影像、新聞、廣告、玩偶、概念,由策展人黃專向各位藝術家們分攤“功課”,而接受任務的都是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出生的三代最具創造力和想像力的20多位藝術家和藝術團體,他們嘗試與以往不同的創作媒介,通過視覺藝術的創作手法來表達“智力”,由此形成了中國當代藝術中一個關於“智慧”的展覽。

    有趣的是,黃專分派的這些媒介,都不是藝術家們本人擅長的表現方式,比方説方力鈞放下畫筆做起了裝置,而張曉剛脫離了人物肖像轉向了圖片處理,因此,藝術家們的創作必須突破常規與慣性,這本來就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過程。而在各位藝術家眼中,“智慧”的定義不盡相同。比如方力鈞的作品是一片薄薄的金箔,如果觀眾不看介紹,根本不會知道這下面隱藏著哲學家趙汀陽的漫畫手稿。這是不是説明“金錢”有時候會將“智慧”掩蓋?當記者帶著疑問諮詢方力鈞時,他笑著説:“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想法,怎樣理解都行。”看來,觀看這次展覽還是藝術家與觀眾們智慧的一次互動。

    而在OCT當代藝術中心的副展廳,兩位藝術界新秀——張春旸與秦晉舉辦聯展“我們是幸福的犧牲品”。這個奇特的標題蘊涵著兩層含義,一層是“我們是幸福的”,再一層是“我們是犧牲品”。“我們”佔有和享受著高新科技時代的物質和娛樂,然而,在一個物感橫溢的世界,“我們”的精神幾乎被抽離為真空。於是,兩位藝術家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敏感,借助於架上繪畫、裝置、攝影等手段,創作出一批能代表這一時期個人體驗和思考的作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