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陳逸飛“仙女們”越洋而來 敬華秋拍用真品喚真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11-21 23:24:33 |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

 

    2006年秋季中國藝術品拍賣的帷幕剛剛拉開,從已登臺亮相的各地拍賣公司的表現看,大多仍是老的套路,以“數量”的噴發來顯示各自的實力,而觸及拍場弊端的“新政”卻不多見。相比之下,將於12月4日落槌的敬華的舉措讓人耳目一新。他們從秋拍徵集拍品的那一刻起,就力求一個“真”字,並從真品中去粗取精,再為藏家考證出拍品的身世來歷,讓藏家在與敬華打交道時,可以有一個難得的放心,引導藏家走出“難辨真與偽,不問精與濫”的收藏誤區。

    這次敬華秋拍打頭陣的是北宋大畫家王詵落款的大型山水畫長卷《金谷園圖》,絹本設色,縱32釐米,橫500釐米,全畫氣勢宏大,是難得一見的古畫精品。而更可貴的是其“真”。從裴景福(1854-1926)《壯陶閣書畫錄》中可知,裴大概是在西元1919年購得此作。裴為清光緒二十年進士,家藏金石、碑帖、書畫極富,其中有許多是清末宮廷內府散出之物。此卷中蓋有十多枚印章,時間跨度從宋代直至清代。卷尾有晚清著名文人、詩詞大家樊增祥本人的觀款。抗戰勝利後,此作由裴景福後人轉售與桂系著名將領李品仙,李又在卷後作長篇題跋。1949年李品仙赴臺,此作轉手于山水畫大師、收藏鑒賞家黃君璧先生。1981年國泰美術館編印的《白雲堂藏畫———畫壇宗師黃君璧畢生收藏精萃》中,就有稀世名品《金谷園圖》(《白雲堂藏畫》中稱為《金菊圖》),就在上冊第27至29頁。明代陳洪綬的《煉芝圖》也是開門佳作。此件設色絹本因“文化大革命”曾被上海文物商店收藏,後由於落實政策而物歸原主,它的面世實不啻為藏家的福音。

    擅長中國人物肖像的楊之光的《魯迅像》,與他的其他魯迅題材作品相比,此畫的人物更為傳神。這幅畫當時是楊贈送給費在山先生的。費氏為湖州王一品筆莊經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郭沫若、傅抱石、潘天壽、沈尹默等名流制筆,而自身亦為書法名家,所蓄多精彩之品。費楊交往甚密,七十年代費為楊特製狼毫筆,命名“楊之光定制白雲”。1978年,費得到楊的此件作品,曾攜畫到北京開會,閒暇展卷于沈雁冰先生之前,沈誇此畫神似,並當場欣然揮毫在此畫上題魯迅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度傳為文壇佳話。費在山先生視此畫為珍寶,珍藏一世。後輾轉為與費家有特殊關係的浙江資深藏家續藏,實為彌足珍貴。

    名為《仙女們》的陳逸飛油畫創作于1991年間。那年春節,他一個人躲在曼哈頓上東城三大道的畫室裏潛心作畫,正巧有個洛杉磯畫商打來電話,邀約陳逸飛作一幅可用91套色絲網有限印刷的油畫。陳以蕭邦的音樂名作《仙女們》為題材畫出了這件作品。這次,《仙女們》從美國越洋而來,“空降”到敬華,這幅畫的“身份”是無可置疑的。

    現在拍賣市場的心頭之患就是贗品肆虐,而敬華卻逆流而上,拿出過硬的真品奉獻給藏家,這必能喚起藏家心向敬華的真心。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淡水》拍賣破中國油畫紀錄
· 大型中國當代藝術拍賣會將在南京舉辦
· 無條件退貨 中拍掀起拍賣誠信革命
· 《西遞村系列》創版畫拍賣新高
· “二十世紀中國藝術”拍賣會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