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大聲展導言

時間:2007-06-08 16:47:30 | 來源:07大聲展供稿

展覽>07大聲展>新聞>

 

    建築部分導言

    從建築理想到理想建築

    梁井宇

    如果用經濟發展狀況與其他國家橫向比較,當代中國建築處在一個産生理想的年代,類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建築電訊”(Archigram)小組,或隨後日本的“新陳代謝”派出現時的社會和經濟背景。懷揣不同目的的中外建築師競相登場,建築師個人夢想可以迅速實現,成為他所服務的某個集體身份認同所急缺的榮耀花環。建築師的理想是主動還是被動地被這些不同的集體收買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建築師的理想是什麼,以及是否可以實現。如同人類學家Ian Buruma對Rem Koolhaas承接CCTV工程的批判已經過時一樣,判斷一個建築師的倫理取向如果還停留在與某類型客戶是否應該合作的話,很可能會忽略一個更大的倫理問題,就是如何直截了當地判斷他的理想本身對社會的作用力。當理想穿越了漫長的建造過程,是否最終抵達彼岸?

    審視我們周圍的建築物,答案大多是否定的。這本應是英雄主義的、建築宣言四起的時代,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德里達式的,有關設計方法的策略性言説,和為平庸的結果所作的粉飾。人人都似乎相信這是個大有作為的建築年代,但是除了個人的經濟收益,我們的城市收穫甚少。需要“絞死”的也許不僅僅是建築師,建築師能效受阻的各個環節也應受到批評。而作為建築師,躲開能效受阻的現實,其建築理想就能變得更加清晰易辨麼?作為幾乎是唯一可洞察城市建設各個技術層面、管理環節、規劃願景及經濟關係的知識分子,建築師最清楚問題所在。雖然不具備宏觀控制的權力,但是卻可以透過表達這些問題,幫助城市塑造理想。

    07大聲展參展建築師有一個共同背景,那就是在他們獨立開設事務所之前,大多有在國內外重要而有影響力的事務所工作的經歷。他們都有極大的勇氣和信心,努力實現他們的建築理想。他們並沒有因為困難而放棄,去選擇更容易的商業運營模式。他們的自我約束的執業態度有的時候比作品本身更有説服力。大聲展提供給他們的是一個展示理想主義的機會。也正因為如此,大聲展的參展建築作品,不是建築模型和效果圖,而是綜合了參展建築師豐富而各異的經歷,運用非常規的手段,針對上述問題的思考表達。探索的是面臨理想的不能付諸實現,還可以怎樣把它們傳遞出來。

    建築,作為動詞,是一門歷史久遠的職業,涉及範圍很寬。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建築業持續蕭條時,許多建築系畢業生無法找到對口的工作。但他們只要願意,都幾乎沒有經過再培訓就可以轉行。建築師的職業訓練使他們具備了蓋房子以外的許多能力。當這些能力和其他行業對接時,經常可以産生出獨特的成就。這次建築師們被要求提交的都是非傳統建築作品,從裝置、影像到日常物品的設計;採用兒童玩具、廢棄物品、城市廣告、商品到工業材料等建構樣板房屋,等等。目的是通過和其他行業的互動,探尋理想生活的方方面面。

 

    産品部分導言

    可享用的創意

    宋敏

    07大聲展産品設計所佔的比重並不算大,但多少彌補了上屆産品空缺的遺憾。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大家越來越容易擁有共同語言和類似喜好,由於背景差異而映射在作品上的差異性似乎越來越小。這一點在視覺和服裝類別的參展作品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如果不仔細去看參展藝術家和設計師的簡歷,你很難單純從作品讀出一個人的經歷。完全由中國培育的本土設計師和擁有長期海外學習經歷的設計師很可能採用類似的視覺表達語言。

    而在産品設計上,背景的差異似乎相對稍微明顯了一點。擁有海外學習背景的設計師創作心態更為輕鬆。兩位畢業于倫敦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設計師石川和何薇薇提交的作品無不帶有些許“玩笑”意味,化身為華爾街精英的夾克電腦包和化身為一棵樹的冰箱兼書架,讓人在驚嘆其創意之前,先因為其童趣而會心一笑。目前仍在荷蘭艾恩霍芬設計學院攻讀碩士課程的吳明倫也擁有一顆這樣的童心,她的作品Chair/dress被她自己稱為是一個“雙重白色謊言”,椅套可以是一件漂亮的洋裝,反過來,洋裝也可以是一件椅套,穿上這樣的洋裝,就好像自己也變成了一把椅子,行動的椅子。

    會心一笑之餘,也存在著可行性的擔憂。這種擔憂不無道理。石川和何薇薇曾憑合作作品Poo Proof(除他倆之外,還有另一位合作者盧文英)獲得過2005年的D&AD“全球年度學生大獎”和産品設計首獎,可以使狗的排泄物瞬間硬化並在夜晚散發熒光的神奇噴霧在創意上自然是無可挑剔,當年獲得大獎就是明證。但很可惜,卻也僅僅是停留在創意而已。時至今日兩年過去了,熱切盼望著能攜帶這樣一支實用又拉風的噴霧與寵物一起散步的狗主人們失望了,他們只能在虛擬的圖示中享用這美妙的創意。

    這當然無法歸罪于設計師。産品製造是一個複雜的産業,需要多方面的協作才能實現,而設計,只是其中的一環。類似于Poo Proof這樣僅僅停留在圖示階段的産品,不在少數。想必擬人電腦包和樹形冰箱也避免不了同樣的命運。椅套洋裝是否真能舒適穿著,也有待進一步考證。

    相形之下,土生土長的中國産品設計師們在創意方面或許相對保守,在實現性方面卻比較有保證。攜“行走”系列傢具參展的呂永中,本人就是 “半木”原創傢具品牌的創始人及主持設計師,擺脫了形式的花俏,呂永中試圖通過傢具去挖掘更深層的東西,通過傢具讓使用者體會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讓這些傢具在現代的外表下還能擁有“平和、內斂”的東方性格。

 

   

    時裝部分導言

    兩個時裝城市

    葉瀅

    07大聲展的七位時裝設計師大都是新的面孔,但並非沒有聯繫。儘管背景各異,但在他們的履歷中,兩個城市的時裝面目隱隱浮現了出來。對,就是這兩個城市,上海和倫敦。

    快速地回溯一下上一屆展覽是必要的,在2005年大聲展中,王一揚的“茶缸”系列和張達與平面設計師劉治治合作的CCTV的紋樣,將觀看者對時裝的理解拉回到了我們身處的現實中。日常生活曾經是被設計師們漠視,而疏于從現實和成長經歷尋找設計依據,王一揚和張達的時裝表述,讓我們看到了時裝的另一種可能性,或者,更樸素地説,“時裝”並不僅僅是潮流時尚,也可以成為衣服與穿著方式的可能性的實驗。這兩個在上海長期工作的設計師,他們的趣味和手法,是這個城市常規審美習慣的逆向思維,這些展出的衣服不是“洋氣的”、“時髦的”。但也可以説,正是周圍存在的習慣性審美,給上海年輕的設計師提供了逆向思維的某種參照,一個選擇相對豐富的時裝城市,無疑讓新風格的生成更具可能性,甚至,會將信將疑地接納他們。

    上海仍然具有中國城市中時裝業最為多元並生的生存形態,近幾年來,長樂路、新樂路和進賢路上,不斷冒出本地設計師自營店,街道上滋生的獨立店舖,也為多元風格的産生提供了機會。此次參加大聲展的高欣、破殼、何艷、邱昊等設計師的作品都是以這種獨立售賣的方式在城市中出現,他們的作品本身已經各具性格。破殼的趣怪與幻想,那些如童年拼貼一樣的格子布與花布拼接的襯衫,呈現的是自娛自樂而自我滿足的靈氣。在2005年的大聲展之後,破殼的作品更單純有力了。而從倫敦返回上海的邱昊,帶回了倫敦街頭刻意營造的隨意風格。

    除了上海的邱昊,這次展覽中來自香港的朱寶君和北京的Masha Ma都有在倫敦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求學的背景。在傳統的四大時裝周城市中,倫敦是年輕設計師冒起最活躍迅速的城市。時尚工業不及巴黎、米蘭強勢的倫敦,卻具有了時裝實驗和時裝研究最豐富的資源,在這裡,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六君子最早被時裝媒體和評論接受,V&A博物館的Radical Fashion主題展展示了80年代以來的各種時裝實驗。在歐洲大陸成熟的時尚工業之外,倫敦的時裝創作與研究無疑更為開放與多樣。即使同樣來自聖馬丁,三位設計師帶來的作品之間也存在著相當的差異,當人們還熱衷討論什麼是中國風格時,這些年輕的設計師已經鑽入了各自的世界,在記憶和經歷中尋找各自可靠的創作依據,個體風格的差異,是時裝世界最讓人著迷的部分。當他們的上一代中國設計師,開始在海外時裝周上以中國傳統圖案或者京劇樣式展示東方風情時,他們已經將自己平等地置身於東西方之間,用個人的語言發聲,不在民族或者東方符號上尋找安全感了。

    

 

    視覺部分導言

    大聲展的精神遺産

    姜劍

    歐寧

    “視覺”是一個比較寬泛的分類方法,但卻是大聲展的核心。如果説這個發端于2005年的展覽有什麼精神遺産的話,那就是它以一股自發的力量,引爆了視覺文化領域的革命,從那以後,代際霸權就成為一種被唾棄的東西,這個展覽被打上“青春所有”的標記。所以,就算以後不斷升級、擴容,視覺仍是大聲展的根本。

    今年的視覺作品主要以攝影、插畫、平面設計、出版、動畫、影像和雕塑為主,仍是參展人數最多的類別。攝影方面,既有以223(林志鵬)和My Little Dead Dick(馬蒂與Patrick Tsai)為代表的“私攝影”,亦有白小刺這種源自紀實攝影傳統但帶有城市研究傾向、以海量檔案為特色的部落格攝影;插畫方面,大量國內作者回歸手繪,並著力從個人成長經驗中發掘充滿感情色彩的視覺元素,中國風格再不是遠古圖騰,而是富現實質感的集體回憶;平面設計和出版方面,涌現出小馬哥和橙子這樣的體制內新秀,他們的實驗精神革新了中國嚴肅出版物的面貌;動畫和影像方面,More的奇異內心世界找到了一種反時尚的動畫形式,而曹斐的Second Life紀錄片是今年大聲展少有的新媒體作品;雕塑方面則有林海東和周蓓麗為我們帶來驚喜。

    如果你看過上屆大聲展,你肯定會發現視覺作品幾乎以向量插圖和各種卡通玩偶為主,這樣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少人的真實生活經歷和創作態度,也是視覺文化在當時的一種趨勢或者情結。但是,我們要警惕的是,網際網路在利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率讓你的眼球盡享視覺饕餮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讓你的大腦變得單一和乏味。在“向量轟炸”與各類玩偶此起彼伏的聲浪中,如果無法避免過於符號性,或者流行元素的簡單重復,那“趨同化”很快會成為視覺創作的病源,“視覺流感”的爆發和蔓延也就為期不遠了。第一屆大聲展之後,我們看到一些參展人在那一次的燃燒後創作無以為繼,在短暫的興奮期後快速湮沒,這種追逐流行的泡沫的破滅讓人深感遺憾。

    

 

    電影部分導言

    對獨立電影,我們能期待什麼?

    張亞璇

    獨立電影的價值和意義,從來都是在一個具體的語境裏獲得。它對應著整個國家的電影體制和文化體制,以及這個體制生産出來的一切主流産品。除了意識形態上的溫和圓滑以及形式上的鋪張,今天這些産品有多少是不空洞,不貧乏,不矯飾的?

    獨立電影正是要為電檢時代的電影精神提供一個出口。它未必有更廣闊的格局,但至少保留了更多個人的誠實和面對現實的勇氣。它追求自由和強度,因此形成它的尖銳。

    但創作的現實有時讓人覺得軟弱,尤其是近幾年來的劇情片實踐。獨立電影當中,劇情片與體制存在著更微妙的關係,而體制意味著政治,商業,甚至是傳統(那個傳統存在,但沒有盜版碟,創作就談不上與它對話,而對於劇情片,這個傳統是強大的)。即便這一次不在體制當中,審查制度也仍然在那裏;若我們多年來關於電影的所有認識和經驗都以它為前提,那真要擺脫它的影響是困難的。

    何況多數作者,終究要走到那一步,所謂獨立的方式,只是一種策略性的選擇。在現在的電影環境中,這種體制化的過程已成為一種制度,一條似乎是唯一的道路。尤其進入二十世紀,它的運轉在加速,一個作者進行空間的過渡,常常只需要一部電影來完成。

    並非要獨立成為一種姿態,而在於那是否是一種真精神。真的具備了這種精神,在哪其實都無所謂。問題是,那些強大和自信的自我,往往低估了那一套規訓制度的效力。而對於尚未進入這套系統裏的,也許已經在使用類似的話語了——以獨立之名,所做不過是仿製;而它的有效,在於倣的越象,被收編的就越快。此外整個社會的評價體系,遵循的其實也是一種常規尺度——我們還沒有充分意識到,這尺度其實是來自於主流經驗的。

    所以獨立劇情片的想像空間,其實是逼仄的。它更需要以強悍和無所顧忌的精神,找到自己的話語方式,去對抗一種明確的暗示或無形的標準:在當下的時代,那是市場,是一個虛妄的産業,是意識形態的限度和要求,是僵硬的影像美學。07大聲展將要放映的獨立電影作品,各自在多大程度上包含了這樣的勇氣和自覺,自然是見仁見智。我看來的兩端,是《馬烏甲》和《北海怪獸》,前者最精緻規整,後者最恣意。中間如《好多大米》,《下午狗叫》都自行其事,而《舉自塵土》、《草芥》、《背鴨子的男孩》都在追求一種各自方向上的強度。

    無論如何,這些作品作為個人話語的完整性表明瞭一種集體進步。它們還另外給人一種正在回歸文學傳統的印象,也許是偶然的。趙曄的作品改編自小説,張躍東和李紅旗都與詩人保持緊密聯繫,而歐寧這樣評論《草芥》“第一次在電影中恢復了八十年代的詩歌記憶”。中國電影與文學的關係由來已久,也曾經獲益良多,但文學中的驕傲和有時過分的自戀(兩者可能是一回事)卻是要小心的。

 

 

    聲音部分導言

    聲音在哪?

    顏峻

    “聲音藝術”這個詞出現在中國,不過幾年時間。

    這個場景正在誕生,以一種混亂而富有生機的方式。大陸第一批從事聲音和聲音藝術(也許我們可以把這兩個概念分開)創作的人,都來自地下搖滾背景;新一代創作者,則多半通過網路獲取資訊、分享經驗,以業餘/匿名身份開始進入。他們共同創造出一個既非音樂,又不屬於當代藝術的新場景,同時也和實驗音樂、當代藝術、亞文化發生著曖昧的關係。香港和台灣的背景又大不相同,但交流和合作在最近密切起來,共同的題目開始顯現:當聲音從音樂中獨立出來,以聲音為媒介進行的創作,開始以更加多樣的方式,表達我們的願望和現實。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噪音、空白和來自日常生活的聲音採集,改變了我們的聆聽習慣,也開始介入更多人的生活,對他們每一天的感知和想像産生了影響。可能性的大門被打開了,傳統的演出、出版模式變得有限,不再裝得下這個無所不在的小野獸。

    07大聲展的聲音項目,和這些藝術家各自的脈絡交織在一起,回應了一個發展中的問題:離開常規的表演空間、離開單一的時間和地點、離開音箱和唱片,聲音又在哪?

    

    

    英國部分導言

    物質與非物質

    Shumon Basar

    Joshua Bolchover

    Emily Campbell

    倫敦那麼頻繁地被封為全球“創意之都”,這個標簽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不過,儘管偶爾有過分自信之嫌,倫敦確實孕育了種類繁多的文化思考及生産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説,關於倫敦的這個陳詞濫調(創意之都)也是事實。“多樣性”就是種濫調之一,我們為大聲展選擇的藝術家名單也強化了這一點。所以在選擇英國創作人的時候,如果大家看到我們邀請的是來自瑞典、法國、荷蘭、日本等在倫敦發展的藝術家,這並不是奇怪的事情。狹隘地以出生地論國籍的年代早就過去,由於出生地與工作地不同,許多在倫敦的藝術家都有著“雙重”國籍。倫敦不僅向這些“過客”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空間,也因此變得更加欣欣向榮。

    我們為大聲展英國部分起了“物質與非物質”這個標題,把物質與概念濃縮在一起討論——概念可以是物質的,物質也可以是一種概念。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選擇了具有如下特點的設計師:他們的作品顯示出設計如何從對材料形式的把玩,轉向光、聲效果以及數字互動, 例如Troika、Assa Ashuach、Sam Buxton、D-fuse、Simon Heijdens和Danny Brown;我們挑選藝術家還有一個共同方向,就是這些作品都代表一種所謂的“批判實踐”。簡單來説是指,創作者通過某種特定的原則置疑其相對傳統一面的局限性,並通過試驗尋找意料之外的革新方式,是一種對於自身所處的歷史領域的反身思考。有時這意味著幹一些與你以前習慣不同的事情,或者用另一種方式運用你熟悉的技巧。英國設計踏入新的時代,我們所選擇的這些“批判實踐者”同時代表了擺脫“功能主義”圈圈的一群,例如Wokmedia、Marino Gamper、Abake、Marloes Ten Bhomer、Julia Lohman和Shezad Dawood將在展覽中向觀眾展示某些熟悉物質表現出來的令人不安的陌生一面。另外,藝術家之間也將以合作的方式呈現他們的作品,例如建築師Celine Condorelli與策展人Gavin Wade將與中國建築師王暉合作;建築師策展事務所Newbetter與設計師Neal Rock的合作等。

    

    日本部分導言

    靜默的激進之聲

    片岡真美

    我們在俯瞰當代日本的藝術性和創造性後發現,在同一時期內,不同年齡的人正鍥而不捨地摸索著新時代的真實性,這樣的情形使藝術的全貌變得極為豐富。這些藝術家不僅直線地傳承時代,靈活地應對各個時代的社會和政治問題,更發揮著各自年齡層的創作作用。

    戰後日本所孕育的世界級建築師、服裝設計師和藝術家在諸多意義上引領了之後的幾代人。在建築方面,犬吠工作室、MIKAN設計事務所等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建築師們更加概念性地開展充滿遊戲心情的項目,而這些項目和他們自身的境遇和能力更加貼近;另外,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生的石上淳也等30多歲的建築師也很受矚目。在時裝方面,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裹原宿誕生了UNDER COVER、A BATHING APE等引領潮流的品牌,2003年UNDER COVER更是登陸巴黎時裝秀。在當代藝術方面,會田誠、小澤剛、曾根裕、柳美和、島袋道浩等人的嘗試對當代日本的同一性和全球化的當代現實進行了多樣化的表現,並擴展了藝術的廣度和深度。

    由於電腦的普及,從某個時期開始自然而然地産生了更多創作人,他們與企業在廣告方面進行合作,急速地擴展。在“任何人都能成為設計師”的時代,明快的概念和創意變得極受重視,象本次大聲展參展藝術家辻川幸一郎等在創意産業和當代藝術領域中表現出色的影像藝術家就備受關注,而另一位參展藝術家福山正纮正是遊走于産品設計和當代藝術之間從事創作的青年藝術家之一。

 

 

    特別項目導言

    一磚一瓦建亞洲

    Wei Wei Shannon

    整個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新一代建築師們正在面臨著一個個獨特的社會狀況,例如,空間和資源的局限性控制著大型城市的膨脹,經濟的迅速發展急劇分化著貧富的差距,對於與生態和氣候緊密相關建築設計的大量需求,協調當代物質與傳統文化遺存的平衡,甚至擔憂戰爭與政治暴亂的恐嚇。這些年輕人堅持用自身的社會良知與正規化和專業化的創新活躍在一個迅速變革和無常規發展的環境中。

    在這個前提下,Art Asia Pacific和People’s Architecture聯合舉辦了題為“一磚一瓦建亞洲”的系列展覽與教育活動。為此,由樂高贊助,邀請亞太著名建築師們用整套精緻的白色積木建造建築模型,從而增強人們對各地區傳統建築的保護意識。此項目之所以應用大家喜愛的兒童玩具作為起點,是為了避免那種用強加於人的大道理來解釋建築設計的偏向。

    每名參與此項目的建築師都將發揮自身最大的潛力於樂高積木的設計,他們的創作將體現當代建築設計上難得的個人風格,多樣化的操作方法,和具有創造力的解釋。創作班將吸引大量的兒童參與,應用“邊學習邊遊戲”的教育體系,在建築師的帶動和指導下,使孩子們初步形成創作的概念。

    聯繫中國的現狀,國民經濟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對社會産生著多重影響。一方面,中國市場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徹底暴露在外資和國際觀念的面前;另一方面,大量的進口和對國際市場的需求給地方消費者展現了無數的新鮮事物。隨著時代與事物的新陳代謝,我們中肯的希望在公共領域裏建立一種新型的關係,而成人與兒童共同參與的“一磚一瓦建亞洲”的項目即是一個起點,用我們的雙手去建造周邊的藝術環境,而達成與自然環境的融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