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青年油畫家王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3-20 15:41:30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家》

    畫家王劍來自冰燈之城哈爾濱,“冰城”歷來被人們稱為“東方的夜巴黎”,在這個城市中蘊涵了東西方交融的時尚和優雅的元素。王劍畫筆下安閒優雅的《紅衣少女》、沉思靜默的《閨房麗人》莫不在沉靜中傳達著這種久遠的時尚和優雅的氛圍... ...縱觀王劍一幅幅華美而純樸的創作,可以肯定他有著卓越的繪畫才能。

     他在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畢業後,在繪畫事業上勇於探索創新,走上了獨立的創作道路,也堅定了自己的步伐,他由衷地熱愛描繪這些健康美麗的現代女性。他始終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並以特有的樸實、唯美的藝術語言表達著自己的內心感情。他把美留給了人間。

    他對藝術的態度是十分認真,刻苦鑽研的。他大多作品帶有一種田園風味的意趣。人物刻畫的唯妙唯肖,有的如天女下凡一樣,寄託著人民一種美好的心願。這些形象都顯示出他堅實的藝術造型技巧,他的作品富麗而典雅,色彩及色調都很豐富。

    多年來,各種流派對他有著不同的影響,而影響他最大的是古典主義繪畫,正如畫家本人所言:“我的作品是有別於古典主義的某些構成規則的,是啊!今天的藝術必定打上時代的烙印。”

    他是這個世紀藝術的光輝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必將歷經幾個世紀而經久不衰。      

導文/詩琴

 


濃縮青春的美麗世界——記青年油畫家王劍

 



畫家王劍

    王劍畫風的形成,得益於他在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習。在大學期間,王劍從楊飛雲、姜國芳、李延洲等老師那裏吸取了新古典主義畫風的精髓,在當時,王劍對於古典主義油畫的技法如癡如醉。但其獨特畫風的最終形成依然與他在童年時期環境的浸洇有直接關係。正象王劍在“自述”中所寫的“兒時朦朧記憶中父親偶然畫的一隻彎角水牛,引起了我巨大的興趣,更激發了我日後註定從事藝術創造的那份靈性”,與中國早期的新古典主義畫風不同的是,王劍對於畫面氛圍的營造和人物審美的自我完善充滿激情,他筆下的人物有一種東方式的優雅和恬靜。

    王劍是一個沉靜的人,在他的作品中沒有刻意表現某種“風格”,在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王劍想通過他筆下的優雅女性來尋找一種屬於永恒性的品質。同樣,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發現多重精神的疊加:西方審美的平衡和東方文化的情結以及對於美好事物的人文主義情懷,對這些情感的追思和提煉,在他運用純熟的筆觸中得以完美的表達。在環境和氛圍的選擇上,他沒有簡單追求時代的特徵,而著眼于她們的地域意味:橫笛、月琴、古箏、青瓷、條案……這些無一不是東方所有,由此構成一方韻律十足的天地。但是,這些又沒有陷於簡單道具的俗套之中,而是平添了一種清新和雅致。更為可貴的是,王劍在相對的空間比較中,安置了一些絕對的時間比較,如人的青春與物的古老,器具的陳舊和水果的新鮮等,由此而産生的衝突,雖然沒有觀念的衝突激烈和明顯,但在表面的沉靜中涌動著生命的激情。力量的強弱既可以表現在突然爆發的瞬間,也可以表現在持續的長度,好靜的王劍自然屬於後者。王劍喜歡把他所描繪的一切沐浴在一種極度純凈的光影之中,他描繪的人物從來不是冰冷和沒有人情味的,相反,她們總是散發出一股濃濃的詩意。自由的處理光線,根據想像把光集中、分散或使之模糊,他欣賞光線的存在,欣賞光線的搖曳多姿,或者説,王劍所表現的不是光線終止的狀態,而是光線運作的軌跡,他不在乎光線是什麼,而是在乎光線的審美價值。所以,在觀看他那些畫中若詩的景物時,常能想起王維的“詩畫同體”的意境。



色粉畫
《女兒肖像》
55cm×40cm
2003年

    曾有人問王劍:“你畫較古典的風格是不是為了市場?”王劍回答:“我的畫法是我自己的風格,我沉醉於這種風格。與其説是為了市場,不如説是我的作品順應了市場”,王劍一直在做的是在營造和濃縮一個美的世界,沉醉在這樣的世界裏他樂此不疲,試問,誰又不想呢?

    徜徉在美麗世界裏的王劍是幸運的,因為這個世界是他自己創造的。同樣,能看到他作品的觀者也是幸運的,只要你能真正走進她們。

 

特別聲明:本稿件未經藝術中國網站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寧靜 典雅 高貴的藝術——記中國寫實派油畫家袁正陽
· 真誠的投入——記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油畫家張利
· “感動人生”現實主義的傑作——訪徐悲鴻藝術學院教授徐唯辛
· 美的心靈——記著名古典主義油畫家楊飛雲教授
· 著名油畫家靳尚誼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