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需要建立批評共同體

時間:2015-05-18 16:12:51 | 來源:中國文化報

資訊>聲音>

藝術創作一旦呈現多元態勢,人們都能各行其是時,批評還有存在的理由嗎?如果有,以什麼方式存在?有效範圍在哪?這是批評界繞不開的問題。如果説學院派批評家的素養重在藝術知識和經驗,那麼網路時代的批評在於對知識的整合,在於對藝術的領悟和預判。當代藝術批評界,不少人還沒有完成這個轉換。反觀學院派的批評範式和教學框架,轉換需要的整合能力、領悟能力和預判能力,也是大片的空白。

藝術批評之所以還有作用,首先是因為藝術創作的集體無意識還在沉睡。這在美院、畫院以及藝術區尤其明顯。集體無意識是多元藝術觀的反義詞,可是即便標榜自由的當代藝術家,也有不少人沒有擺脫從眾、模倣甚至抄襲的行為,滿足於挪用和拼湊。西方現當代藝術被中國藝術圈翻來覆去地抄襲,讓人反感。籠罩全球的專利制度儘管會抑制藝術的傳播,但卻能阻止盜竊行為。專利制度下的價值取向,是杜絕抄襲、模倣、從眾、挪用、拼湊,可是與之對應的中國藝術批評,始終沒有效果。

與此相關,集體主義在藝術創作和批評中也需要清理。集體主義支配下的中國藝術教育,總愛尋找一勞永逸的普適規範,總是試圖建構永恒的藝術理念,涵蓋、取代甚至終結所有的藝術追求。在中國藝術界,無論“創作”還是批評,一方面是無休止地追隨和模倣他者,一方面又互相對立、彼此否定。這類狹隘的集體主義情緒籠罩著藝術圈,它的指向是專制和單調。與此呼應的是,緣自精英意識的狹義批評,也就是指責,同網路的平民品格也不協調。抑制專制傾向和制約居高臨下的精英情緒,批評界還不曾討論。

對批評的批評,離不開文本。現有的批評文本都是歷史的産物,正在被質疑或揚棄。中國批評家頂禮膜拜西式批評文體上百年,把批評等同於學術研究,給批評戴上鐐銬。批評文本更不是施政報告或法院的卷宗,不必細摳,不必面面俱到,不必條分縷析。不能單純用理性和學術挾持批評,致使批評文本枯燥冗長。微網志和微信的出現,便是試圖背離這類文字文本。時至今日,語言或言説的理論批評引申出實踐批評,最直接的體現是策展。同理論批評相比,實踐批評既需要親和力,更需要有遠見而又獨到的判斷力。策展者如同社會活動家,要把不同圈子的人,包括藝術家、投資人、撰稿人、美術館負責人、藝術經紀人以及藝術管理者聚集起來,按藝術的理想和趨向行事。投身策展的批評家很多,有造詣的很少。

通過開放的網路,藝術批評能進入公眾視野。一旦進入,專業術語會成為批評的障礙。專業批評作為學院派的任務,在技法的層面還會長期存在。當代藝術批評不同,前衛品格決定了它面對的重點對像是前沿地帶的讀者群,不必刻意照顧所有的讀者。不過網路時代既能使個人視野無限膨脹,又使個人能力變得渺小,渺小到再新銳的種種觀點也會轉瞬即逝,因此需要建立批評共同體來推崇有價值的思想。微信群為這種共同體的建立提供了雛形。藝術批評共同體如何避免陷入集體主義,個體自由又認可他人的自由,一時還找不到解決方案。

  (作者為西安美術學院教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