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批評面臨窘境,值得社會認真思考

時間:2015-05-05 13:26:07 | 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資訊>聲音>

時下,文化産業空前繁榮,各類展覽層出不窮,隨之而來的研討會也越來越多。除了各類主題性、學術性的展覽會舉辦研討會外,藝術家的個展也往往邀請各方專家學者、業界同行齊聚一堂。“藝術探討會”是極為嚴肅認真,且對藝術發展有著不可或缺推動作用的學術活動,今天卻有些讓人失望。原因在於藝術家展覽時召開的藝術研討會,與會人員往往不吝讚美之詞,“大師”“大家”帽子一頂接一頂,“獨創”“開創”讚譽滿天飛。在藝術創作和藝術市場極其繁榮的今天,藝術批評面臨失語、價值缺失的窘境,文藝批評尺度的思考已經不僅限于界內關注,也值得社會各個領域來認真思考和探討。

現在書畫家在舉辦個人展覽,往往通過關係,邀請一些知名的專家學者,召開規模不等的作品研討會,聽取批評意見。為了表示謝意和敬意,東道主一般要設酒席宴請並饋贈畫冊資料,有的還要給賓客發放數額不等的 “車馬費”,此舉在業內幾成慣例。因此,在這種場合,被請來的專家學者,如果是真正想對得起東道主的款待酬謝,對得起藝術,即真正對辦展者(被研討者)負責任,就應該直言不諱、秉筆直書,好就説好,不好就説不好。然而,事實卻大相徑庭。與會的專家學者無論身份高低、名頭大小,也無論對方實際水準如何,基本不説得罪人的真話,而是從眾隨流,説些客套話、奉承話,於是一團和氣、皆大歡喜。現在的研討會多是説好不説壞,讓人飄飄然,説不定會害了作者,也許會成為藝術走下坡路的開始。大凡動輒稱辦展藝術家為“大師”,用溢美之詞大讚其人其畫,缺少獨立見解一家之言,不過是唬唬外行。

畫家研討會為何變成吹捧會?最關鍵的還是召集研討會的東道主,也就是藝術家本人,想要什麼樣的“學術研討會”。筆者作為業內人,參加過的畫展研討會不少,看到過在研討會上認真聽取各方批評意見的,也見識過借機包裝抬高身價的,還見過容不得半分質疑的。無需多言,觀者自然明白何種藝術家是真正從藝術出發,從創作出發,從學術出發的。既然開門辦展覽,藝術家就要勇於接受各方意見和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現在許多小有成就的藝術家,被身邊的花環、市場的追捧給寵壞了,往往聽不得一點不同意見。相比一些老藝術家們,白髮蒼蒼卻仍然像小學生一樣認真聽取意見,不敢輕言成就,兩相比較之下,年輕藝術家們要學習的不僅是他們的技藝,還有他們對藝術虔誠、執著、認真的態度。因此,這種名為“研討”實為“表揚與自我表揚”的會議,説輕了,是對不起東道主,無益於其藝術水準的進步提高;説嚴重點,就是褻瀆敗壞書畫藝術界聲譽、干擾和影響了書畫藝術正常發展的學術腐敗行為。

藝術家需要自信,在自信的同時,也需要謙虛,這樣才能不斷取得進步。但願書畫界能夠多一些有真才實學、謙虛謹慎的“畫者”,少一些浮躁淺薄、妄自尊大的“大師”,重新找回久違了的“君子之風”。一個社會要真正進步,應該給公民、新聞媒體針對文學藝術作品進行誠實評論的空間,媒體應多刊登些中肯的逆耳忠言,少些友情的褒揚吹捧。文藝批評也要事實準確,作者有權利在準確的事實基礎上撰寫評論文章。文藝評論家們不能直言,必將使研討會變樣。

一個藝術家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追求,思想境界庸俗,人格低下,其作品必定很難達到陶冶心靈、美化生活、匡正世風、流傳後世的高度和水準;而一個國家的藝術界,如果整體沉溺在追逐金錢、滿足物欲、銅臭瀰漫的狀況裏,就確實是嚴重的病態了。毋庸諱言,我們的確是窮人乍富,好不容易有了發財的機會,心態失衡可以理解,愛錢也沒有錯,但是要成為真正的藝術家,成為大師,確實就不應按普通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僅僅把攫取金錢、獲得物質享受作為“最高理想”和“終極目標”。當前文藝批評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敢於擔當、針砭時弊的文藝批評應當得到社會的大力支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