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批評的生態建設究竟有多難

時間:2015-04-08 14:38:05 | 來源:北京商報

資訊>聲音>

對於藝術批評界而言,歷經九載的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可謂圈內盛會。不過,今年的主題設定為“批評的生態”,實在有些耐人尋味。

這一主題的設定初衷,可能有“段韓事件”引發的關於“批評生態”的考量。“段韓事件”雖然是偶發事件,但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種爭論和猜疑競相發酵,甚至有好事者對藝術批評家群體公開發難,提出“坐臺批評”的諷刺論調。在這樣的形勢下,本屆批評家年會的討論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不可否認,“有償批評”現象的確存在,但這並非是藝術批評本身的問題。西方批評家之所以不會收取藝術家的報酬,是因為有公共藝術基金或稿費的支撐。然而國內並非如此,“潤筆費”或“出場費”可能正是批評家,尤其是獨立批評家的生存來源。支付報酬就能買斷批評家的觀點,可能只是藝術家和市場一廂情願的想法,批評家依然可以發出專業客觀的學術判斷,否則就失去了藝術批評的意義。

業內有一種聲音,“藝術批評集體失語”。這種誇大的説辭背後反映的是犀利的、能提出技術問題的專業批評缺失,以及商業或人情烘托下溢美之詞的氾濫。正如業內人士所講,“重要的不在於誰付報酬,在於批評家的自律。這種商業化的研討會確實是考驗批評家良知和藝術家學術寬容度的試金石”。一些藝術家對批評家的批評並不買賬,甚至會導致矛盾升級,“段韓事件”就是鮮明的例證。

值得注意的是,批評並不意味著批判或駁斥,更不是藝術創作的對立,這種哲學層面的分析是對藝術作品的一種延伸和解讀。批評家以他的專業視角對藝術家的創作初衷和精神表達進行把握,對於非專業的觀者而言是一種潛在的引導。畢竟大部分藝術家都不是康定斯基這樣的“多面手”,從這個層面來講,藝術家需要批評家的存在,比如波洛克、羅斯科的聲名大噪,離不開藝術批評家格林伯格對抽象表現主義的有力推動。

然而,藝術批評生態的障礙還不止於此。“文人相輕,自古而然”,這把火在藝術批評界也燒得正旺。從彭德與島子的學術論戰、王南溟與魯虹的針鋒相對,到王林與呂澎的唇槍舌劍,批評圈內的火藥味從未消散。有的爭論甚至可能最終上升到“隔空罵戰”,但我更願意將其歸結為學術之爭,因為除此之外毫無裨益。

其實,西方藝術史也從不缺乏爭論,比如安格爾與德拉克羅瓦的“世紀之爭”。可以説,批評界需要有學術辯論,但這種辯論應該限定在學術範疇內,“各以所長,相輕所短”的做法不足取,撒潑謾罵的方式也有傷大雅,對於藝術批評生態的建立,更是一種近乎暴力的破壞。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