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自杜尚以來,我們似乎可以合法地使任何東西特別是日常生活物品和行為變成藝術品,這和畢加索們的變革完全不同,畢加索們只不過畫得亂七八糟,但看上去確實還是有界限的藝術品,而杜尚把小便池這樣不成樣子的東西搞成藝術品,這種革命取消了界限。革命總是興高采烈的,問題在於如何收拾局面。看來杜尚比起另一些有著類似企釁的革命者,例如要求重估一切價值的尼采或鼓吹結構主義的德里達,似乎要成功得多──人們大概允許在藝術的事情上瘋一些,相當數量的人已經喜歡上了並且似乎在經驗上也真的理解了這些開放的實驗性藝術,當然,大概有更多的人不太喜歡。這種“不喜歡”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感覺跟不上藝術的發展,而應該被理解為實驗藝術本身存在著一些問題,就是説,實驗藝術本身可能還沒有真正找到能夠引導時代感性的方式。
實驗性藝術首先表現為行業性革命(假如可以這樣稱呼的話),一切物質手段和過程都可以被搞成藝術,於是出現了裝置、行為、錄影、CD-Rom以及各種綜合性形式和材料的新媒介。作品物質手段的開放能夠帶來許多靈感,藝術家一定不會放過這些新的機會,這不是問題;進一步又表現為觀念革命,作品需要表達的觀念越來越具有學術性,不僅是藝術史上的學術性,而且往往還帶有政治學、社會學甚至哲學的意義,這似乎是在要求感性具有深度。複雜化了現代化活自然造成感性的複雜化,
因此要求有思想深度的感性,這也不成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革命後的場面如何收拾,或者説,革命後如何重新恢復感性的積累以便能夠使新藝術成為人們生活的享受方式。
所有的形式和內容進入藝術,多少意味著“藝術”這個概念的意義變成了不可限制的所指(reference),這種革命改變了藝術作為“在生活旁邊的”理想關照或反映形式,而成為“在生活裏迦的”另類表演形式,又同時要求觀念上的藝術懷,顯然 使得藝術品的“不可見的”部分變得很大,這就産生藝術品的身份認證問題。於是,一個藝術品所以有資格被認為是藝術品,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藝術批評的解釋,特別是包含著從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到哲學的學術分析在內的。批評顯然,在許多情況下,假如沒有批評家來把一個作品的隱藏著找中者關聯著的額外意義負荷提示出來,那個作品很可能在直觀的意義上是相當無聊的。結果,現代藝術──邏輯地但又荒謬地──導致了後現代批評問題:藝術批評的資格又是如何被認可的?這個問題的核心也許應該説是Umberto Eco的“過度解釋”①(over-interpretation),問題大概是説,假如允許批評家對作品任意胡説,那麼過度的解釋會糟蹋掉作品的真正可能的意義;而假如僅僅允許關於作品的嚴格解釋,那麼又會使作品失去豐富的暗示能力而影響作品的吸引力。這個兩難是存在的,但我有些懷疑,這個問題所以變得嚴重,很可能是由於許多藝術家和批評家雖然接受了被給予現代藝術的充分自由開放的機會,卻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機會給予的究竟是什麼。
這樣説好像有些不太禮貌。不過幸虧我屬於那些很喜歡實驗藝術的人,否則就會有不接受新事物的嫌疑。我想説的是,那些革命懷的大師們的作品確實打開了藝術的新思路,但是卻成為藝術行動的壞榜樣,因為他們有意無意地暗示藝術家們去把藝術看作是任意革命、任意犯法的行為。很顯然,一種犯罪行為所以看上去很酷很新奇,魅力十足,令人嚮往,那是因為有著普遍壓抑的環境,絕大多數人都不敢犯罪,而假如所有人都願意並且被允許去犯罪,犯罪就不再是很酷的事情了,因為每個人都在剝奪別人的飯碗。同樣,假如所有藝術家都在比拼誰最離奇最革命,那麼革命和離奇就成為生活常態,就不會有感性積累。
Ⅱ
從理論上説,現代藝術的自由機會只不過意味著材料和表達方式的自由,而人們還是需要某種能夠證明藝術身份的特定效果,使人能夠有信心直觀地辨認出那是個藝術品,而不至於要人們等待理論解釋之後才很不好意思地知道(不是感覺到)那個東西原來算是個。作品就像真正的思想決不是那種需要讀3000本專業參考書才能懂的話語,真正的藝術也不是需要變態之後才能理解的感覺。不管是思想還是藝術,都必須是卓越的生活直觀。
我把證明藝術身份所需要的藝術效果稱為藝術品製造的“跨可能世界”感覺(trans-possible-worlds),即必須使得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某種東西既有著日常世界的身份又同時有著另一個世界的身份,從而使得一個日常東西明明是日常世界的東西,但卻又好像是另一個世界對日常世界的“懸擱” (epoche,Husserl概念)②。只有這樣一種暖昧的存在身份才特別能夠造成對例行公事(routine)的無聊生活感覺的有效疏遠,從而顯示出事物的卓越性(the virtue of a thing)。這很可能正是人們的心靈渴望。
“跨或能世界”的暖昧感覺在某種意義上説就是關於奇跡的感覺。宗教也是關於奇跡的感覺,但這兩種關於奇跡的感覺其實非常不同(在體會得不夠恰當時就容易混同)。宗教的奇跡感覺是在遠方的。是超越了生活的,而藝術的奇跡感覺卻僅僅在生活中,在日常事物和關係裏,是關於“日常/神奇”的互動互變感覺。人們在日常生活裏仍然追求奇跡感覺,否則生活也太無聊。正如我們所熟知,傳統藝術特別關心那些精緻的、和諧的、柔美的、莊嚴的理想形象,那是一些“看上去很美”(借用王朔語言)的奇跡。實驗藝術所要抓住的奇跡感覺當然非常不間,不過這種“不同”有時候會被嚴重誤解,其中一個典型的感覺誤導就是,當試圖對傳統發動革命時,總是下意識地從 “與之恰恰相反”的意義上去尋找新感覺,於是,既然傳統藝術被認為是在追求美、和諧和理想,那麼,好像現代藝術就應該追求醜惡的、噁心的、垃圾的、看上去很醜的東西。事實上反叛並不都等於革命,由正就想到反,由和諧就想到混亂,這是最沒有想像力的思維。顯然,實驗藝術並不一定非要表達垃圾不可,垃圾並不見得就很有力度,例如在我看來,活劈公牛為兩半就算不上什麼奇異感覺(假如非要劈點什麼東西的話,活劈大象可能更來得變態又更有體積感;或者用電鋸劈開防彈轎車更有政治學術性,而且質感和聲音效果都會酷到絕)。這類比賽誰更變態的行為很快就會無聊化,這類比拼用不了多久就會把想像資源揮霍完,變得像例常經驗一樣無聊。通過追求變態和垃圾來理解創新,這肯定是個誤解,因為這種“創新”在思維上太容易,正如在生活中做壞人壞事比做出偉大的事情要容易得多。藝術不是用來揮霍感覺的,而是用來拯救感覺的,實驗藝術也不例外。
Ⅲ
假如我的問題是正確的,那麼,現代藝術的合法理念(eidos,Plato概念)應該是使正常化(normalized)判斷失去意義從而恢復感覺的搜索能力和感動能力,因為現代生活的主旋律就是使一切規範化、制度化和官僚主義化,而這些都是剝奪生動感覺的手段。因此現代藝術必須是懷疑論的(skeptical),或者説是現象學的(phenomenological)。藝術所創造的“另外世界”有著自己的邏輯,它明明是“這個世界”的樣子,但卻顯示料想不到的另外世界,正是這種與生活世界既親密又疏遠的暖昧關係使我們通常的感覺方式失靈,它廢掉我們的腐朽感覺習慣,它要求著我們努力去建設另一種心靈,它使事情“變熟為生” (defamiliarization。人類學家Marcus and Fischer的概念③),我們好像見到了不可思議的東西,不得不換一個心靈去理解它──“另外世界”就要求有“另外心靈”。我們所需要的另外心靈顯然應該是一個敏感的樸實(naive)心靈,就像嬰兒一樣健康敏感,特別善於發現各種激動人心的事情,而不是一個靈找“噁心”或“嘔吐”(Sartre概念)的變態心靈──其實變態心靈不是別的而恰恰是現代平常無聊心靈的其中一種,因此當有些藝術家去尋找大便、發黴食物、抹得滿墻的精液以及其他垃圾時,很可能是把平常無奇、不需要想像力的變態現象錯當成奇跡了。
“跨可能世界”的暖昧感覺正是藝術引人入勝的魅力。我使用“引人入勝”來特別表示魅力的時間性。即使是一個空間性的作品,它也必須能夠製造出時間性的那種連續不斷的魅力,簡單地説就是特別耐看,這樣才能使作品顯得深不可測,這一點對於藝術品非常重要,所有好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具有這種能量,所以我們就經驗到它是永遠可以進入的、永遠常新的某個地方。這正是為什麼強調暖昧性的理由:那些有著明確要表現的觀念的作品其實已經給自身規定了邊界,一旦我們抓住了那個觀念,就定格在那個觀念上了,這就是魅力的終結。所謂“得意而忘言”對於思想表達也許是有水準的,但是對於藝術恰恰是沒有水準的境界,這一點切切不能搞錯,不同的事情不能一律進行類比。相反,暖昧性特別有助於造成作品的時間性魅力。方力鈞的“禿頭”系列就有典型的暖昧想像,那些禿頭的身份似乎是隨意變幻著的,性格一定從狡猾變成愚蠢、從嬉皮變成農民,表情一概貌似正常又都不太正常,色彩開朗熱烈美麗但是荒涼;邱志傑的“劃火柴”錄影裝置同樣顯示出暖昧的魅力,絕對黑暗中劃亮火柴,不知道是嚴肅偵探還是無恥偷窺,好像應該有什麼秘密隱私,結果一根根火柴照亮的永遠是普通物品,驚人秘密永遠也許存在,但是永遠沒有出現,總是讓邏輯失望。給我印象最深的暖昧作品之一是 Quenti Tarantino的電影“ReservOi:Dogs”,它的暖昧性往往迫使受眾的注意力只能從觀念推測回到直觀現象上,這也許正表明作品有著強調自身的力量。
Ⅳ
在某種意義上説,我們的感性正在換代,所以革命是有理由的,但是必須是能夠重新形成感性積累的革命。現代科學和經濟理性思維使世界祛魅(disonchantment of the world。 Max Weber的觀念),許多人文學者希望能夠使世界復魅(re-enchantment),不過復魅顯然不太容易而且不可能簡單回到過去的那種感覺,因為在絕大多數事情上,歷史是不可逆的。不過這件事情有些微妙,需要小心地理解。
有兩個Pop藝術家Komar和Mehmid 發佈了一個網上作品,一個以社會學調查分析為學術內容的藝術作品,其中調查了各大洲不同文化的數十個國家人民對繪畫作品的趣味,結果相當戲劇性,除了義大利等極少數國家略有些與眾不同,從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到中國、非洲等絕大多數地區的人民驚人一致地最喜歡“上有藍天,下有田野(或草地),左邊有山,右邊有棵樹,田野中有個人”這種構圖的風景畫,而一致最不喜歡幾何抽象主義或抽象表現主義的作品。這多少證明了人們畢竟沒有因為工業社會而放棄本能的感覺,仍然對與生命息息相關的藍天綠地最為眷戀。不過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顯然,“最為眷戀的”並不等於“最為激動的”,傳統藝術現在不是令人最為激動的東西,所以人們當然需要藝術家來特別創造新感覺和開拓惑覺深度、廣度和強度,需要令人興奮的、出乎意料的想像,因此,人們的感覺需要永遠是雙重的;令人眷戀的和開拓想像的。
有的藝術家聲稱需要建立.“後感性”(post-aesthetic),可以解釋為在承認一不得不承認一世界的物質技術化的前提上發現新的感性,建立一種與現代生活並不矛盾的新的肉體思維。但這顯然並不簡單,現代化世界的標準形式是無生命感覺的工業形式,可是又只有“肉身思考”才能拯救心靈,其中有著需要克服的距離。肉身思維的對象並不是一個知識對象,因為它必須是,“不可思議的” (absurdum。Tertulianu的這一微妙的概念既意味著無法認識同時也就意味著荒謬性)。就像Tertulianus認為上帝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只能相信,,而不能思考。藝術恐怕也一樣,它也不是知識對象(但也不是信仰對象),而是一種使事物“顯靈”(charismatic)的方式,就是使事物以它最好的方式顯現出來(to be presented as best presented)──有些接近於現象學所謂的純粹所思(cogita-tum que cogifatum,.或者the perceived as peroeived)。於是我們可以經驗到那種本來不可能經驗到的世界的暖昧完整性──這可能是藝術的一個特長:我們不可能經驗到真實世界的完整性(真實世界太大太複雜了),而藝術作品是一個非常有限的世界,它恰恰表現出一個世界所可能有的那種完整性。這是非常有魅力的感覺。世界的完整性是不可思議的,這種完整性本來不可能被看到,但它居然──在作品或某個事物身上──被看到了,這是荒謬的,但這件荒謬的事情又是真實的,這不是一個矛盾,而是不同尋常的真實。當然,在一個已經被祛魅了的、商業化、工業化、金屬化和塑膠化的現代世界,要迫使那些沒有魅力的事物顯示出魅力,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實驗藝術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想像力?這正是實驗藝術的難題。
V
今天的實驗藝術仍然受到相對滯後的理論觀念的誤導,一個典型的表現是在現代知識論的影響下把藝術看作是符號,是表述(representation),而不是出場(presentation)。這是一個哲學層次的錯誤。當我們把藝術看作是表述,就變成在説另一種給定的(the givon)觀念。而在我看來,藝術必需成為給出(to give)暖昧事物的方式,把在社會判斷體系中先法判斷的暖昧事物變成一個重要的、無法忽視的焦點,從而使某些固定的觀念發生混亂,進入懷疑論體驗,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感性發生奇妙的變化,比如説産生某種沒有過的情感,或者視覺埋解方式的改變,或者動作理解的改變,等等。在某種意義上説,藝術可以干涉所有事情,但不對任何觀念負責任。不管藝術怎樣變化,它還是必須滿足一個基本功能,同時也是人們對藝術的一個基本期望,即藝術必須是情感生活的發酵方式,它能夠釀造情感,而不是表達已經給定了的情感和觀念,否則不可能形成感性的積累。
現在包括中國在內有相當多的作品就是錯誤地按照給定了的、時下非常時髦的政治/社會批判觀念而製造出來的(更糟的是,那些假定的政治壓抑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太真實)。想像一下,如果我假裝是這個類型的藝術家來製造作品,我大概就會搞一輛紅旗轎車裝滿熊貓,再打扮成雷鋒來開車;也許會在一個游泳池裏灌滿可樂,然後穿件毛服在游泳;或者打扮成西藏人到天安門給人獻哈達;或者到美國演樣板戲,請麥當娜演吳清華,或者更玄一點,以青藏高原這個似乎最後一塊清凈之地為背景,隨便摘一些宗教味道的行為來錯誤地表達形而上學觀念;或者製造一些中國人自己都不感興趣的偽民俗或符號;或者學習西方藝術家去殺豬宰羊,諸如此類。這樣的“創意”或“觀念”可以無窮多,也許有趣,也許還能夠表達一些想像的政治憤怒或一些並不真實的政治壓抑;但在藝術的感性積累上恐怕缺乏明顯的意義,可以説,這類創作在不可見的意義方面太過清楚和簡單,而在需要清晰有力的感性開拓方面卻反而軟弱含糊。維特根斯坦指出,藝術要做到好像什麼也沒説,但卻説出一切。這是非常高明的見識。
Ⅵ
今天的藝術家所面對的問題比過去要複雜得多,對於實驗藝術來説(商業作品當然是另一回事),藝術已經不僅僅是感覺表達,而且同時是思想研究,幾乎要求具有哲學思想水準,它需要嚴肅的思(cogito),而不能是那些流俗觀念的簡單表達,也就是説,不能只是比拼存在主義絕望或政治憤怒的圖解,或者只是從人權、女性主義到生態主義的圖解,也不能只是比拼怎樣把事情搞噁心的獨特技術。如果我的預見沒有錯的話,最有希望的藝術方向應該是綜合性的大容量作品,不僅可以有多種形式的綜合連結(如繪畫、裝置、錄影、攝影、行為、雕塑、建築、音樂、網路、環境等等),而且可以有多種思想問題的綜合連結(如哲學、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政治學、文化批評等等)。藝術的這種綜合連結方向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未來方向是同步同構的,都是這個複雜時代的問題要求。既然我把人文社會科學的可能發展稱為“綜合文本”(syntext),那麼,藝術的可能發展也可以稱為“全方位作品”(panart)。假如我的想像有些道理的話,那麼作為未來藝術的Panart的典型表現至少有兩種類型的作品(都是現在已經有許多藝術家在做的事情):一種是網上作品。它有著無形的巨大時空以及大量的表達方式,可以容納從形象到文本、靜態到動態、微觀到宏觀的各種可能性,加上任意的連結,為想像力和出乎意料的效果準備了極大條件;另一種是大環境作品。也就是城市、街區、公園、風景區甚至包括山林田緊的藝術創作,它必須把多重可能世界考慮在內,包括環境、氣象、建築、山水的關係以及各種觀察角度所可能産生的效果,還包括可能進入這個作品的人的身體、心理和態度的互地勸,等等,特別包括裝置和其他實驗性作品在內,以加強作品的互動性(米丘近年來的環境作品就似乎考慮到了這些因素)。大環境作品實並不是藝術新種類,甚至應該説是很老的藝術了(中國古代園林例如頤和園就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傑作,世界各地也有不少大型環境設計),但是這種創作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和恰當的發展,尤其是還沒有得到深入的研究,有時候會被簡單地搞成生態作品。
這兩種可能得到極大發展的藝術有一個共點,這就是,它們都將主要考慮複雜關係構成的具有無窮容量的大效果,而不是考慮某一個特定表現形式的奇特和刺激。也許由此可以重新發現中國的傳統美學原則的深遠魅力──中國的詩畫和園林藝術都強調著大容量的“情/景”互動關係(儘管中國詩畫後來已經變得不太像樣了,這是題外話)。當然,其他藝術形式也許也會向syntext或panart方向發展而出現一些目前難以的效果。
註釋:
①《詮釋與過度詮釋》三聯書店。1997
②Husserl: Ideas:General Introduction to a Pure Phenomenology,1982, Martinus Ni jhoff
③G.E.Marcus and M.J.Fischer: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1986, Univ.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