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忠:打開批評的空間

時間: 2015-03-27 12:54:38 | 來源: 中國文化報

首頁> 資訊> 聲音

文藝批評自身的重要意義和獨特價值不必贅言,批評的得力開展涉及諸多方面,確實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毫無疑問,當下繁榮文藝,加強文化建設,定然離不開批評的有效參與,筆者認為其關鍵是要打開批評的空間。

如何認識批評、如何面對批評、如何接受批評?不僅包括文藝批評的對象,包括涉及文學藝術各個方面的作品的創作者,生産、出品單位等;同時也包括從事批評、撰寫評論的各類從業人員。由於比賽、評獎、晉陞、政績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今藝術行業的工作者不喜歡那些“有批評的批評”,特別是形成文章正式發表的評論。於是乎,我們在各類研討活動、媒體刊物上看到的評論文章,多為推介讚美之文。不少業內外人士對這些批評文章提出了諸多不滿,“批評失語”“批評家失去操守”“誇讚吹捧”……對文學藝術批評的批評一時掌握了話語權。不過,難道把這些責任完全歸咎於批評家就解決問題了嗎?其實,這些現象的出現與對批評的態度息息相關。

文藝批評是批評家深入研究批評對象,並進行深入的分析、闡釋,推進理論思考和藝術實踐的獨特方式。批評也可稱之為評論,是對作品或作家、藝術家、導演、演員等的評價和分析。批評文章既包括對藝術特色風格等優長的肯定,同時也不可缺少地對其不足進行批評,否則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批評。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推進藝術作品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指出不足、提出不同意見和修改建議的文章,不能簡單理解為否定、棒殺,當然,不能客觀準確地分析而進行不客觀的污衊、否定和攻擊等行為也是不可取的。如對一部戲曲作品的劇本、唱腔設計、表演、舞臺美術、戲劇結構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指出不足和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等,這樣的文章才是真正有效的批評,有些問題還可以通過這篇文章進而展開更深的探析。這樣的批評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充分的討論和論爭中才能使諸多問題更加明晰。相反,一味吹捧的文章不但淺薄、味同嚼蠟,而且對劇目的加工修改無一益處,實乃捧殺。

批評陣地的加強既要加強組織上的建設,同時,還要加強評論發聲平臺的建設,如報紙、刊物、網站、微信、微網志等。評論文章要與不同的讀者形成交流、碰撞,最終促進藝術上的提升,並推動藝術的發展。有人説,整個批評現狀不好,沒有更多好的評論文章,與創作密切相關,一定是創作出了問題。於是,有人反駁:那就是説批評是創作的附庸了,沒有好創作就沒有好評論嗎?筆者以為,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批評與創作實踐密切相關是批評的特點,同時它並不依附於每一部具體的作品,而且批評的視野需要更加寬廣,對藝術的全面把握和深刻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注意的是,評論的開展不僅是要針對好的作品,對於整個創作中出現的問題更要清晰、準確、尖銳、深刻地提出來,並探索解決的方式。

當然,批評的有效開展、批評空間的建立,需要批評家及文藝界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文藝批評是創造性的學術研究,是評論家理論與實踐高度融合的成果。批評不是妄評、吐槽、謾罵,批評要想形成社會效應必須進一步打開學術空間,提高學理性、思辨性和創造性。文藝批評的開展,尤其撰寫成文必須要建立在充分把握研究對象的基礎上,而不能簡單地從自身的感覺出發偏離藝術對象本身及其思想寓意。也就是説,要想針對一部作品或一系列藝術現象和問題進行認真評析,沒有全面的把握和思考是難以寫出好評論的。這恐怕也是當前許多報刊評論稿源稀缺的重要原因。這就向廣大文藝評論家、批評家們進一步提出了新要求,批評的陣地建立以後還必須用批評家的筆守住陣地。

批評家所從事的評論事業,是學術性活動,絕非炒作、惡搞,即使是批評其不足之處也要心平氣和地本著提高作品品質、著力其推動發展的目的,自由、平等、民主地進行。筆者認為,雖然批評必須具有學術性,但並不等於評論文章必須要引經據典,甚至受某種或某些理論的束縛而與藝術實踐遠離。批評的學術空間還包括:批評是一種特殊的創作活動,批評家要著力透過研究對象,理論高度結合實踐,創作出具有自身特色、風格的評論文章。這樣的文章,浸透著評論家對作品的深入解析和獨特情感,是具有可讀性和思想性的。評論也是一種創作,只有實現讀者的有效閱讀和廣泛交流,才是對理論界、實踐界和普通觀眾都有益的評論。優秀的評論絕非一味地講求高深莫測,言之有物、觀點鮮明、深入淺出、通俗曉暢的創作,才是受大家歡迎的好作品。這也許才是批評空間的重要內涵,是評論有別於理論的重要標識和獨特價值。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