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照堂:為何美術界讀書風氣日漸淡薄

時間: 2015-02-15 15:44:09 | 來源: 新快報

首頁> 資訊> 聲音

中國傳統文化少不了畫人墨客的影子,西方亦有藝術家這類人群。受西方文化影響,傳統的畫人墨客漸向“藝術家”的稱謂靠攏,無論中西,讀書之於二者,非常重要。讀書是一種修心養性的活動,不問功利。

藝術猶如馬拉松式長跑,開始領先不代表一直領先,尤其是中國畫,大器晚成的國畫家甚多。值得注意的是,畫家並非畫匠,要想在藝術上有所昇華,修養人品,少不了縱向深入傳統,橫向吸收東西方文史哲,加強學識深度、厚度。體現在作品當中,是厚積薄發,不賣弄學問。

與許多藝術家一樣,我也非常喜歡讀書。觀今日所取得的些許“微成”,亦與愛讀書有著密切關係。年幼時我常被同學戲稱為“小夫子”、“小老頭”,受家庭與自身興趣影響,喜歡研讀詩詞、四書五經、訓詁學等。我浸染在國學故紙堆中,似懂非懂,情有獨鍾。而後,我從懵懂的讀書逐漸走上中國畫的探索之路。現在回望,我在詩、書、畫、印、文領域的浸研,與年輕時候的讀書積累無不密切相關,知識受用終生。

青年時期由於受時代環境影響,我只能背地裏閱讀當時的受批評之書——如中國四大名著以及《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浮士德》等外國名著。然而,從事藝術研究與實踐的我,一生當中我讀得最多的當屬文史哲和與書畫相關的書。

在豐富的讀書經歷中,我體會到,人的一生要讀很多書。作為藝術家,歸根結底要讀三類書,從而讀懂“老子”、“電子”和“‘老子’” 。“老子”指中國傳統文化;“電子”指現當代文化,包括科技文化、西方文化等;“‘老子’”則指自己,即藝術個性。只有真正讀透中國文化的民族性及傳統性、現當代性,畫家的藝術個性才具有一定的藝術高度、厚度與深度。

書籍于我亦師亦友,是我最大的老師。我認為,天賦與勤奮于畫家而言很重要,然比天賦與勤奮更重要的是“再學習”,這讓我輩可以繼續站在巨人肩膀上學習、創造、提升。

當然,讀書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前者泛泛而讀,後者才是真正的讀書。讀書人應該多讀具有內涵性、深層性的書。既要讀與專業相關的書有用的書,也要讀如文史哲等看似“無用”的書。實際上,從長遠來講,這些“無用”的書比有用的書更有大用。

此外,書還要讀進去才有用。古代畫家從書本接受的資訊量遠少於今人,但很多古人其藝術成就反而更高,究其原因,在於他們靜下心去深浸鑽研書本的精華,並融會貫通,潛移默化運用於藝術當中。

反觀如今畫家,作品和人品均有所下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不讀書或讀書太少。在商品經濟時代大潮下,“時間就是金錢”,一些畫家覺得畫畫、搞活動的時間遠遠不夠,哪還有時間看書?就算看,也是一些急功近利的書。不少學者在研討會上也曾提出,畫家過於功利,不認真讀書或不讀書,已經成為美術界的通病。觀如今美術活動豐富多彩,作品藝術性亦不低,但始終無法出真正的大家,這或多或少與美術界讀書風氣越來越淡薄有很大關聯。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