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學院美術館的“新時期”來了

時間: 2015-01-26 10:28:11 | 來源: 雅昌藝術網

首頁> 資訊> 聲音

“我想我們正在迎來一個學院美術館的新時期。”

上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的不到半年裏,因為在中國美術館積累的豐富經驗,加上由王璜生帶領的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強大團隊,范迪安為學院美術館的未來做出了樂觀的預測。

美術學院和美術館在藝術教育的歷史上從來就是一種在內涵和本質上的合體關係。從西方來看,伴隨著美術教育的形成初始,就非常重視藝術成果的展示,而這些藝術成果的展示主要通過美術館的平臺來實現。西方的很多經典的美術學院都有自己學府的美術館,比如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聖彼得堡的列賓美術學院等,都構成了學院和美術館之間的有機聯繫。

時間在進入21世紀之來,無論是中國的美術學院還是學院裏的美術館在硬體上都取得了飛越的發展,其中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幾大美院為主的學院美術館建設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正在建設的魯迅美術學院的整個新校區也有十分優秀的美術館建設”。范迪安説到。

學院美術館的三個“殺手锏”

在范迪安看來,以央美美術館為例,不僅擁有一個很有個性、風格的建築,更重要的是這些年發展中,把握了其三個方面的獨特優勢:重學術傳統、開國際視野、扶持青年一代。

在重學術傳統方面,范迪安認為央美美術館很好的整理和研究、推廣自己學校的優秀藝術傳統,把館藏作品進行研究整理,形成不同的專題。“央美美術館舉辦的老一輩藝術名家的回顧性的展覽,最典型的當然以現在還在展的‘紀念董希文百年誕辰紀念展’,與此同時還有馮法祀,孫濨溪等等老一輩名家的展覽,這個工作很好的發揮了美術館館藏作品的作用,使得美術學院更多地彰顯自己的優秀傳統,做好學術的傳承。”

2011年,央美美術館推出了自己的首個雙年展——“CAFAM泛主題展2011-超有機”。“CAFAM泛主題展”參照國際通行“雙年展”的架構、機制及特質,以美術學院學術平臺為依託,切入藝術對歷史及當代社會的前沿文化思考、研究和展示,構建一個以“學院文化精神”為出發點的國際學術研究和藝術對話的平臺。

“在國際當代藝術發展的交流上可以説是站在前沿的,通過自己的雙年展,形成對國際藝術的關照,在央美美術館裏面建立一個富有當代形態的這樣一個國際交流的平臺,這方面應該説發揮了不少作用。不僅‘請進來’,也要逐步地‘走出去’,通過我們對當代藝術的研究和梳理,形成不同的展覽走向國際。”范迪安説到。

扶持青年一代在范迪安看來也是極為重要的第三個方面,“學院美術館要重在學子的創造,央美美術館在這方面也通過建立自己的‘CAFAM未來展’,通過遴選優秀的年輕藝術家的展覽,還有包括我們自己的研究生的畢業作品展,都構成了青年板塊,年輕一代的學術關注。”

“學院美術館”如何變成一個更好的“公共美術館”?

目前,我國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三館開放已經取得了國家政策的支援。三館在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譬如開館的時間、公共教育的內容,包括積累藏品和運用藏品等方面的功能,都需要相應政策的支援。而在這方面,學院美術館目前還處於沒有獲得相應政策支援的階段。

“我也注意到包括像南藝美術館,中國美院的美術館,大家都有比較相同的做法。總而言之,我預測學院美術館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階段最值得大家關注的一個空間。但是我們也存在難度,就是學院美術館比較多地還是面向學院內部,面向學院師生的交流,如何能夠更好地變成一個公共美術館?”

雖然學院美術館有其獨特的資源優勢,但是如何學院美術館更進一步的向公眾教育方面延伸

在范迪安看來是一個迫不及待的問題,“我想這裡面需要政府給予相應的支援。因為大學美術館現在的資金主要是校內撥付的資金,但是它又是面向公眾的,不管是面向城市還是面向社區,它都是一個重要的公共文化園地,這方面還沒有獲得應有的政策性支援。所以目前還是有一定的資金、硬體建設包括學術活動上的困難。”

“當然,我們的學院美術館的建設也要更多地注重它的公共性,就是能夠在公共教育、城市服務等方面要有更好的主動性。如果哪一天能夠形成自身的主動和來自政府、社會的支援能夠形成更好的合力,那麼學院美術館就能發揮更好的作用。”范迪安説到。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