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陽:中國民營美術館——特殊語境提供者

時間:2014-09-03 10:54:23 | 來源:江南時報

資訊>聲音>

民營美術館從發展之初到今天經歷了短暫而曲折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滯後於國際發展背景數十年的時間差距,同時也告訴我們這個追趕的過程必然充滿挑戰,也許只有籌辦者清楚其中的艱難,但是今天國內的美術館是不是被超級明星“綁架”的一個附庸風雅、晉陞土豪小夥伴的藝術科普場所,不看高大上展覽就屌絲“out”沒品位呢?

國內公立的博物館、美術館常規展覽都已實現免費,而以當代為主的美術館,特別是民營美術館是收費的,畢竟兩者之間存在巨大差異,民營美術館雖然得到一些政策扶持,但大部分還在為最基本的發展尋求出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筆者曾做過調研,從國內數十家民營美術館近百位工作人員的海外考察經驗分享中得到一些基本資訊,其中關於美術館的發展資金問題,無論在紐約、舊金山、倫敦、東京其答案是一致的,那就是這些地區的私人美術館都不存在為資金擔心的問題,它們有完善的基金會制度,在這樣的前提下,要做的只是將展覽與教育做到最好,藝術衍生品也頗受青睞,反觀國內美術館現狀,我們有太多需要追趕的內容。

藝術的基因庫與語境的提供者

展覽的公信力與影響力是目前各個美術館策展學術部門努力追求的目標,民營美術館如何發展似乎是一個重要而容易被主觀所左右的問題,有人認為“人才不足”和“好口碑的展覽少”是目前突出的問題,但如果我們仔細去思考,也許還是值得探討的,關於“人才培養”與“展覽”曾有學者表示:“也許太多美術館的館長及創始人的收藏是基於自己的喜好,將美術館團隊的建設方式也建立在自己的性格作風習慣上,從而忽略了這些進入美術館工作的年輕人的期望與初衷。另一方面,美術館過分的追求明星效應的時候也許更應該注重教育這個主題,也許這才是建立美術館的核心價值,培養公眾的過程,同時也可以掃除藝術觀念的盲區,定期的舉辦講座等公教活動拉近大眾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美術館的真正價值核心就是對公眾的教育與培養的過程,這些活動圍繞展覽展開,展覽正是將典型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手法呈現給公眾,讓批評家、策展人、藝術家、媒體及公眾一起參與評判展覽,形成一種有效持續的交流討論,達到對展覽及藝術本身的關注與深入了解。這也是將展覽作為藝術文本和基因元素進行研究,而美術館是提供研究的平臺,是語境的提供者。

外灘-西岸-浦東-蘇州河-紅坊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藝術聚集地,關於民營美術館,以上海為例,自然會在腦海中形成一幅地圖,直觀而具有自身展覽代表性,位於徐匯濱江的龍美術館西岸館在開館展中已經將特色呈現出來,以古代書畫、陶瓷、近現代書畫、油畫及當代藝術等私人藏品進行大規模長時間的陳列展示為主。浦東的喜瑪拉雅美術館一直圍繞“水墨”與“國際”兩條主線進行展覽活動,一方面進行分類與譜係式的水墨梳理,另一方面引入國際上重要的藝術家進行展覽和研究。而蘇州河畔的華僑城OCAT館為錄影、攝影、聲音藝術的創作經驗和藝術觀念提供對話、交流的平臺,當然還有外灘美術館,震旦博物館民生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等等極具代表性和轟動效應的場館,在藝術旅遊興起的今天,也許我們該提倡“一個也不能少”的美術館遊,從公立到民營,從傳統到當代讓每一位“文藝范兒”觀眾較為全面地認識藝術。也許“外灘-西岸-世博園-浦東-紅坊-蘇州河”是這條藝術之旅的關鍵詞。

民營美術館聯盟是否可行?

民營美術館的進程在今天已經形成規模,其發展也逐漸呈現多樣性,但還沒有一個基本行業準則和評價標準,所以一個具有公信力的行業聯盟或協會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將於9月12日進行的“2014年的民營美術館發展論壇”也許會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參考,提供一個發起討論和倡議的平臺,深入持久的關注民營美術館發展現狀,通過國際與國內的對話交流讓美術館群體朝更健康的良性的系統發展。

中堅力量正在崛起

在有學術地位及國內外展覽經驗豐富的館長及學術主管掌握大局的情況下,各個美術館都已經開始讓年輕的策展、市場、學術、運營等團隊放手大膽地操作和實踐,這群“年輕小夥伴們”的敬業與無私分享精神給未來民營美術館發展注入了無限的活力,也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當代藝術的進程在悄然改變。

最後,我用大都會博物館館長托馬斯·霍文《讓木乃伊跳舞》中的一段激昂的文字做為結尾,“讓公眾對這所博物館産生印象和好感的唯一方法,是勸導、勸導、勸導和宣揚,宣揚。我想,我們不應該躲避與批評家們交火。讓我們從他們身上碾過去。公眾會站在我們一邊,我們需要讓公眾取勝。我認為,我們在博物館發起的革命是戰鬥。好吧,讓我們振作精神。把這個地方的塵埃一掃而光。讓所有對我們吹毛求疵的人見鬼去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