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寧:美術館建設要有前瞻性

時間:2014-06-16 13:09:49 | 來源:中國文化報

資訊>聲音>

身為中國西部12省區市唯——座被文化部授予首批“國家重點美術館”的館長,羅寧自有壓力和憂患。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坦言:“陜西省美術博物館的起點比別人高,但要走得更遠,就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美術館文化。”羅寧説,“中國西部不僅面積大,而且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我們要根據地域特徵,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種美術文化資源,構建西部地域特色,不斷強化品牌意識和創新精神。這點做好了,就有特色了。”

美術館要有自己的學術嚮導

記者:您特別強調品牌意識和創新精神,陜西美術博物館從2001年建館初期的零藏品,發展到現在擁有4000余件(套),對此您怎樣看待?

羅寧:藏品積累一直是困擾我的一件事情。陜西有很多國有單位和部門,他們有不錯的藏品,但因為場地和部門功能有限,既不能經常展示也做不到很好的保存。雖然我們建有很好的展廳和庫藏條件,但對於一個美術館來説,我們沒有力量和權利將這些國家資源調撥、整合在一起,這需要頂層設計,需要行政干預。我館從2001年建館初期的零藏品,發展到現在擁有4000余件藏品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但按照文化大省的美術館要求還有距離,這要求我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除通過收購、專題徵集、接受捐贈、以展代藏等常規形式收集藏品外,我們近幾年自主策劃了“高原·高原——中國西部美術展”等展覽,並通過展覽收藏了210多幅作品。

記者:“高原展”已逐漸成為展示西部藝術的品牌展覽之一,並受到西部省份的關注與認可,您策劃該展的初衷是什麼?

羅寧:我們希望能為西部美術界幹一件實事,也希望提升美術館的學術品格。中國已經到了美術館時代,各地都在建美術館,但美術館不只是接待展覽,我們在過去的10年中接待了300多場展覽,所以常常思考——我們自己的展覽在哪?學術導向在哪?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策劃了“高原展”。3年來,我的工作團隊在新疆、甘肅、貴州、青海、內蒙古、寧夏、雲南、廣西等省區進行推廣,已有2000多位藝術家和美術工作者廣泛參與。

我們把高原展收藏的作品送到西部相關省份巡展,邀請被收藏的當地作者來觀展,他們深受感動,認為我館是真正為他們做事,由此他們理解了美術館策劃實施展覽的學術品格。

記者:您也曾走訪了很多國外美術館,它們最吸引你的是什麼?有何感想?

羅寧:我2005年在陜西國畫院工作期間,利用在德國舉辦畫展的機會,先後參觀了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的美術博物館,這些散發著藝術光芒的學術殿堂讓我激動不已,寫了9萬多字的日記。在我調任陜西省美術博物館之後,又先後兩次走訪了歐洲,考察了大英博物館、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等數十個美術館,被這些美術博物館的建築、環境、氛圍和文化理念所感染。我最深的感觸是,希望有一天我國的觀眾也能排隊參觀美術館。

從我們的現實來看,到美術館參觀的多為美術專業從業者和愛好者,相當比例的人因為不知道美術館的功用和看不懂展品而在門前卻步,更有甚者認為美術館與他們的生活無關,很多學生甚至一次美術館都沒去過。這至少説明美術館的宣傳還不到位、我們對公眾的服務和教育還不到家,美術館還缺乏吸引公眾的精彩內容。

美術館要與城市需求相適應

記者:西安的美術館建設和發展情況如何?

羅寧:近年來,西安建設了不少美術館,從最初的陜西美術館,到2001年建成的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到亮寶樓美術館、西安美術館,再到近年的西部美術館、西安書法博物館、大唐西市博物館等,都能承辦一定規模的美術作品展,且藏品不薄。在這之前,還有收藏古代造型藝術品的碑林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茂陵博物館、乾陵博物館等。近幾年,西安又提出建設博物館之都,計劃建設60余個博物館,其中不少是專題收藏與展示,如瓦當、青銅器、陶器、書畫、雕刻等藝術品的造型美術館,這種具有公共美術館功能的機構的誕生,證明了古城西安的文化發展即將迎來一個美術館時代。

記者:西安的很多美術館都是近十幾年間發展起來的,數量很多,但也參差不齊。如此多的美術館是否存在資源浪費?

羅寧:西安的美術館建設與陜西的經濟發展是同步的。正因為有了這批美術館,才有了活躍的陜西美術文化活動。作為一座文化古都,我認為建設這些美術館十分必要。但西安的美術館的分佈、建設、功能以及美術館與城市的協調發展等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也需要反思,為什麼很多展覽在上海、浙江、北京、江蘇等地可以舉辦,但西安卻不能?從這點著眼,西安的美術館建設應該有前瞻性,要本著對後人負責的態度,從設計出發,做到符合當下乃至今後的需求,不能倉促建館。

記者:從全國範圍來看,近幾年各地建設各種博物館、美術館的熱度有增無減,您認為如何使美術館建設與現代城市協調發展?

羅寧:美術館的建設要因地制宜。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擁有一座美術館”是每個大中城市決策層應該考慮的問題,至少在未來規劃中要為美術館預留位置,否則,美術館佈局的不平衡會影響到地區文化的發展。

從全國範圍來看,人口多,經濟狀況好,文化需求高的地方可多建美術館,如廣東省東莞市建設了嶺南美術館、莞城美術館,廣東美術館還在此設有分館,這是城市人口及經濟發展的需求。浙江省與江蘇省近兩年也都建成了規模一流的美術館,而它們本身就是經濟強省,所以,美術館的建設和發展不但需要決策者們的文化自覺,也需要與此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就浙江與陜西而言,寧波作為浙江的一個市,有一座不錯的寧波美術館,而陜西的寶雞、延安、咸陽、漢中等城市均沒有美術館,這與經濟發展及人口密度等因素有關。因此,中國內地城市美術館的建設發展要與其所在城市發展相協調,不可能一刀切和絕對化。有條件有需求不建不對,沒條件需求不高硬著頭皮建設也不對。

前瞻性是美術館建設的要害

記者:對於一座城市來説,美術館建設的要害是什麼?

羅寧:前瞻性。因為美術館是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其內容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標識,它要長時間發揮其持久的文化精神影響力,所以對於美術館的建設要盡可能做到具有前瞻性。

我們應根據城市人口的佈局結構對美術館建設選址,並在城市規劃中體現出來。重點美術館應建在城市相對中心的部位,應該是交通便利、大眾前往方便的位置,而不是遠離城市中心或太偏僻的位置;另外,作為重要文化設施,儘量考慮它的區域效應,如與其他文化設施相對集中建在同一區域,形成博物館、美術館區,或文化廣場周圍與圖書館、音樂廳、博物館等在一起,形成一種濃郁的氛圍,對外地遊客參觀也提供了方便。美術館建設是造福後代的事業,故要盡可能做到設計一流,適合當地目前和今後數十年對美術館功能的需求,如資金不到位不能一次建成,可分步進行,完成的部分開館使用,其他後續再建,切勿“小而全”“大而空”。

記者:您認為同一城市的美術館應該是怎樣一種關係?

羅寧:同一城市的美術館不應成為競爭對手,而應攜手並進,成為為城市和社會發展做貢獻的同盟軍。一是要辦出各自的特點,各美術館根據其性質、定位,明確自己的個性,各顯其能,盡可能不雷同。二是一座城市的美術館要有聯絡組織,互通展覽活動資訊,各館的展訊都能在其他美術館的資訊平臺上展示。三是在一個大城市內的各美術館,如果方位有一定的距離,可資源共用,多做交流展,如西安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的作品,可再次到市內其他美術館展出,市內美術館策劃或引進的展覽為方便學生觀看,還可再移師到學院美術館展出等。這樣既可以使文化資源得到深度發揮,又能使美術館之間的關係更加協調。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