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聲音

讓城市享受公共藝術之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25 12:21:09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初識江哲豐,感覺不太像大學老師,倒更像一位藝術家。穿著質樸,卻不乏品位,身材不高,但很結實。談吐不算多,對陌生的話題難以聊得盡興,但對熟悉的事物卻能侃侃而談。他是個很容易就讓人親近起來的人,聊著聊著,我們便不再稱呼江老師,而是很自然地叫豐兄。他説這個稱呼也是他的學生取的,他自己很喜歡,親切、隨意,沒有距離感。

30歲出頭的江哲豐,先後畢業于湖南省岳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取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主持人,在《文藝研究》、《美術觀察》、《文化月刊》等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論文及作品30余篇(幅),現工作于湖南工程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設計家協會會員。

説起學生,他笑得很燦爛,一臉難以遮掩的驕傲。他的不少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獲得藝術類大獎。在最近兩年的時間裏,他組織並指導學生參加了第六屆全國美育成果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第九屆“學院獎廣告藝術節”等全國性重要賽事,先後有10余人獲獎或入選這些賽事,更有學生獲得一等獎。

江哲豐從事藝術教育工作10餘年,他和學生亦師亦友,很多學生畢業了還會時不時給他打個電話,聊聊自己的近況,送上問候,就像問候一位兄長。逢年過節,會有學生結伴回來看他。他説,這個時候的自己是最幸福的,這些學生是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他説只要付出真心,學生一定能真真切切感覺到,他們才會一直記著你,感恩于你。2012年,江哲豐班上有一名來自貴州的學生,因患嚴重疾病需要不間斷治療,學校離醫院路程較遠,作為班主任,江哲豐硬是每天堅持送他去醫院,在行動和心理上給予了這名學生極大的安慰與支援。後來,這名學生過年過節總會給他發來祝福資訊,這樣的回報,足以令他欣慰。

“教師是一個平凡的職業,要扮演好這個角色,一要有胸懷。對學生保持一顆慈愛與寬容的心。二要有智慧。有駕馭教學、駕馭學生的智慧。三要有跑馬拉松的耐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江哲豐如是説。

江哲豐愛學生,也愛藝術,他對藝術的熱愛超過對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説起藝術,他整個人神采飛揚。江哲豐早年在中國美術學院油畫係深造,對世界油畫的發展史進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和學習,對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古典藝術到現代藝術的發展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説自己最欣賞的藝術家是塞尚和畢加索。塞尚的藝術思想對他早期的繪畫風格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如他的油畫作品《藍色洞庭》、《城市後·風景》、《太行人家》等作品中無一不是追求形與色的畫面構成作為表現手段,他曾連續4年在省級以上美展獲獎,並多次參加各類邀請展。而畢加索的藝術則為他後來研究後現代主義藝術,尤其是後現代影響下的當代公共藝術提供了極簡主義元素的理論支援。

江哲豐是一個對當代藝術入迷的人,無論是架上繪畫,還是裝置、行為,他都非常喜歡,尤其是一些運用新媒介、新手段創作的藝術作品更能勾起他的學習慾望。他喜歡在未知領域進行探索,目前正在從事公共藝術資源資訊庫建設研究,他笑言自己正走在“新美學形態——城市公共藝術”的征途上。

幾年前,江哲豐剛接觸公共藝術,就被這個領域深深吸引了。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成果曾得出一個核心結論——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積累厚重的城市轉移。江哲豐打了一個比方,當人類填飽肚子之後,就會有精神層面的需求,比如去看一場戲劇,聽聽歌。同樣,鋼筋水泥的城市也需要“精神食糧”,它們可以是精美的雕塑,可以是一棟獨具風格的建築,甚至可以是一塊精心設計的下水道井蓋……

“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共藝術發展得比較成熟,公共藝術項目的設立,有專門的藝術家團隊認證,有專門用於公共藝術建設的資金,相對而言,國內公共藝術發展還有很多空間。”這也是他研究公共藝術的初衷。2013年,江哲豐主持研究的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我國城市公共藝術資源資訊庫建設與應用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辦公室批准立項,填補了國內目前公共藝術資源資訊庫建設與應用領域的空白。該項目的完成,將為我國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公共藝術家和城市居民搭建一個權威、專業的資訊資源平臺,將有力推動城市公共藝術建設的發展和完善。江哲豐希望通過這一課題,力爭使公共藝術跳出政客和藝術家模式,讓市民參與城市公共藝術的決策,真正成為城市的主人。

這個時代的公共藝術家不同於傳統的藝術創作者,需要有較強的交叉學科知識。很多公共藝術家既需要有藝術創作的能力,也需要有對物理、化學、電腦等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因為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新媒介、新材料不斷出現,城市空間中藝術創作必將要凸顯出科技的力量。近兩年來,他暫時割捨喜愛的油畫創作,全身心投入到公共藝術創作的領域來。他從簡單的雕塑及裝置著手,研究各種公共藝術構成形態中元素與材料之間的構成情況,悉心記錄創作實驗中的各類數據。為了學習和掌握更多的公共藝術理論知識,他跑遍了全國10多個省市採集資源資訊,向該領域的專家討教學習。隨著城市公共藝術建設的加快,這方面的數據更新很快,在未來的很多年裏,他要不停地奔波在不同的城市,去做這方面的資訊採集。

問他對城市公共藝術有什麼願景,他滿懷憧憬:“希望通過公共藝術家的努力,讓每個市民都能享受公共藝術之美,讓我們的下一代生活在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