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聲音

陳曦:簡析當今中國書法流派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05 14:08:46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中國書法已被聯合國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表明中國書法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人類。中國書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歷經三千多年而不變,這是世界上任何以文字為基礎的書寫藝術中僅有的,是書寫藝術,漢字具有天然的美感,從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開始,發展為金文、戰國文字(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無論字體如何變化,都體現了中國民族對客觀世界的抽象概括,對生命的深層次思考。因此,中國書法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代表,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屬於上層建築,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書法風格,反映了一個時代人們主流的審美價值,體現了一個時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基礎特徵。前人總結:漢人尚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清人尚樸……就是對不同時代主流書法藝術風格的概括。一部書法史,就是一部中國歷史文化發展史。

魏晉時期,北方曠日戰亂,民不聊生,宗教佛釋大興,慰藉心靈,摩崖造像應運而生,碑派書法顯盛。南方士人崇尚清淡,寄情山水,講求內慧外儀,於是誕生優雅從容的《蘭亭序》。盛唐時期,國家統一,文化融合,文人充滿青春與自由,書法藝術繁榮。顏、柳、歐、褚、張旭、懷素等人書法極具法度,博大清新,從逸豪放,一片盛唐氣象。

就當代書法群體而言,當代每一流派大致有基本相同的藝術綱領或主張,其風格特徵具有相近的美學風格,並具有一定的書法家群體互動性。就此而言,當代書壇大抵有五種流派並存:帖派、碑派、碑帖融合派、現代書法、後現代派。其實,民國時期同樣有幾大書法流派,如:吳昌碩與“吳派”;康有為與“康派”;鄭孝胥與“鄭派”;李瑞清與“李派”;于右任與“于派”等。

近三十年來,中國書法復興運動的審美特徵表現為:一、書法觀念復興,每個人通過不同的書法觀念和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二、書法作為國粹,是一門表現國家文化身份的藝術文化;三、書法具有新時期當代國際交往的屬性。可以説,正是在七八十年代,中國與南韓,中國與日本,中國與西方才有書法團體的互相交流訪問和展出,包括青少年書法、女性書法、學者書法、名人書法的多國互動,迎來了書法發展的新局面。流行書風流行過小草風,小楷風,廣西現象、學院派創作模式、現代書法、二王風……書法“流派”,名目繁多,如行為派、文字觀念派、墨象派、字體變形設計派、流行書風、古典主義、書法主義、學院派、新文人書法、藝術書法、文化書法等,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寬泛意義上的“流派”:

1,傳統經典派。對傳統經典加以尊崇,在碑帖之間更重視帖而非碑。注重弘揚和傳統技法的精純度,對經典有價值維護的文化情結。

2,現代派書法。將書法視覺元素空前突出,進而將繪畫和書法整合。起來,使書法更象抽象繪畫。強調反傳統書法,對線條、行氣、章法之類不感興趣,而對空間結構、視覺衝擊力、墨色塊面情有獨鍾。

3,後現代書法。從西方後現代理論中學會了顛覆性、平面化、無深度、非主體等概念,從西方現代後現代藝術挪用裝置藝術、行為藝術、觀念藝術的元素,加上非漢字體系和反內容反闡釋的拼接遊、,最後形成反書法的抽象化的視覺效果和醜化的視覺衝擊力。

4,書法行為藝術——書法材料裝置或書寫過程中借“書法”之名以行反書法之實。作為後現代的變種“行為書法”,與西方行為藝術同步,有不少新實驗現象:有人曾經在流水小溪上,將宣紙鋪在水面上寫字,讓流水把字跡墨色沖淡留下若隱若現的“痕跡”。另有人分別讓女性拉著紙,他拿筆半閉著眼睛,任由這位女性拉著紙在他的筆下轉動,最後形成了“作品”。

5,書法主義或非漢字書法。後現代變種之一,受日本墨象派、前衛派影響,將漢字徹底剔除與書法之外,將西方抽象派繪畫的構成理念與後現代觀念藝術相結合,産生出兩個分支:其一文字可識讀的少字數派;其二無文字或文字不可識讀的抽象派。

6,學院派書法。通過對古代經典碑帖的當代實驗,使其激活內部精神元素並加以新形式創造。諸如:局部放大、古今拼貼、五體拆解、字義組裝、色彩運用等形式以求得某種“當代性”和“主題性”而名噪一時。

7,形式構成派。它是西方20世紀30年代早已過時的形式主義的中國變種及其餘聲迴響,是東方筆墨與西方現代美術觀念嫁接的産物,創作中強調書法形式本體的首要性和章法的形式構成,否定主題創作的情感和文字內容,以線條塊面衝突代替傳統意義的和諧連貫,以線的空間分割和形式營造增加作品的整體緊張感和視覺刺激感。

8,流行書風(藝術書法),中國當代文學出現的民間化,就是對中國歷代官方化文學的反叛。其實,中國書法同樣如此,他們要走官方書法之外的另一條道路。其方法是從那些名不見經傳的民間書法和新發掘出的書法資料中去尋找——運用碑學、甲骨學、簡牘學、敦煌寫經和民間墓誌等很多新東西來融人個人的書法創作。對古代書法的繼承指向是兩漢及六朝碑版和民間書法,對“二王”一路的帖學經典多有抵觸,追求粗發亂服的雄強書風。

9,新古典主義。對古代書法經典多采取形而上的繼承方法,從精神上重新闡釋古典主義,從形式上消解和弱化作品物質意義上的技術因素,增強作品形而上的精神品位和大境界。一部分有豐厚文化底蘊的書法家,更為注重作品的人文情懷和文化修養,以此在作品的當代型態中激活了傳統經典。

10,文化書法。文化書法在當下還是一種微弱的力量,主要體現了一種守正創新精神一種大文化姿態。其綱領是:“走近經典、走進魏晉、守正創新、正大氣象”表面上看是創化復興經典話語,實際這種復歸恰恰是帶有革命性的更高的提升。文化書法所表達的是中國人那種靈性的內在深層存在的書法美好精神。

當然,當代書法流派還有“文人書法(或學者書法派)”、“女性書法”、性靈派書法(或“詩意派書法”)、“臨書派”、破體書法等,當另文再敘述。當代書壇也有一些奇怪現象,諸如“書法趕潮派”、“俗書派”、“老幹部書法派”、“江湖派”、“雜耍派”等代表。及江湖雜耍如足書、指書、倒書、空心書等等。

總體上看,當代中國書法界的現狀是多種潮流的多元並存,但有些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誕生書法大師的意識。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傳統派在當代理論上比較薄弱,但是支援者最多。其次是現代派,其宣言很煽動,如書法主義、後現代書法、墨象派,將書法與繪畫聯繫起來,人數雖少但呼聲甚高,擴張性佔據了傳媒,將自己的聲音傳播出去。流行書法其實很大,人數眾多。學者書法則較為鬆散,甚至冷清。現代派和後現代派在西方的影響下,前途如何?我的看法是,現代派書法在日本登陸時很轟動,他們的少字數書法、墨象派書法,吸收了現代建築的結構式的轉換,為了適應現代建築和西方人的審美意識,效倣西方洋畫,將傳統的卷軸式裝裱變成鏡面式的裝裱,贏得了西方。但時過境遷,現在日本現代派書法已經是強弩之末而早已沉寂。中國現在一批書法家都走上這條路,前景並不看好。

傳統不是僵死的,傳統是生生不息的,流淌到每一個人身上。傳統也可以發展,因而傳統與現代不是二分的對立的,而是可以並立的,傳統與現代的並立可以使傳統不斷轉化,現代不斷吸收傳統,那麼中國書法才會有新的希望。

如果要説當代書法有什麼,恐怕每個人都能説上一大堆;如果要説當代書法缺什麼,恐怕每個人也能説上一大堆;但如果要説當代書法最缺什麼,恐怕會言人人殊。但是我想説的是,不管持何種立場,要討論當代書法缺什麼,我們除了要站在書法的立場上來看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還應該看到整個社會背景、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也就是説,當代書法有什麼和缺什麼,它都是一個時代文化症候的表徵。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