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許江:雕塑的線相與骨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23 17:01:47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雕塑作為名詞,指空間中的造型造物。作為動詞,雕則有所刻損,塑則有所增益。如此損益使物形達至完美,正是雕塑的使命。

物之形體,輾轉凹凸,千變萬化,其內涵在於骨骼的運動。中國傳統藝術以點畫描繪對象的形體,揭示對象的內蘊,並帶出點畫的韻律與情緒。南齊謝赫提出“骨法用筆”,就是要求筆法在造型過程中,發揮作為一切形體的骨骼的作用。這種筆法同樣可以化作觀察的方法、體驗的方法、線的方法,來把握形體內在的骨骼。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出“骨氣”,他説:“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這個“骨氣”,既指形體的可見的骨架,又指物形的可察的氣韻。

雕塑係第三工作室的“線相”實驗教學已告一段落。我的理解,其“線相”所強調的正是雕塑的觀察與表現上的“骨法用筆”。一方面誘導同學以線來把握形體的骨骼,另一方面研究這種骨骼的氣韻變化。這個實驗教學在引導同學認識中國筆、線的要義之時,來認識雕塑造型的本質,在研究性的層面上培養一種造型的方法與識力。張彥遠還指出:“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要使骨架與氣韻俱能到位,既要有意立意,又要讓這種意涵融在骨氣的研磨之中。正如這本《品物》冊子所表達的,這種思想貫徹于教學的始終。

我想:這般教學的內涵,非在海外跌打十數年者,不能有此番見解。尤為可貴者,永剛兄還為每個同學書寫了極認真的點評。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引為思考和提倡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