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于《京華時報》
3月1日《芳草長亭——李叔同油畫真品研究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以來,觀眾絡繹不絕。
細想來,《自畫像》(創作于1911年)作為民國早期油畫的經典作品,多為美術史教材所引用,並作為插圖所推薦,已經成為美術愛好者、研究者的經驗生成、知識構成的重要基點。但對絕大多觀眾來講,這件作品只聞其聲,未見其真容,類似一個“傳説”。此次,這件作品作為東京藝大的藏品,此次第一次在中國展出,引來諸多粉絲欣賞與膜拜,意料之中。
與這件作品相呼應的便是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藏作品《半裸女像》(創作于1909年左右)。這件作品在庫房中塵封了半個世紀,經過工作人員幾年的苦心鑒定、修復,第一次公開露面,這個事情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傳説”遇到“傳奇”,一唱一和,自然演繹一段精彩的“故事”?其實,故事的精彩程度,還要看“主角”的水準。讓人沒有失望的是,這兩件作品的確可圈可點。
對筆者本人來講,《自畫像》比我期待的還要精彩。一是這件作品保存的完好程度超出我的想像。一個世紀的時間流逝,本以為看到的會是一件皺皺巴巴的風化舊作,沒想到畫面整潔如新,裝裱規整適度。二是作者技法成熟的程度也讓觀者驚訝。能將印象派技法以及之後的點彩派技法演繹到如此程度,可以讓自詡為了解西方美術史的今人反思自己的“了解”?三是作品透出的端莊氣象讓人不得不正視,而不敢有半絲褻玩。創作這件作品的李叔同此時以“才”聞名於世。才子可以欣賞,這件作品告訴你:仰視。
與之相對應的《半裸女像》經過工作人員的苦心修復,基本和《自畫像》所透出的氣息一致。修舊如舊,可能是每個修復人員的工作原則,也是觀眾的心理期待。闡釋精彩,但不易過度;順勢而為,當與主調暗合。就這件作品現在呈現的面貌而言,李叔同走到臺前,修復人員一直在幕後,民國之風盪漾撲面,當下浮躁火氣全無,實難得也!
趙樸初先生評價李叔同有言“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上述兩件作品以及其他展覽作品可以稱為李叔同的“奇珍”了。作為通才、奇才的李叔同儘管一生“奇珍”無數,但仍然可數,可辨。但照此路數,能解釋李叔同的“出家”嗎?
出身卑微論(庶出)、現實受挫論、看破情場論是常見的三種説法,這些解釋多以現實之心為基礎展開,成為“李叔同影視劇”的基調。為什麼呢?因為以佛教的吸引來解釋,而不是以現實的失敗來解釋,往往是闡釋者無能力去想的——影視劇的編導們無法,也無力將弘一法師的佛教認識作為影視劇的主脈。
我看佛門為苦處,弘一看我處苦海。豐子愷在《我的老師李叔同》中寫道“他們的意思,大概以為做和尚是迷信的、消極的、暴棄的,可惜得很!”其實根源在於,“他們”以紅塵為貴,如此一來,怎麼可以理解弘一法師呢?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於幽谷,遷于喬木”。而“伐木者”是不想聽懂“鳥語”的。
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