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是油畫大師?準確地説,達•芬奇是坦培拉繪畫大師。Tempera,直譯為“坦培拉”或“丹培拉”。在油畫出現之前,這一古典西洋畫種佔據著繪畫領域的主導地位,拜佔庭時期的宗教繪畫和聖像畫幾乎都是使用雞蛋坦培拉技法完成的。藝術似乎總在輪迴——今天,這一畫種又進入人們的視野,煥發出新的魅力。
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巔峰
“坦培拉”畫種,Tempera,泛指一切可由水溶的膠性顏料及結合劑組成的繪畫。這種畫在中國一度被稱為“蛋彩畫”,後來大家逐漸了解到雖然其使用最多的是雞蛋,但也有用乾酪素、蜂蠟等其他乳液。因此,大多數畫家覺得還是音譯最好。
這種繪畫方法,始於古希臘,興于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初期,特別盛行于拜佔庭藝術時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考證,在古希臘和西元1世紀的埃及人們就使用雞蛋調和顏料來繪製木乃伊肖像。
大約在13世紀,佛羅倫薩畫家契馬布埃將這種水性坦培拉技法傳播到義大利,又由喬托等畫家發揚光大。喬托在歐洲繪畫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他打破了神的世界,以人的本位去看待和描繪世界。也是從這時開始,油性坦培拉技法成為主流,畫面與人們産生了距離與深度的空間感,大大增強了物象表現的真實感,也更加符合人的視覺經驗。
文藝復興時期,形成了坦培拉繪畫藝術的一個高峰,涌現出達•芬奇、菲立波•利比、弗朗西斯卡、馬爾蒂尼、波提切利、曼特尼亞約等眾多讓我們今天仍仰之彌高的坦培拉繪畫大師。
15世紀初,尼德蘭畫家凡•艾克等人總結前人經驗,研製發明瞭溶入樹脂的新型油畫媒介劑。後來,油畫材料才逐漸被獨立運用,真正意義的、純粹的油畫誕生了。
獨特的材料——雞蛋乳液
坦培拉繪畫純粹手工操作,底板需要反覆涂刷、並打磨得平滑如鏡;其繪製程式嚴謹複雜,常用多層罩染畫法。坦培拉繪畫,是一種綿綿不斷、層層疊加、頗似編織營造的過程,需要寧靜致遠、遠離浮躁的藝術創作狀態。
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對細節和技巧不做贅述。但需要提及的是,就顏料而言,不少畫家的經驗都證明,使用雞蛋乳液調和顏料,最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坦培拉繪畫的特點。
坦培拉繪畫所使用的顏料,是由不含膠及任何添加物的顏料乾粉與雞蛋、乾酪素、蜂蠟等乳液調和而成的。雞蛋乳液是最受畫家歡迎、使用最為廣泛的純天然坦培拉繪畫乳液。它快幹,便於持續作畫並縮短作畫時間;可以用水稀釋,能夠畫出最細微流暢的線和點,幹後又不溶于水;乾燥後凝固、結膜,因此色彩牢固、穩定、耐久、不易變黃。雞蛋坦培拉乳液具體又可分為蛋黃乳液與全蛋乳液。蛋黃乳液與全蛋乳液相比,其彈性、柔韌性、壽命、光感都更好。筆者的作品就全部採用了蛋黃坦培拉乳液繪製,而只在製作畫面肌理時才使用全蛋乳液。單純的蛋清(蛋白)是不能作為坦培拉繪畫乳液的,蛋清中85%都是水,乾燥後硬脆易裂,缺少光澤。
特點鮮明的坦培拉繪畫
我從事坦培拉繪畫20多年,總結一下,與油畫、中國畫、水彩畫和水粉畫等畫種相比,坦培拉繪畫有三個特點。
第一,顏料速幹,技法自由。坦培拉繪畫顏料的速幹特點極為明顯,落筆後,數秒鐘顏料就會變幹。剛剛畫過的部分,接下來馬上就可以重復再畫。由於坦培拉乳液既親油又親水,因此它與顏料的結合及在畫底上的運用相當自由。水多則薄如水彩,透明流暢;水少則飽滿濃郁,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由於它的速幹,我們可以在畫面上描畫、存留最細微流暢的線和點,適於纖如毫發的精細描繪。此外,坦培拉繪畫技法材料的結構、性能比較自由,它可以在布上、紙上、板上畫,還可以和油畫、版畫、各類膠彩畫及綜合材料結合運用,相得益彰。
第二,光彩自然,和諧悅目。坦培拉繪畫色彩相互折射映襯、柔和自然,雖含油而不滑膩,雖含水而光澤均勻,本身就具有一種自然的光澤,若再用脫脂棉或軟布將畫面拋光擦亮後,更呈現出一種綢緞般的悅目光彩!它覆蓋的透明層次越多,光澤雖強但不刺目,絲毫不用擔心會像油畫那樣因反覆施色而混濁變暗。
第三,色彩穩固,繪畫耐久。坦培拉繪畫顏料的乾燥形式不單純是揮發或氧化,而是類似“凝固結膜”。因此,它能最大限度、最為久遠地保持畫面色彩效果的鮮明與穩定。坦培拉繪畫作品的壽命要比油畫及其他畫種長出許多,而且時間越久,越是堅固(據説坦培拉繪畫作品的絕對乾燥要幾十年乃至上百年),不僅不溶于水,甚至酒精、松節油、醋酸等都難以侵蝕它。
(作者為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劉孔喜。研究坦培拉繪畫技法和油畫古典技法。出版有《坦培拉繪畫技法與教學》、《青春足跡•劉孔喜繪畫藝術》等專著、畫冊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