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李國華:“藝術品電子商務”影響了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04 17:04:08 | 文章來源: 藝術國際

藝術電商的現狀

隨著網際網路普及程度的不斷提高,電子商務平臺近幾年在中國發展迅速,已呈現取代傳統商業模式地位之勢。而就在前幾天,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馬雲向現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議將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上升為國家戰略。很顯然,依託網際網路誕生的電子商務和消費系統會在未來中國政治經濟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這一趨勢對藝術領域的影響也開始顯現,一些藝術機構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線上銷售平臺,比如雅昌藝術網的交藝網、嘉德拍賣的嘉德線上、依附於hi小店“hiartstore”、德美藝嘉的愛藝客、證大藝術超超市、hihey線上拍賣、與青年藝術100合作的Zan8藝術網等等。據文化部發佈的《2011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顯示,在2011年中國大大小小線上的涉及藝術品交易的網站超過了1000家。而一些大的拍賣公司也策劃了一些網上線上的拍賣。

但事實上做藝術品電商並不容易,門檻高、困難多,先不説賣方市場需要長期積累,就是能否拿到充足以及保證品質的貨源都是問題。而電子商務涉及的物流、線上支付、擔保體系都是藝術電商的短板。雖然2011年中國藝術市場總額突破了2000億(根據《2011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但相對整體經濟市場來説仍然太少,也因此當淘寶網、京東網這些公共生活領域的電商大腕們準備建立自己的獨立物流時,藝術電商們根本無力擁有自己的物流系統,可是藝術品恰恰卻是需要特殊運輸服務的行業:依靠社會上的物流公司,在安全和服務上沒有辦法保證;使用專業的藝術品物流公司,則成本太高。此外,藝術品電商的線上支付系統的建設與擔保能力也遠遠不能和公共領域的那些巨頭們相比。而能夠在電商平臺上交易的藝術品價格,也是藝術電商們面臨的重要問題。雖然,從大的環境來看,人們對於網路交易的信任度已經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仍然有一大部分人群對藝術品在網路上交易的安全性,特別是“確真”方面存有很大疑慮,他們不願意通過網路進行大額交易。在現實情況中,除了少數的線上拍賣外,網路上能夠成交的藝術品大多在萬元以下。

當然,以上的問題大多是硬體問題。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觀念的轉變以及科技不斷進步,這些情況都會得到好轉。正如十幾年前,當網路初步興起,馬雲到處兜售他的“網路黃頁”概念四處碰壁時,人們哪會想到電子商務能夠做到今天如此的規模。但是,時下藝術行業自身的一些特殊性質尤其是其小眾化的格局,卻是藝術品電商推動者們將要長期面臨的困境。

以當代藝術領域為例,正是小眾化的局面阻礙了這個行業走向社會這個更大的舞臺。這個本來誕生於民間的藝術領域,在市場與社會情況好轉的今天,卻逐漸與社會脫節。很多當代藝術家們對自身的定位過高,對個人以及形式的實驗過分迷戀,導致他們對社會、時代的變化缺乏敏感,因此他們創造出的作品大多無法打動觀眾;其次,前幾年在純粹的資本推動下,藝術市場價格的高潮疊起,這讓很多當代藝術家以及相關從業者們變得自我感覺良好,大家的目光大多被吸引到了藝術明星以及價格方面,並沒有太多人關注到利用資本帶來的社會效應去積極開拓當代藝術在整個社會的基礎影響。因此,當2012年隨著西方人的退出以及資本力量的衰落,當代藝術的前景也顯得暗淡。再者,也是由於前期人們對藝術品定位的問題,大多數購買者對於藝術品的投資熱情遠遠高於消費熱情。不同於消費,投資一定是要有回報的,所以虛高的炒作遍地開花。這也導致了一個現象,我們經常會發現,一旦某個事物被打上了藝術的標簽後,即使品質再低劣無比、再賣不出去,它的價格都會居高不小。在短期內這似乎提高了藝術的顏面,也讓一些藝術家和機構獲利,但從長期來看,這是一個毀壞基礎的做法。因為一個行業內,當然需要高價的産品,但不能都是高價,市場必須建立清晰的分級制度,有些産品是為了資本的保值、增值服務,有些則是為了擴充基礎服務。而藝術品電商化的價值正在於“量”的突破上,因此如何能夠社會中更多的人去接受藝術及其産品,是藝術電商推動者們必須努力去解決的問題。

對傳統藝術市場的影響

正如公共領域發生的情況,藝術品電子商務化後對傳統的藝術市場一定會造成影響。尤其是對一級市場,因為其仲介費相比畫廊等一級市場都低廉得多(一般在10%左右),但目前這個影響並不太大。因為首先在網路上交易藝術品還沒有完全取得人們的信任;其次,藝術品的電商,目前大多規模較小,往往都是一些拍賣行、畫廊、藝術機構配合自己線上下的銷售與宣傳的情況下建立的。而且他們大多不注重內容的編輯,只是純粹的銷售,對觀眾的吸引力不大。

對於二級市場拍賣行的影響也更是有限,因為與拍賣行關注中高價藝術品不同的是,藝術電商關注更多的是一些低價藝術品。當然,它也帶來一些改變,一些拍賣公司開始組織線上拍賣,但這更多只是作為一種技術的輔助手段,拍賣行並沒有將電商作為戰略發展的目標。

再者,目前藝術行業缺乏規則、定價混亂,也阻礙了藝術品電子商務在當下的進一步發展。從整個社會來看,藝術行業規模並不算大,但其內部卻是派系林立。從價值取向,我們就可以把當下的藝術拆分為:傳統藝術、當代藝術、意識形態藝術、民間藝術等。而每個分類裏又能各自拆分出很多小系統,比如當代藝術領域有推崇純粹實驗的,有賣卡通繪畫的,還有專門銷售影像的。清晰的定價系統更是無從談起,基本上被幾家大型的機構所壟斷。更為令人擔憂的是,拍賣行異常活躍擠壓了本是一級市場畫廊的很多生意,很多拍賣的數據也被當成了價格的標準。

而從行業內部看,目前也缺乏一些擁有實力的資源整合者。因為從公共領域的情況看,正是像淘寶這樣的大電商從中平衡、分配資源和制定規則,才使得大小電商們得以正常氛圍中運營。而目前涉足藝術行業的機構與企業,要麼是過於專業化、要麼品牌不高又或者資源不足,雅昌似乎擁有這樣的實力,但並未看到其有具體的行動。至於圈外的大牌們,比如淘寶、易拍都有部分涉足,但它們的專業化知識不夠,畢竟藝術行業有它的特殊性。不過可以推斷的是,在藝術圈內部有誰能夠吸引到足夠的資源和積聚一定的聲望,在未來藝術品電商這塊蛋糕上將會分得更大的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一家來自國外的artprice.com網站,這家本來只是依靠向客戶提供藝術品拍賣數據、收取服務費的網站,在完成向電商交易平臺轉變後,資産規模擴大了好幾倍。而且近幾年,它也瞄準了中國的藝術市場,它已經建立中文網站,也正在積極建立關於中國藝術家的數據。而且基於他們的國際背景,筆者相信這家公司將成為對中國同行們産生威脅的競爭者。

對藝術家的影響

在公共生活中,電商的存在大大減少了消費者與産品生産廠商之間的流程,人們也不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貨比三家”,消費者可選擇的對象明顯增加,貨物的價格也日趨清晰化,過去因資訊不對稱而造成利潤差正在被大大縮小。同時,電商自身的國際性特徵,也使得國別不同的作用在商業競爭中被大大的降低,相同産品國際間的比對和競爭正日趨成為可能。那麼藝術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化對於藝術品生産者藝術家是否會産生影響呢?

從目前情況來看,因為藝術品電商規模尚小,似乎影響並不大。但隨著電子商務在公共生活中全面鋪開,藝術領域的電商化也遲早會全面到來。而它對部分藝術家的影響,將會是巨大的。正如我們所知,在商業大規模介下,藝術領域逐漸從小眾格局中走出,而藝術品交易電子商務化將大大加速這一過程。當然,筆者指的從小眾走向大眾,並非指藝術家創造觀念轉變的要求,它更多是硬體方面的轉變。如藝術家的創作水準與藝術品價格,將會被更清晰和便捷地進行比較。這將有利於建立公平合理的價格機制,也會改善當下一些模糊不清的評論機制。但這種轉變對於某些藝術家,卻是一個“災難”,尤其是對那些“濫竽充數”,缺乏軟實力、只會在形式上耍花招的藝術家。電商化讓社會對藝術家的了解更清晰,也會讓藝術家對自己的定位更理性。

因為時下,藝術家們往往自命不凡,他們大多擁擠在通往市場大腕的獨木橋上,指望著有一天能夠成為明日之星,一夜暴富。2005年到2007年藝術市場的瘋漲,讓這些大多數本來在溫飽線上下掙扎的藝術家們開始自視身價甚高。在他們看來,梵谷死後一百年發生的奇跡(從買不起麵包到一張畫賣出上億美金),也許會活著的時候就能在自己身上實現。可問題是,歷史是勵志的,現實卻是殘酷的且不説在每個領域傑出者往往就只有那麼幾位,現實藝術市場的份額也養不起那麼多的大腕。更為不利的是,網路的興起使得資訊不平等的情況得到了極大地改善。而藝術能夠吸引大多數人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神秘”,這種“神秘”由“技術神秘”與“觀念神秘”組成。由於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尤其是攝影、網路作圖軟體的開發)以及類似于“大芬村”這樣純技術繪畫行業的存在,“技術”魅力將越發失去它的市場價值。除了少數能夠真的在材料以及技法做出突破性的進展藝術家(這樣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大多數想靠“手藝”過活的藝術家們也許會在未來發現他們前方道路越來越窄。而伴隨網路而來的資訊爆炸,對人們知識系統的衝擊也前所未有,通過google或百度,我們能夠查到幾乎所有基礎的知識。這對藝術家們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因為粗淺的認識或者腦筋急轉彎式的遊戲,已經不能夠完全在觀眾面前矇混過關。也因此,由於藝術評判標準的混亂,以及不熟悉帶來的神秘“面紗”,將會被大大掀起,“渾水摸魚”的好事將很難再大規模出現。

結語

從整體社會發展來看,電商的形式已經不可避免,但藝術品走向全面電子商務化的道路仍然有許多具體的工作要做,尤其是藝術圈對自身的定位以及規劃需要更加清晰與理性。

2012年藝術市場遇冷,讓中國的藝術尤其是當代藝術遭遇了極大的困境。許多被長期看好國外藝術機構已經或者正在撤離(阿拉裏奧與尤倫斯),被認為不會拋售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人也在拍賣會上大肆進行了拋售。這樣的情況令人感到悲觀,但另一方面卻迫使我們不得不更加理性和慎重地去思考我們的現狀與未來。造成這樣的困境一方面是因為整體經濟環境的下行,但藝術圈內部結構老化、對投資價值的過於重視、以及對於社會基礎教育的忽視,都是困境形成的重要原因。

這些問題與學術上困境一樣,都是藝術從業者必須去積極面對與解決的,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面對不斷變化的未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