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甘學軍:市場應冷靜看待圓明園文物拍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1-05 15:52:48 | 文章來源: 中奢網

“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和“清乾隆青玉雕倣古獸面紋提梁卣”。

“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和“清乾隆青玉雕倣古獸面紋提梁卣”。

拍賣行還附上了“出生證明”,展出的文件用英文明確記載文物由英軍第六十七兵團的上尉軍官阿瑟·朱爾斯·羅伯森1860年“從中國夏宮帶出”。

羅伯森于1854年10月20日加入英軍第六十七兵團。1858年9月21日,第六十七兵團的34名軍官、805名士兵從香港出發,並於10月23日抵達廣州。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他參與了攻佔北京的所有戰役,其中包括新河戰役、佔領塘沽、佔領大沽口炮臺等重要戰役。這個兵團後來駐守上海,1863年,羅伯森因為霍亂病死在上海的駐地孔子軍營。

兩件文物後來一直為他的家庭收藏。

羅伯森寫給他母親的紙條上寫著:“這塊玉和其他東西都是1860年10月從中國夏宮帶出來的。”

“夏宮”,即是當時西方國家對圓明園的稱呼。 1860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了野蠻的劫掠和焚燒,這座藝術寶庫被洗劫一空,大量稀世之寶流失海外。

據了解,“長宜子孫”主題的佩玉一般為皇帝賜給皇子皇孫使用,寓意後世子孫都能過上美好安逸的生活。“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還附有一首唐代王涯的詩詞,“宮連太液見蒼波/暑氣微清秋意多/一夜輕風蘋末起/露珠翻盡滿池荷”。估價為6萬-10萬英鎊(61萬-100萬人民幣)

詩詞最末有“辛未孟秋御筆”字樣,經鑒定詩詞應該題于1811年。

另外一件“清乾隆青玉雕倣古獸面紋提梁卣”為青玉雕成。卣為古代重要的盛酒器,卣主要流行于商和西周。估價為4萬-8萬英鎊(41萬-82萬人民幣)。

10月25日上午,圓明園文物專家稱,這兩件文物確係圓明園流失文物。不過,對此圓明園管理處沒有正面回應。

在業界,一件文物一旦被證明是出自圓明園,往往會被拍賣者抬高價格,成為某些人賺錢的依據。近年來,國外拍賣行更是利用中國的“愛國主義”情懷,大肆宣揚圓明園文物,最為典型的是圓明園獸首的拍賣。自1987年,台灣收藏經紀機構寒舍集團的負責人蔡辰洋通過電話,在國際拍賣會上以13萬美元的價格買下猴首。2000年,台灣收藏家委託佳士得和蘇富比拍賣行將猴、牛、虎三個獸首在香港進行拍賣。此事在香港掀起了軒然大波,導致群眾遊行並衝進拍賣場,最終保利集團出面以高出估價十幾倍的價格收購。然而在國人愛國主義熱情的擁護下,圓明園文物的拍賣越發激烈,價格也是水漲船高,2009年,英國佳士得舉辦“伊夫·聖羅蘭與皮埃爾·貝傑珍藏”專場拍賣中,兩件圓明園銅獸首鼠首和兔首總估價竟高達2億元,主辦方的高調宣傳也令這兩件藝術品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這一消息旋即引發軒然大波,不少人通過各種途徑表達對這次拍賣的抵制、抗議和憤怒,甚至有律師團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但最終都沒有影響獸首的最終上拍。廈門收藏家蔡銘超抱著愛國的心態,以電話委託高價拍下獸首而拒絕付款,導致其個人名譽和中國藏家的信譽在國際上受損。

然而面對一次又一次 的“圓明園”文物拍賣,始終沒有一個良好的回流途徑和正確的維權方式。目前,國家文物局只是表示會關注,但暫時沒有進一步的行動。

面對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圓明園文物”的拍賣,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高價購買是唯一回流途徑嗎?近日,北京華辰董事長甘學軍表示:外國人拍賣中國圓明園的流失文物是在利用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結在掙錢,圓明園流失文物的市場行情是中國民族主義激情在支撐的。“圓明園文物流失是歷史造成的,也是不可改變的事實,現在這些文物重新進入國外拍賣行,作為中國公民或者政府應該進行譴責和呼籲。但是在市場上一定要保持冷靜,拍賣畢竟是合法的市場行為,我們必須歷史地看待問題,不能僅憑一時的義憤企圖遏制這樣的買賣或者付出更多的經濟上的代價,這是很不明智也是不可取的。應該冷靜對待歷史事件在今天的遺存,用歷史的態度處理問題。”

“1995年台灣的清玩雅整合立後,在北京故宮舉辦第一次展覽的時候就曾展出兩個獸首,當時是無人問津的。”甘學軍講到。“文物回流是有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必須正確看待特殊事件的歷史遺存,冷靜處理就不會讓我們付出更多的經濟代價,倘若過於在民族大義問題上上綱上線,反而會對文物回流設置障礙,也會增加回流的代價和成本。”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