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誰來掌握前衛藝術刊物的命運?—回顧那些“中槍”藝術雜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15 10:24:11 | 文章來源: 藝術國際

《藝術市場》

1991年,批評家呂澎與湖南美術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國內第一本與市場有關的刊物——《藝術市場》,這本雜誌開啟了中國藝術界對藝術與市場的關係的全面討論。但《藝術市場》僅僅做了九期就被停刊,據湖南美術出版社原副社長李路明介紹,當時新聞出版署強調“藝術不是用市場來推動的,社會主義藝術是要為人民服務的,不能用來買賣。”

《視覺21》

《視覺21》雜誌是2000年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創辦,這本雜誌以其設計風格和介紹內容著稱,高調推介西方現代藝術,並且為“八九大展”等前衛藝術大膽正名。當時策展人溫普林以《觀念21》雜誌為陣地,開設了“前衛108”專欄,專門撰寫中國當代藝術野史和前衛藝術家外傳,成為當時雜誌的一道亮點。這本雜誌迎合了當時圖片閱讀的潮流,以另類攝影為主要手段,介紹當時流行的藝術現象、設計風潮,並試圖讓當代藝術與時尚、生活發生關係,深受當時的藝術青年和時尚人士的喜愛。2002年12月,因為投資方和新聞出版署的雙重原因,雜誌停刊。

《現代藝術》

《現代藝術》雜誌是2002年由四川文聯與美協聯辦,執行主編錢竹,特邀主編皮力。這本刊物在版式設計和內容編排上都與以往的先鋒刊物有所區別,國外的藝術思潮、電影、音樂也都在其介紹之列,當時國內一些重要的批評家都曾經是它的作者。兩年後《現代藝術》未能逃脫被停刊的命運,坊間傳言是因為介紹的內容過於敏感,不過這一説法未能得到證實。

《美術焦點》

在中國藝術界,有這樣一類藝術雜誌:他們沒有正規的刊號,發行渠道一般是採用DM直郵的方式,因此他們的內容無需通過有關部門的審查,在內容選題上他們反而比其他正規雜誌更為尖銳。早期的《美術焦點》就屬於這一類雜誌,它曾經策劃了一些轟動一時的藝術事件,如“批評魯虹”,很快《美術焦點》就因為這種嚴重個人傾向和散漫不嚴謹的批評而被新聞出版局叫停,其他類似雜誌也紛紛有所收斂。2010年《美術焦點》雜誌曾經復刊,並對外宣稱有正規的獨立刊號,在出版了幾期之後這本雜誌又銷聲匿跡。

《藝術與投資》

《藝術與投資》雜誌創刊于2006年1月,是一份在行業內口碑與內容生産俱佳的月刊雜誌,運作方向主要以推介具有市場價值的藝術門類和藝術作品,並兼顧與藝術投資緊密相關的相關內容。2007年《藝術與投資》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一本以原創和學術為重心的《當代藝術與投資》雜誌,並一直以《藝術與投資》的當代版增刊的身份而存在。2011年底,《當代藝術與投資》更名為《獨立評論》。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