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樹:中國算得上文物大國嗎

時間:2012-02-10 11:23:03 | 來源:新浪收藏

資訊>聲音>

記者曾經向數百位被採訪者問了同一個問題:“中國是文物大國嗎?”絕大多數人都不假思索地對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理由不外乎是: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又有著數千年的文明史,光是那沃土之下幾十尺厚的文化堆積層,就足以清清楚楚地演繹出整個人類的來龍去脈。可是,在理智的層面上,寄生於任何概念之上的自信,往往不及公認的現實來得直觀與清醒。假若我們可以暫且拋棄一些空洞的教科書曾經灌輸給我們的一些空泛的説辭,改用更加科學的眼光客觀地對這個問題進行數據分析,我們會心跳、心虛,會得出一些我們難以接受的結論。

一般説來,博物館以及館藏文物的數量及品質,再加上開放水準,是衡量一個國家文物實力的鮮明標誌。我們不妨就此先作一個數據上的比較:

在博物館的數量上,我們沒有優勢可言。據國家文物局可靠數據:止于20世紀末,法國每1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德國和荷蘭每1.6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日本每14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中國2010年全國年檢合格的博物館共有3252個,平均40幾萬人才擁有一座博物館。

從館藏文物的數量上比較,我們更缺少一個文物大國所應有的優勢。據我國文物部門自2003年開始的文物普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在我們當時所擁有的2300座博物館裏,國家登記在冊的文物總數1200多萬件,其中一級文物的總數近11萬件。中國最大的博物院故宮兩岸共有藏品210萬件(北京150萬件,台北65萬件),約佔全國館藏文物總數的1/10齣頭,其中一級文物約佔全國總數的1/6。國外的情況怎樣呢?記者也收集了一組數據:

美國現有博物館8000座,其中,僅1964年建立的美國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文物多達1700多萬件,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藏品8000多萬件,美國斯密森博物院系統收藏文物藏品更是多達1.3億件。這個只有200餘年歷史的移民國家,僅此3家博物館的文物藏量竟是中國全國文物總數的10.8倍。

法國現有博物館近5000座,館藏文物約2億余件,將近是我國館藏文物的20倍。僅盧浮宮、奧賽博物館和蓬皮杜國家文化藝術中心三家博物館藏品就有200多萬件。

英國現有博物館3000余座,館藏文物約1.8億件,是我國館藏文物的15倍。僅大英博物館一家現有館藏文物就有700萬件,是我國文物總數的一半有餘。

第一次讀到這一組數據時,記者曾暗自神傷:我泱泱中華,上下八千餘年,縱橫近千萬公里。我們的祖先曾用不斷進化的優質大腦,為人類貢獻了無數發明與創造,給後代留下了無數精神與物質財富,他們的英名千古流傳,他們的遺跡萬古流芳。可遺憾的是,這一切,也許只能讓我們的子孫從教科書裏讀到,而無法從博物館裏的實物中充分領略。這種尷尬,就如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我們只能無趣地生活在“四大發明”的燭光底下欣賞富國的傲慢與偏見一樣。

是我們的家底子太薄,祖宗沒給我們留下多少遺産嗎?非也!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隨便用“洛陽鏟”朝哪兒打,哪兒就能冒出文物。是我們戀舊惜物、吝嗇挖掘嗎?非也!近30年來,國家考古挖掘加上民間盜墓所出土的文物,哪一年沒有幾十萬件?那麼,我們的文物上哪兒去了?我們再來看一組數字: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 多家博物館的藏品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大約是館藏數量的10倍以上。換句話説,按照最保守的統計,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至少在1700萬件以上,遠遠超出我國本土博物館藏品總量。一大批濃縮著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歷史、本可以炫耀於世的文物精靈,百年來,只能靜靜地屈居異邦,冷艷淒美地向世人訴述著它們曾經有過的輝煌和屈辱。

除此之外,近年來風靡世界的中國文物市場,也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全球迅速擴張膨脹。記者通過網際網路對國內外多家媒體所報道的數據作過粗略統計:僅美、英、法、日、韓、菲6國,每年都有數百萬件中國文物上市買賣,或曰“中國文物街”、或曰“中國文物樓”。毫不誇張地説:單從文物數量上看,瘋狂的文物走私,使得我們幾乎每年都要失去一座故宮。這種現象怎麼造成的?面對這一切,難道我們就甘願一次有一次地經受外族文化掠奪,民間人士心急如焚,許多有志之士憑一己之力自覺收藏、保護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産,卻得不到支援和承認,難道政府有關當局就不可以著眼文物保護之大局,表現得更有作為?

人們習慣於把喪失國土主權的人稱做亡國奴、把輕薄自己生命的人稱做亡命徒、把守不住祖上財産的人叫做敗家子。文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死的記憶,它用物質的形式儲存著不同時代的人文資訊,傳承著國家、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一旦我們徹底失去了這種記憶,又與失去國土、失去家産、失去生命與靈魂有何區別呢?

究竟是誰,將我們捆綁在“文化亡國奴”的恥辱柱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